從比武冠軍到排名墊底,面對改革轉型,班長劉江合瞄準新專業、重當小學生——
奔赴「下一個天亮」■第73集團軍某旅偵察營班長 劉江合
臉沒露成,倒出了洋相!去年,我作為「種子選手」參加集團軍偵察兵創破紀錄比武,11個課目得了4個「光蛋」,綜合成績排名墊底。
回到單位,丟了往日的威風,我耳邊仿佛有個聲音在念叨:「劉江合可不比從前嘍!」
是啊,從前!從前我哪裡會吃敗仗!新兵連第一次拉單槓,我就把班長給比了下去,一口氣拉了32個;第一次5000米跑我只用了19分半,還被人質疑抄了近道。
那時班長高興壞了,說我身上攢著牛勁,生來就是當兵的料!我也暗自慶幸:到部隊入對了門,咱這大老粗,也有了用武之地。
憑藉身體優勢,我一路「開掛」:入伍第二年,參加集團軍偵察兵大比武,斬獲第一名、榮立三等功。由於軍事素質過硬,剛選取士官我就當上了班長,年底還光榮入了黨。2016年,參加集團軍創破紀錄比武,我取得綜合課目第一,又立下一個三等功。那會兒,大伙兒只要一提起比武,腦袋裡準蹦出我的名字。
當然,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只要理論考試,我鐵定倒數。指導員曾勸我要多學習,多看書。可我卻不以為然:「書有啥好看的,書看多了就能跑得快嗎?子彈就能自己飛到靶子上去?」
然而,調整改革來了,我這大老粗漸漸露了怯。連隊挑選無人機專業骨幹,我以「沒文化」逃避轉型。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新大綱實行後,偵察兵5大課目增加到27個,包含50多項訓練內容,我徹底傻了眼。
比武能不丟人麼?敵情報告擬制,面對考官下發的作業想定,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入手,直到考核結束,整張試卷上只寫了三個字:劉江合。爆破考核,我更蒙,咋還要算術哩?不僅如此,比武考核以實戰為背景,10多項訓練課目接續展開,戰鬥情況頻出,我空有一身力氣卻無法施展。
冰冷的成績通報給了我當頭一棒,我徹底蔫了。一次障礙訓練,我從雲梯上摔落,膝蓋觸地鮮血直流……
其實,心裡的疼更讓我刻骨銘心。晚上躺在床上,我輾轉反側,膝蓋的疼痛讓我愈加清醒:跑得再快槍法再準,缺了靈活的頭腦,到了戰場只能淪為敵人的靶子!
重當小學生,從頭開始練。不怕戰友笑話,我買來字母表,貼在上鋪床板上,睜眼就看。以往倒頭就睡的我,天天泡在學習室,背隊標隊號、畫敵情圖、看裝備說明書……我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訓練成績漸漸有了起色。
前不久,連隊接到某課目示範任務,我主動請纓擔當主攻手,認真學習訓練內容,研究各種特情處置,被旅評為「金牌教練員」,還作為唯一一名士官被戰區陸軍選調為某課目訓練考官。
新年度,我又瞄準汽車駕駛、無人機等專業發起了衝鋒。在奔赴「下一個天亮」的路上,我愈發堅信:改革大潮中,我們都是逆水行舟。只有勤於學習,勇於開拓,才能乘風破浪,直達彼岸!
(徐 鵬、本報特約記者賴文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