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攜《八佰》壯士「廝殺」大銀幕,小人物群戲還原戰爭真實感

2020-09-05 最佳閱讀

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個歷史話題,人類以部落、民族、國家為單位,相互之間暴力廝殺、殘忍殺戮。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整個生態環境中,戰爭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

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是戰爭,人類與病毒又何嘗不是。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應該在春節檔熱鬧非常的院線一下子如同墜入四下茫茫的冰窟窿,全國的影院沉寂了,電影人和電影行業都沉寂了。

在經歷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和病毒頑強的抗爭後,這場「戰爭」終於在中華大地上戰火消弭,影院等到了可以再次迎接觀眾的一天,管虎帶著他的《八佰》來了,很多觀眾在點映期間去看《八佰》,在久違的光影斑駁裡抽泣,經過這次疫情,再看這樣一部電影,我們感動的可能不僅僅是影片中「八百壯士」的英勇,更多的,是感動於這個民族,從歷史中走來傷痕累累卻依舊的勇氣和骨氣。

一條蘇州河,兩重人世間

1937年的上海是人間煉獄。

日軍海軍特別陸戰隊對上海除英租界外的地區進行了幾近毀滅性的轟炸,鏡頭拉遠,一座城市覆滅在黑煙滾滾中,災民的哀嚎響徹街巷,而僅僅50多米的蘇州河對岸,卻是另一番人間,十裡洋場,歌舞昇平,租界成了避難所,而四行倉庫成了「前方陣地」,每一次進攻都如此激烈,4-5倍甚至更多的兵力,重型、先進的作戰武器,水陸空三棲襲擊路線給「八百壯士」帶來了重創和恐懼。

既然無路可退,那就死磕到底!「八百壯士」用骨氣和血肉書寫出了抗戰史上可歌可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既然是戰爭,那就慘烈到底好了

導演管虎在展現戰爭場面的同時,也用鏡頭和聲畫來展現租界的快樂與繁華,這種強烈到極致的對比運用,把戰爭的慘烈展現的淋漓盡致。

業內都知道,拍管虎的電影,精益求精。別人都是需要哪個場景哪條內容直接拍,管虎需要成條拍,從演員進入狀態到拍完後演員釋放狀態他都要拍,就像他說的,很多狀態是有鋪墊的,更是有延續的,更完整的情緒素材才更真實。

所以我們在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中看到了很多生活化的細節,管虎通過這些細節讓每一個戰士都「活生生」。讓觀眾共鳴,才會動容落淚。

一場戰爭的慘烈並不是屍橫遍野,而是感同身受。

演好戰爭題材,形象並不重要

《八佰》集結了王千源、姜武、張譯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同時也有歐豪、魏晨、俞灝明、鄭愷這樣的人氣小生加持。但是電影取景大多數在「倉庫內」,光線昏暗,並且「戰士們」一個個蓬頭垢面、滿臉血汙,如果不是有極具代表性的方言和髮型來區分,真的很難搞清楚誰是誰,這種「惡劣」條件下,演好一個有血有肉的戰士,形象和臉蛋真的幫不上太大的忙。

讓人欣喜的是,《八佰》中演技派依舊奉獻了高超的實力,而新生代也有讓人驚喜的表現,歐豪扮演的「端午」算是影片中成長軌跡較為完整的一個,從起初被強行帶到四行倉庫時的恐懼和迷茫到最後帶著剛性骨血英勇就義,在短短的片長中奉獻了十分有張力和延續性的表演,很讓人驚喜,歐豪近些年的鮮肉硬漢的角色定位,在《八佰》中有了集大成的展現。

唱跳俱佳的魏晨近些年在銀幕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一個硬氣的陝北漢子朱勝忠讓魏晨身上看不出一點「偶像包袱」,魏晨為了更貼合朱勝忠這樣一個久經沙場的戰士形象,更是塑形到幾近脫相。

演員奉獻的精彩表演是讓人在整場電影中忘記了他們的名字,在兩個多小時的觀影中,只記得他們是「八百壯士」之一。

電影除了情緒,還應該有傳承力量的意義

管虎為了《八佰》,利刃千錘百鍊,200多天的拍攝裡,他苛刻到對每一幀畫面都要有感染人的力量,他想要的作品,有一種更鄭重的使命。

管虎曾在採訪中表示,拍《八佰》最初是因為父親,他從小從父親口中得知了很多故事,小時候不太懂也不太理解這種抗戰的犧牲精神,但是漸漸的,通過生活,他變得更加理解父親,回頭看歷史,是了解父輩人的一扇門,管虎想通過《八佰》,表達的是一種理解和致敬。

父輩的精神傳承到我們身上,是有意義的。這種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大義面前犧牲自我的精神,就像新冠肺炎面前醫護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犧牲,甚至廣大民眾為了大局的自我約束和配合,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傳承下來的最寶貴的東西。

電影給了我們歡喜和悲傷,它無形中也給了我們力量,影像是有形的,我們不斷在看,看曾經的祖祖輩輩,也看當下的我們自己,更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子孫也看得到。

相關焦點

  • 管虎,用電影給予「八佰」壯士的故事|管虎|廚子戲子痞子|電影|電影...
    後來,管虎與老搭檔黃渤,以一部精彩的《鬥牛》重回大銀幕。再後來,電影作品《殺生》、《廚子戲子痞子》、《老炮兒》連連獲獎,他用一部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此前曾有人這麼評論管虎,「他被稱為第六代電影導演中的怪才,其作品犀利、生動,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擁有平靜外表的管虎,內心清醒而保持質疑,從他那「在平靜中爆發」的電影風格就可以輕鬆窺見。
  • 《八佰》壯士激烈背後的啟示錄
    好在現在電影市場已復工復產,尤其是電影院線的復工,讓很多憋壞了大半年的影迷們,終於有了釋放的機會。而由管虎導演的《八佰》就是釋放的一個引爆點。據相關數據顯示,公演兩天票房就突破了億元。坦率地講,對《八佰》這部描寫戰爭片的期待,我和很多人一樣期待已久。
  • 管虎:希望《八佰》多少年以後回頭看,都有價值
    國產經典影片《甲午風雲》(1962)結尾的畫面經常縈繞在管虎腦海:「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命令全艦列隊開足馬力撞向日軍吉野號,卻被敵人的魚雷擊中,全艦官兵壯烈犧牲。管虎永遠記著這個情節,那種民族屈辱感深深地擊中了他。管虎和劇組經過多年詳細籌劃,在蘇州某地幾乎原比例複製出四行倉庫、蘇州河和多處戰場,用眾多敬業演員,相當於好幾個劇組體量的燈光和子彈點,在大銀幕上精準還原出「八百壯士」的英勇不屈和悲壯。
  • 《八佰》導演管虎:更關注人物,不止於類型 | 專訪
    50歲拍,他更關注人物,關注戰爭中普通人的恐懼、尊嚴和生命中最輝煌的東西。8月9日,電影《八佰》宣布將於8月14日開啟全國部分影院的超前點映,此前影片已經定檔8月21日。作為院線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商業大片,《八佰》也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實景重現1937年蘇州河兩岸風貌,堪稱中國電影工業化的裡程碑之作。
  • 《八佰》有什麼好看的?
    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抗擊外敵浴血奮戰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導演強調:「戰爭中的人的個體體驗是最重要的,我更關注人。」》是群戲,主演包括了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歐豪、杜淳、魏晨、張宥浩、唐藝昕、李九霄、李晨、俞灝明等等,電影的人物線是跟隨戰鬥時間線走,通過四行倉庫的戰鬥串聯人物,導演想要刻畫一幅戰爭群像,他做到了,並且展現了戰爭中的深刻人性。
  • 《八佰》群戲表演真精彩,每一個角色都能深深打動你
    《八佰》不僅在場面上實景還原了當時的戰地戰況與戰貌,還生動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為家無畏赴死、為國壯烈犧牲的壯士形象。戰爭場面宏大壯闊,人物情感細膩充沛,細節處理考究走心,演員表演紮實有力,主題主旨感人勵志,《八佰》應當是今夏最值得走進影院觀看的國產大片。  作為一部戰爭片,《八佰》在對戰爭場面的打造上花足了心思。
  • 管虎執導戰爭片《八佰》定檔
    今天,由管虎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公布了最新海報,宣布影片將於8月21日在全國上映。《八佰》由管虎執導,歐豪、張譯、姜武、王千源等出演,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的故事。在籌備和拍攝時,管虎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歷經499天籌備、230天拍攝,打造中國人自己的戰爭大片。
  • 《八佰》點映之後即將上映,「八佰」壯士,向死而生
    由管虎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8月14日在全國多地開啟提前點映,8月17日至20日的每晚19點30分至20點30分,進行第二輪提前點映,目前熱度直線飆升,票房早已過億,單日突破5000萬,豆瓣評分也瞬間達到7.9,5萬餘人評價。
  • 希望《八佰》多少年以後回頭看,都有價值
    管虎在大銀幕上還原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悲壯與殘酷。管虎和劇組經過多年詳細籌劃,在蘇州某地幾乎原比例複製出四行倉庫、蘇州河和多處戰場,用眾多敬業演員,相當於好幾個劇組體量的燈光和子彈點,在大銀幕上精準還原出「八百壯士」的英勇不屈和悲壯。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管虎、美術指導林木,聽他們講述電影創作的幕後故事。
  • 八百壯士的故事為何要取名《八佰》?
    管虎要起名為「八佰」?原因有二,管虎坦言,其中之一就是,電影《八佰》更注重戰爭中個體體驗,「戰爭不是最主要的,戰爭中的人的個體體驗是最重要的,我更關注人,所以人字旁特別重要。」 佰,古代軍隊的編制,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佰也特指古代軍隊中百人之長。
  • 管虎八年精雕細琢拍《八佰》,要為國產片工業化趟路丨專訪
    管虎在大銀幕上還原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悲壯與殘酷。戰爭片類型在國內票房其實是有天花板的。導演管虎在《八佰》拍攝現場。抗戰時期「八百壯士」駐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很悲壯。管虎和劇組經過多年詳細籌劃,在蘇州某地幾乎原比例複製出四行倉庫、蘇州河和多處戰場,用眾多敬業演員,相當於好幾個劇組體量的燈光和子彈點,在大銀幕上精準還原出「八百壯士」的英勇不屈和悲壯。
  • 管虎談《八佰》:最重要的不是戰爭,是人
    《八佰》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1937年10月底,中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第一營官兵獨自留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聯結四行倉庫和蘇州河南岸的,是『勝利』。」史航看完《八佰》說,「南岸所有人一開始沒有太抱希望,七十萬國軍都跑了。所以倉庫裡的『八百壯士』在那裡撐著,不光是為了九國會議,也是為了南岸的人,讓民眾漸漸相信中國軍人可以撐下去。」
  • 管虎談《八佰》:向歷史與英雄致敬
    來源:新華網管虎導演談《八佰》:聚焦人性光輝 向歷史與英雄致敬歷經波折,觀眾終於在電影院裡看到了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截止發稿前,《八佰》上映11天,累計票房近20億元,為電影市場的復甦打了一劑強心針。《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為了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管虎帶領團隊醞釀了十餘年。
  • 人性的掙扎與張揚:管虎《八佰》在戰爭電影上的探索和突破
    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展示了導演管虎在這方面的積極探索,他從普通人的視角表現人性在戰爭中的掙扎與張揚,實現了戰爭題材電影的新突破。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抗戰時期的典型案例,「八佰壯士」與日軍的不屈搏鬥,可謂世界戰爭史上的壯舉, 面對這一題材,稍不留神,或者稍有偷懶,就會拍成一部弘揚英雄主義的電影,重蹈過去表現這一題材電影的覆轍,那將失去今天重拾這一題材的新意了。
  • 《八佰》英雄們熱血奮戰,八百壯士守江山,誓守最後防線
    得知電影院復工沒多久,又傳來一個重要消息,那就是由管虎導演,精心籌備超10之久,邀請數位影帝、影后演出的歷史戰爭片《八佰》電影。《八佰》是一部抗日戰爭片,由王千源、黃曉明、鄭愷、歐豪、侯勇、梁靜、姚晨等知名演員出演這部戲,可見導演管虎對這部電影的花了多少心血在裡頭
  • 《八佰》「壯士許國」,8月震撼上映
    83年後,導演管虎將《八佰》「壯士許國」的故事搬到了銀幕上。 從這部電影的片名開始,管虎就一直將焦點設定在「人」的身上,所以片名用的是加上單立人的「佰」。十年前的一個構想,到前後40次改稿,再到《八佰》三度重啟,管虎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軍訓7個月,歷經499天籌備、230天拍攝而成。以1:1實景還原出1937年蘇州河北岸戰場原貌,地面子彈點便設置近5萬個,超過10部大型戰爭劇集的總和。
  • 《八佰》「壯士許國」,8月震撼上映
    將《八佰》「壯士許國」的故事被搬到了銀幕上。從這部電影的片名開始,管虎就一直將焦點設定在「人」的身上,所以片名用的是加上單立人的「佰」。十年前的一個構想,到前後40次改稿,再到《八佰》三度重啟,管虎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軍訓7個月,歷經499天籌備、230天拍攝而成。以1:1實景還原出1937年蘇州河北岸戰場原貌,地面子彈點便設置近5萬個,超過10部大型戰爭劇集的總和。
  • 導演管虎,十年《八佰》一夢
    點映過後,《八佰》豆瓣評分達到8.3分,獲得良好口碑。《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這樣一個悲壯的歷史事件,導演管虎拍出了戰爭的宏大與殘酷,也拍出了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掙扎與血性。在8月14日的首映禮上,導演管虎說:「《八佰》已經超越了電影的意義——疫情對中國電影影響這麼大,我們第一個走上來面對了。」
  • 終於,管虎《八佰》定檔了
    7月27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活動上,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透露,電影《八佰》或於近期上映。《八佰》由管虎執導,姜武、王千源、歐豪、杜淳等主演,該片曾經定檔於2019年7月5日公映,不過,在上映前夕宣布撤檔。
  • 《八佰》:人物動機成謎,細節大量消失,管虎這是把老本兒都丟了
    1975版《八百壯士》劇照 作為管虎的第一部戰爭題材電影,我有理由相信,管虎對這部作品是做了不少功課的——影片裡的很多畫面,對歷史的還原度都很高。 正是這個關鍵過程的缺失,導致了《八佰》如今陷入人物動機不明、故事邏輯不通、強行煽情上價值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