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灣灣
這個夏天,國產劇驚喜連連。
「三十而已」的熱度剛散去,緊跟著到來的一部「以家人之名」,再次點燃了大家的期待。
這部貼近現實生活的家庭劇溫情滿滿,治癒人心,令人笑中帶淚。
開播不過四天,就收穫了豆瓣評分8.6的好評。
故事講述了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在兩位爸爸的帶領下,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五口之家有爸爸凌和平、李海潮、大哥凌霄、小哥李子秋和小妹李尖尖,生活其樂融融。
劇集一開頭,就是一個「重磅炸彈」:
在餐桌上,一個青春期少女,對著四個男人大聲宣布,自己「來例假了」,
留下了全體大老爺們兒面面相覷,四臉震驚的尷尬。
然而這部劇,除了青春喜劇的幽默,也揭露了一個深刻的主題:
三位小孩各自的傷痛,都有著相同的根源:原生家庭的破裂。
劇情一開始從童年生活切入,三位小演員的演技真實動人,不禁讓人幾度飆淚。
尖尖、子秋和凌霄,三個原本沒有交集的小孩,卻有著相似的命運:
同樣在年幼時失去了媽媽,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
尖尖在最懵懂之時,媽媽就因為懷二胎難產,早早離世。
但好在樂天派的尖尖,並未因此留下太多陰影。
因為她的身後,始終有一個溫暖又慈愛的父親,給她勇敢面對的力量。
海潮爸爸告訴尖尖,媽媽只是去海上做仙女了;也讓她深信,多年以後,一家人仍會相見。
然而,子秋和凌霄就沒有機會聽到這樣善意的童話。
小時的子秋,未曾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在他還沒出生時,爸媽就離婚了。
媽媽獨自把他生下來,卻又無力照顧,母子二人顛沛流離,小子秋每天食不果腹。
子秋似乎變成了媽媽的包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拋棄。
一次偶然的相親,當子秋媽媽見到了憨厚老實的李海潮,便打算把孩子留給他。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子秋媽媽捲走了一筆錢,留下了一句話,離開後再也沒回來。
而新搬來領居家的凌霄,本來有著圓滿的四口之家。但幸福的生活,被妹妹的意外離世徹底打破。
某天媽媽沒在身邊,因為自己照看不當,妹妹誤吃了核桃被噎死,成為了凌霄揮之不去的陰影。
還有更讓他痛苦的,是父母永無寧日的爭吵。
凌霄的父親凌和平是一名警察,常年忙於工作,疏忽家庭。
當這種事情發生後,還是加班不斷,無形之間忽略了妻兒的感受。
母親陳婷,在痛失女兒後變得極度脆弱,整日埋怨和發洩。
既沒有得到凌和平及時的陪伴,更激發了不滿情緒,情緒徹底失控。
一個是歇斯底裡的母親,一個是不會安撫的父親。
互不理解的兩個人,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夾在中間的凌霄,經歷這些後性情大變,從原來的愛說愛鬧,變得一言不發。
然而,命運的捉弄仍在繼續。
之後的一天,當凌霄和尖尖放學回家,正好撞見了拖著行李箱往外走的凌霄媽媽。
凌霄怔住了,小尖尖眼裡閃著淚光,卻笑著說:
阿姨,你是不是不要凌霄了。你不要的話,就給我了,我正好缺一個哥哥。
尖尖用最溫暖的方式試圖將局面挽回,盼著凌霄媽媽能夠回家。
但她丟下了一句:給你吧!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這句殘忍決絕的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直刺入凌霄已經千瘡百孔的心裡。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被親生母親拋棄了。
失去至親,不是生離死別,而是天各一方,形同陌路。
這種痛,或許只有經歷過才會懂。
那些假裝忘記的時刻,其實從未忘記,只是被深藏在心底,不敢觸及。
就像是子秋永遠帶在身邊,有著媽媽照片的小鏡子,假裝不想念,仍會忍不住拿出來偷看;
就像是凌霄無數個被噩夢驚醒的夜晚,夢裡是狂風暴雨,自己被反鎖在小黑屋裡,怎麼也逃不出去;
就像是尖尖對著流星,熱烈地揮手,對著天上的媽媽喊話:
媽媽,我在這裡,你看見我了嗎?
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會在一生中如影隨形。
這是一根扎進肉裡的刺,即使刺被拔掉,傷口一直都在。
都說孩子的世界最單純,但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的想法,或許比成年人更加成熟。
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單純的討厭,單純的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所愛的人。
三小隻中,最讓人心疼的,莫過於太過懂事的子秋了。
被雙親拋棄的他,被迫早熟,迅速成長。習慣了事事隱忍,處處遷就,也心甘情願照顧身邊的家人。
一開始,子秋和尖尖是一對歡喜冤家。
對於陌生來客的突然闖入,尖尖害怕搶走爸爸的寵愛,本能的抗拒和排斥。
於是用盡小女孩的方式,宣洩著自己的不滿,但寬厚的子秋絲毫不介意。
被水槍呲滿臉水,他還咧著嘴朝妹妹傻笑;
被一次次地丟掉行李箱,也只是默不作聲地拎回來,就當陪她玩遊戲。
對於小尖尖的「無理取鬧」,子秋是打心底不跟她計較,反而覺得有所虧欠。
不僅不責怪,還開啟了實力寵妹模式。妹妹打架,就衝上去護著,決不怕流血流淚;
吃麵的時候,青菜和牛肉,兩人自覺性互換,妹妹愛吃肉,肉就都夾給她,一塊也不留;
明明子秋自己最愛吃糖醋排骨,但為了讓妹妹多吃肉,嘴硬說自己只愛吃青菜。
子秋作為家裡的小小男子漢,自覺擔起了照顧家人的擔子。
重感情的他不僅仁義,還知恩圖報,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幹,為爸爸盡力分擔家務。
無數次,子秋半夜悄悄蹲在廁所,給全家人洗衣服。
但看似調皮的他,也有著脆弱的一面。當聽到鄰居開玩笑,說爸爸要把他送走時,他會被嚇到哭。
子秋一直渴望擁有一個家,當他擁有了就倍加珍惜。
一開始的他,總是帶著一份敏感和自卑,竭盡所能地融入和討好;
所幸的是,在海潮爸爸和尖尖妹妹的溫暖下,他那份長久以來的不安全感,終於慢慢融化。
另一位男孩凌霄,看似高冷疏離,其實不過是用堅硬的外殼,把真正的自己隱藏了起來。
從小生活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中,他只會悄悄躲在走廊裡,拿出一本書靜靜地看;
回到家後,默不作聲地打掃屋裡的一片狼藉;
媽媽不管他,沒有飯吃,就自己煮一碗白水泡麵。
即使心中的傷無法癒合,在長大以後,回憶起母親的離去,他仍能替當年那個決定辯解:
她不是拋下我,而是拋下過去。
不同於兩位哥哥的深沉和擔當,李尖尖有的,是「莫名其妙的樂觀」。
尖尖的樂天派,從童年時清奇的腦迴路,一直延續到長大後「永遠想得開」的人生哲學。
小時,當她給凌霄送去的山核桃,被扣翻在地時,沒有一絲的不悅,反而安慰爸爸說:
沒關係,凌霄哥哥不喜歡吃核桃,下次送別的。送糖吧,糖好吃。
當爸爸說她,牙齒都要被蟲子吃光了時,她卻不在意地回答:
沒關係,吃光了還會再長的。
長大後,對於哥哥們思考人生的煩惱,更是給出了讓人無力反駁的回答:
你思考人生幹嘛?它是你能思考的麼?
人生就是你越思考,越無法理解的東西。
「一天天的過,今天的煩惱過不了,還有明天的煩惱;
只要人活著,一天天的,沒完沒了。」
看似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李尖尖,其實只是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讓所愛之人受到鼓舞。
她不只是一個受盡寵愛的小公主,更像是一束光,驅散周遭的黑暗,帶來無數的歡樂。
以家人之名,可以相互治癒;以家人之名,也可能肆意傷害。
為了滿足三個小孩童年的缺失,李爸和凌爸,就像嚴父和慈母,
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們成長,竭盡所能給他們一份完整的愛。
宅心仁厚的海潮爸爸,一直對兩個兒子視如己出,毫無保留。
他從未介意過姓氏和出身,也從來不計回報。
為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李爸不惜以透支自己的身體為代價:
每天早上三點半,起床去店裡和面;從凌晨忙到早上七點,再回家給全家人做早飯;
不管多忙,一日三餐從來沒讓孩子對付過。
累到最後,卻讓自己躺在了醫院裡。
有人為了給予更多的愛,以家人的名義,傾其所有保護孩子;
也有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以家人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無恥的道德綁架。
正如再嫁新加坡富商,多年以來對兒子不聞不問,又突然回來,還質問養父人品的凌霄媽媽;
正如從未露面,但在自己家產無人繼承時,突然冒出來要領走兒子的子秋爸爸。
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棄你而去;
當你的生活變得美好時,他們卻又強行闖入,毀掉了原本平靜的一切。
面對著如此自私冷漠的親人,血緣反而變成了一種枷鎖,令人避之不及。
故事還在繼續,三個令人心疼的小孩,已經漸漸長大;
面對著各自家庭的撕扯,他們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有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期待著三兄妹勇敢無畏地繼續走下去,也期待著一家五口再次重聚。
因為真正的親情,也可以無關血緣。心中有彼此,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