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之墨186
導語
社會越來越進步,人的思想也在與時俱進,傳統的傳宗接代,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養兒防老的舊觀念,逐漸被年輕人嗤之以鼻。
他們擯棄傳統思想的束縛,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不願意被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和壓力所牽絆,這是一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想好了,無可厚非。
但是,有一件事一定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得考慮在內,那就是——如果過了女人生育年齡的底線,男人又推翻了自己曾經的決定,渴望享受兒女繞膝的天倫,你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願望了,他去找別的女人生孩子,你怎麼辦?
畢竟,人的想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處環境影響,隨時發生改變,口頭的約定,是最不靠譜的,說變就變了,就像愛情。
女人過了年齡就沒有受孕機會了,而男人即使高齡,也能寶刀未老,遺愛人間。
所以,如果男人提出丁克,正好你也不反對,為了規避風險,防患於未然,一定要求他去做——節育。
下面三個活生生的例子,會給你深刻的教訓:
01
我和老公在同一棟寫字樓工作,上下班的路上或者電梯裡經常能不期而遇,禮節性的點頭之交。
後來,一次我拿了幾箱列印紙進電梯,一箱不小心散落一地,其他人都怨聲載道,抱怨我耽誤了時間,只有他蹲下來幫我撿起。
從此,我們之間變得熟絡起來,交換了聯繫方式,慢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男未婚,女未嫁,一切都水到渠成。
談戀愛的時候,老公告訴我,他不喜歡孩子。小時候,父母爭吵不斷,他們把精力和時間都用來指責對方了,都忽略了角落裡他的瑟瑟發抖,他在沒有愛的陰鬱裡,磕絆著長大。
他不知道,如果有了孩子,怎麼去愛他,照顧他,培養他,盡到父親的責任,他怕他失職,怕背負感情的債,還起來又力不從心。
老公講述的時候,眼睛裡蓄滿了淚,看得我很心疼,不要孩子,雖然感覺人生遺憾,但是,為了愛,而選擇放棄和妥協,我做到了。
結婚後,我們過了十幾年灑脫,自在的日子,一起上下班,一起買菜燒飯,一起郊遊散步,想過個浪漫的燭光晚餐,說走就走,每年都安排兩次旅行,輕鬆愜意。
當同齡人都在為家庭瑣事,孩子的尿不溼,奶粉,幼兒園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我們卻在婚姻裡享受著戀愛的快樂。真正的: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有一天,餐桌上的老公鬱鬱寡歡,心事重重,我問他怎麼了?單位發生了什麼不愉快?還是事業受阻了?
沉吟片刻,他告訴我,他去單位同事家做客,看到他的一兒一女坐在拼圖地毯上開心的玩著積木,時不時的跑到爸爸媽媽懷裡撒個嬌,孩子摟著同事的脖子,他一臉幸福陶醉的表情,讓他突然感到很孤獨。
那種孤獨不是我能排解掉的,也不是只要兩個人相依為命就可以忽略掉的,他感到自己曾經的決定是錯的,是對責任的一種逃避和推卸,更是與生命圓滿的背道而馳,還有對天倫之樂的拒絕。
是的,他後悔了,在一臉錯愕的我面前毫不掩飾。我感受到了他強烈的渴望,而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無能為力。
醫院檢查結果,我已經沒有了受孕的機會。
當初,我為了愛,追隨他的理想,半路,他卻說,他不想執迷不悟的往前走了,他想原路返回,而我,卻回不去了。
我提議收養一個孩子,他說,那不是他的骨血。
我迷茫了,不知何去何從……
02
我和老公結婚五年的時候,一直還是二人世界,年過三十,雙方父母催了,才被我提上日程。
可是,和老公說起這事,他不同意,並極力說服我。
他說單位同事,閒聊的時候,全是孩子幼兒園入園難,上小學搖號,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不但孩子學習壓力大,大人經濟壓力也大,不報吧,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叛逆,和大人對著幹,動不動還離家出走……都把人折磨瘋了,這些已為人父人母的同事說起家事來,鼻涕一把淚一把,後悔生了這些討債鬼。
老公問我,做好了過這樣日子的準備了嗎?父母想延續香火,可是他們不負責養,不負責教,不承擔一輩子的責任,所有的壓力都得我們承擔,這不公平。不能因為父母的心願,把自己的一輩子毀了。
我說,你同事只給你吐槽生兒育女的痛苦,而見證他們成長的快樂卻沒分享給你,太偏頗了。
老公說,痛苦小於快樂,老了還不一定能指望上,教育不好自己一輩子就別想解脫了,你真的想好了嗎?
被老公一說,我也猶豫不決了,那麼強烈的想法也淡化了,和他站在一起,共同敷衍說服起父母。
歲月流逝,當我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也不用在生與不生,要與不要之間徘徊,生活已成定局的時候,他領回來一個男孩,是他和前女友再次相遇,舊情復燃的結晶。
現在,擺在我面前就兩條路:要麼離婚,成全他們一家三口;要麼,委曲求全,做這個孩子的繼母。
面對老公的背叛,我甩出一耳光,情斷義絕。
我不恨他的絕,我只恨自己的傻。
03
我患有遺傳性心臟病。不能生育。
前夫追我的時候,我沒隱瞞,告訴他,我只適合戀愛,不適合婚姻,我不能給任何一個人完整的家庭,也不想讓不能生兒育女的殘缺連累到別人。
有人給我愛,我接受,如果談婚論嫁,還是放手吧。
前夫說,他可以接受,為了所愛的人,放棄那些有了人生圓滿,沒有也無關緊要的浮華世俗的東西,只要相愛的人在一起,那些都不重要。
我說我有精神潔癖,我不會去收養孩子,也不會接受他和別的女人有孩子,如果那樣,還不如我自己一個人生活。
我不知道,怎麼去和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相處,怎麼去愛她,我怕我做不好而讓她受苦。上天註定讓我殘缺,那我就守住這份遺憾,過好自己的生活。
前夫信誓旦旦,他會把我既當妻子,又寵成孩子,不信的話,他可以去做節育手術表明決心。
他的眼睛那麼炙熱和真誠,我怎麼能不相信?怎麼忍心讓一個愛我的,我也深愛的男人去承受那樣的痛苦。
我相信他的承諾,他不會傷害我,一生一世一雙人,半醉半醒半浮生,我們走進了婚姻。
他對我的承諾堅守了十年後,放棄了,一大堆的理由,父母的壓力,世俗的偏見,生命的遺憾,晚景的悽涼……
這些,結婚之前,我已經提醒你了啊,你也全部考慮過了,早幹嘛去了?
他去意已決,我也決不挽留,這一生,我早就做好了孤芳自賞的準備,當初,只不過他執意要來我的世界走走,再抽身而退。
雖意難平,我也得學會坦然接受。
結語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做不到盡善盡美,也無法善始善終。
在一切節外生枝裡,受傷的多數是女人。
過什麼樣的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只是,在做決定後,把一切可能發生的因素考慮進去,避免自己被辜負,被算計。諾言起不到約束的作用,必要的措施才可以保護自己。
當然了,如果女人想丁克,男人只是為了愛你而犧牲自己,那沒這個必要,你不能因為你的理想而去綁架別人,人各有志,如果他反悔了,放他走。而你,要為自己的決定,承受失去做母親的資格後,而後悔的風險是必須要承擔的。
如果,你只是因為愛而配合自己的男人,那麼可能後悔的風險應該兩個人一起承擔:我同意丁克,但是你必須做節育。我們共風雨,同進退。
——本文完——
關注@未央之墨 186閱世間百態,品五味人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