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照片:不一樣的五六十年代

2021-02-23 中國美術家網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952年,臺北。

    1957-1958年間,一位叫湯姆·瓊斯美國大兵在駐守臺灣的期間拍攝了臺北大片農田、街道等等當時臺灣面貌。

    1966年一位美國空軍大兵駐紮臺灣期間,用鏡頭記錄下臺中的街景、景點、以及臺中空軍清泉崗基地的照片。

    本輯前5照片及開篇照片主要拍攝於1952年,1956年,拍攝者不詳。

    50-60年代老蔣來臺後究竟是什麼樣子?這些照片為你揭秘。

    1952年,臺北街頭。

    1956年,臺北,閱兵儀式。

    1956年,臺北街景。

    1956年,與上圖同樣的街道。

    1956年,臺灣農民曬稻穀。

湯姆·瓊斯拍攝的照片

    湯姆·瓊斯本人在臺北的肖像照片。攝於1957-1958年之間。

   臺北市中山北路鳥瞰,現如今都是高樓大廈。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現在的摸樣。

    臺北市人力三輪車夫,後面的拉的客人應是一位美國大兵,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某街,很想現在內地城市的城郊模樣。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中正路現在忠孝西路,黃色車是臺北公交車,右邊的圓頂建築是監察院。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居民區街道,很想現在內地將要被拆遷的城中村。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居民樓。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美軍基地東營區。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公交車。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某遊泳池。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插秧。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基隆港。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臺北某外籍住宅門前的踏板摩託車。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某街頭居民,很像現在內地農村鄉鎮街頭面貌。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大棚馬戲團,和現在內地農村鄉鎮廟會來的馬戲團一樣。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嘉義市某街道。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美國空軍大兵拍攝的照片

   就是這位美國大兵留下了1966年的臺中景象。

1966年,臺中車站。

    1966年,臺中公園,興建於日治時期,是臺中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1966年,臺灣在1966年上映007電影《霹靂彈》,國外在 1965 年上映,臺灣只慢了一年。

    1966年,美國大兵對這張照片的註解是撞球房和保齡球館,但是大樓還懸掛著豪華大戲院和豐中戲院的廣告。

    1966年,摩託車租車行。

    1966年,Club36俱樂部,看起來不像在臺中熱鬧地區。

    1966年,清泉崗空軍基地附近,做美國大兵的生意店鋪。

   1966年,酒吧。

    1966年,撞球室,這樣的撞球室在大陸90年代以後才出現。

   1966年,牛車在當時也是容易看到的畫面。  

   1966年,人力車,主人好像在休息,現在大陸好多城市都有以此為生載客的人力三車。

    1966年,用牛犁田是當時農業社會的主要耕作方式,現在在內地一些偏遠地區還在使用。

相關焦點

  • 臺灣老照片:不一樣的五六十年代(上)
    文章標題前對應數字」即可查看【809】和臺灣人談戀愛是怎樣的體驗【053】臺灣小哥撩妹視頻【272,美麗富饒的寶島,高樓林立的繁華大都市,然而過去的臺灣又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坐上時光機,一起回到五六十年代看一看吧!
  • 臺灣老照片:不一樣的五六十年代(下)
    臺灣老照片看著不過癮    大棚馬戲團,和現在內地農村鄉鎮廟會來的馬戲團一樣。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1966年,臺灣在1966年上映007電影《霹靂彈》,國外在 1965 年上映,臺灣只慢了一年。
  • 圖志 五六十年代的臺灣罕見老照片
    轉自罕見老照片(微信號hjlaozhaopian),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1952年,臺北1957-1958年間,一位叫湯姆·瓊斯美國大兵在駐守臺灣的期間拍攝了臺北大片農田、街道等等當時臺灣面貌。
  • 五六十年代的臺灣老照片
    1952年,臺北1957-1958年間,一位叫湯姆·瓊斯美國大兵在駐守臺灣的期間拍攝了臺北大片農田、街道等等當時臺灣面貌。1966年一位美國空軍大兵駐紮臺灣期間,用鏡頭記錄下臺中的街景、景點、以及臺中空軍清泉崗基地的照片。50-60年代老蔣來臺後究竟是什麼樣子?這些照片為你揭秘。
  • 十位銀幕美男子,五六十年代全民偶像,不同時期老照片曝光,從小帥到老
    今天,大家將看到十位美男子,都是我國五六十年代走紅的大銀幕偶像。我們將為各位展示他們在各個不同時期的老照片,而從這些曝光的老照片中,大家就可以看出——什麼是真正的帥氣男兒。他們,可真是從小帥到老的代表啊。趙丹趙丹是天生的藝術家。他1932年出演第一部電影《琵琶春怨》,那時他才17歲。
  • 珍貴老照片:七十年代的上海,七十年代的臺灣,七十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70年代末,上海南京路的抓拍照,從照片上看去當時的南京路已經是人來人往!珍貴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七十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抓拍照,從照片中看去,當時的北京人出行基本上都是騎自行車,那時候的人生活簡單,人們也都十分樸實!
  • 這些老照片,帶你走進五六十年代的臺灣
    1956年,臺灣農民曬稻穀。    1957-1958年間,一位叫湯姆·瓊斯美國大兵在駐守臺灣的期間拍攝了臺北大片農田、街道等等當時臺灣面貌。    大棚馬戲團,和現在內地農村鄉鎮廟會來的馬戲團一樣。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美國空軍大兵拍攝的照片
  • 歷史老照片:7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最後一張的女子被人圍觀!
    【歷史老照片:7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最後一張的女子被人圍觀!】歷史老照片:1993年中國老照片:圖中女人邊擦皮鞋邊拿大哥大打電話,大哥大當時公開價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可能買到,黑市售價曾高達5萬元。一般人消費不起。
  • 香港珍貴彩色老照片:60年代的香江風情!
    大家可還記得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電影還原的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風景人情,瀰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卻又處處見浪漫。回看1950、6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由於其時彩色攝影尚未普及,大多數留低的也是黑白的影像。
  • 廣元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註:在廣元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發表之後發現還有部分早期照片沒有上傳,特補檔一篇。務必結合看效果更好。歡迎觀看廣元市城市百年照片。編輯不易,請打個賞哦!1954年 劉詩臨嘉陵江上遊沿著大巴山脈兩谷之間有很多著名的險要峽口,這是有名的險地——明月峽。寶成鐵路將從這個峽口開鑿隧道穿過。
  • 經典時髦的五六十年代,真美!
    紙畫中的5、60年代時尚是一種輪迴,當我們欣賞來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時,依然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審美,美麗永遠值得流傳。五六十年代的套裝沒有絲毫商務氣息,穿著套裝的女性們,放鬆、得體、自信。巧用內搭形成對比,套裝的小細節成就大時尚。
  • 佛山市八十年代老照片
    佛山市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結合看效果更佳!編輯不易,若君喜歡請打個賞!佛山市祖廟路一角 1985年12月21日 劉玉生1984年12月31日 黃鑑秋佛山市石灣建築陶瓷廠從1978年以來,產品質量連續八年獲全國第一。
  • 臺灣老照片吸引京城觀眾
    最近臺灣的一百多幅老照片擺進了北京的中國美術館,這些老照片是臺灣著名攝影藝術家謝震隆先生在六十年代初拍攝的。那麼,六十年代的臺灣鄉村有著怎樣的風情?與祖國大陸之間有怎樣的聯繫呢?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到了老照片的作者,臺灣著名鄉土文化攝影藝術家謝震隆先生,歡迎您。這位嘉賓是來自新華社攝影部的副主任徐步先生,歡迎二位。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在1860年代,英國駐臺灣領事館(位於臺南)。1861年7月,臺灣第一任英國副領事史文厚在臺南設立了第一家辦事處。 1864年11月,英國人將臺灣的副領事館遷至現在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的打狗。
  • 舊影拾記:1930年代,美國女影星瑪吉·伊萬斯的清純老照片
    步入20世紀30年代,已經成年的瑪吉·伊萬斯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黃金時期。她經常在舞臺上扮演清純、正派的美國女性,成為了廣受歡迎的好萊塢女演員。 【圖5】在30年代,瑪吉·伊萬斯所出演過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影片包括:《八點鐘的晚餐》( Dinner at Eight,1933年 )、《Broadway to Hollywood
  • 五六十年代駐守金門的臺灣省女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照片裡的那些事,ID:lzpgs26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故事不長我說給你聽閱兵式上的臺灣女兵,她們一般是軍事學校學員,畢業後多負責政工、情報和通訊工作。駐守金門的國軍播音女兵大膽播音站?真是夠大膽的。
  • 老照片:50年代香港街拍
    點擊標題下藍字「魅力老照片」關注我,每晚精彩推送....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民國時期非常流行的旗袍裝,在香港盛行。街頭上的這名女子,旗袍配上墨鏡,已經再時尚不過了。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照片距今有60多年的歷史。圖為路口上的女交警指揮交通,左邊男子騎的是電動車,原來60多年前的香港就有電動車了!
  • 韓文公祠:舊牌坊的老照片
    1910年代所攝,韓文公祠正殿歷史影像圖片轉自公眾號「潮州老照片」 近代潮州留下的不少歷史影像,作為潮州八景之一的「韓祠橡木」便多次出現。舊照片中可以看出,韓祠主體建築和現在比較一致(有趣的是,作為潮州的重要建築,韓祠的建築風格更接近於廣府);而韓文公祠舊時候的牌坊,和現在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 兩岸70年代老照片:臺灣亞洲四小龍時代VS大陸開放前時代,你悟到了什麼?
    來源:冬姐指南 「惠」遊天下這一組臺灣老照片之前已經發過,但沒有配文字,這次配上文字。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有四個國家或地區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這其中就有中國臺灣。
  •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的電影女演員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正處於民國時期變幻莫測的時期,正是因為大陸政局不穩,許多大陸人放棄了在大陸的生命,攜家帶口來到了香港,這導致香港的人口從數萬迅速增加到幾百萬,不光是商人魯人也有許多作家的後代,所以呢當時不僅是商業,而且香港非常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