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以來,純棉紗價格行情逐步好轉,紗線走貨順暢,價格也大幅調帳。
不過,與10月不同,本次棉紗上漲並不屬於成本推動,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自10月下跌以後,11月基本處于震蕩走勢並保持在14500元/噸左右。而進入12月,棉花價格雖然也有小幅上升趨勢,而棉紗價格卻漲幅「驚人」,大有重回10月高點的態勢。根據20日生產周期計算,目前紡企的利潤已經從虧損狀態全面轉正。平穩的原料價格也給了紡企一定的信心,促使了12月行情的推進。
純棉紗在經歷了10月行情後,庫存一度達到了近幾年最低水平,棉紗超賣、排隊的現象隨處可見,10月中棉花價格回落,下遊採購減少,紡企庫存開始逐步累積,但直至12月初,庫存依舊處於近幾年內低位水平。截至11日,紡企純棉紗庫存報收14.3天。12月行情好轉,下遊買盤增加,紡企庫存水平快速下降,部分地區、品種出現缺貨情況。
推動棉紗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因素則來自進口紗。
截至17日FCY Index C32S報收22194元,略低於國內。主要原因是在外盤價格的不斷上升,然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則是貨櫃費用的上漲。
一方面,隨著今年4、5月份國外疫情爆發,很多海外產品尤其是食品方面的貨物不再進口到國內,這就造成貨櫃囤積在海外各個港口,國內貨櫃處於極度緊缺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年初國內疫情爆發之初,很多大型船企評估認為,中國出口量將銳減,便降低了船隻運力,雙向作用之下,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出口量激增,但相應的貨櫃及運力無法支撐,才造成了海運價格飆升。
再來看下遊,棉布市場在棉紗的帶動下也有小幅上漲,但幅度僅為0.1元/米上下。儘管下遊需求達不到預期,但為減輕成本,織廠不得不再次提價。但下遊客戶仍有壓價,因此坯布漲價幅度也較小。目前織廠的訂單有所恢復,基本維持在一個月左右。需求好轉主要因為內銷市場需求釋放,但外銷訂單依舊起色不大。
另一方面,今年由於疫情影響,部分地區政府或將要求當地工廠及市場提前放假,同時年後織廠工人返回或將延後,因此織廠放假時間或較往年延長,同時物流也存在假期延長的可能,因此為避免來年3月旺季來臨,貿易商手中缺貨,因此有些織廠在提前備貨,這也增加了棉紗的需求。
綜合來看,一方面來自織廠以及貿易商的實際訂單和投機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市場各方庫存水平均較低,合力推動了棉紗價格的上漲,而目前來看,行情並未結束,預計棉紗價格仍將呈現偏強走勢,而坯布漲價難度大於棉紗,就算漲幅度也不會很大,主要是織廠為了改善自身利潤水平而為之。
溫馨提示: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