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GA-楓梧
隨著暗影國度的深度開發,我們看到了羅馬和希臘文明的瑰寶,也看到了中世紀歐洲的文化。晉升堡壘和雷文德斯的呈現揭露了魔獸與現實的交集,隨著法夜的進一步開啟。這一次者也又將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法夜的考究。法夜是一個幾乎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地圖,它的存在如同講給孩子的睡前童話,是夢裡的產物。關於熾藍仙野的考究,我們就從與它最為貼近的,關乎自然的種族「精靈」以及精靈們緊密相連的「德魯伊」說起,以及衍生出他們的凱爾特神話說起。
盟約:法夜
心能屬性:自然(生命)
主城:熾藍仙野-森林之心
統治者:寒冬女王
次席:
魅夜王庭-宗主;宗主艾莉奧瑟;宗主晨花;宗主克雷諾;宗主塔什穆爾。
信仰:與自然融為一體,維持生命的循環。
主色系:幽藍色
輔助色:黑色,銀藍色
民間故事的深化,從「童話」到莎士比亞的浪漫主義復興
早期,奇幻世界的架構還是一個空蕩蕩的枝幹,他們存在於各個部族的傳說,人們把不能理解的事物通過「神話」轉化成為一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大多帶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元素,比如崇拜自然合一的凱爾特人,他們的神話中有很多關於樹木,關於動物的。後世所創造的「童話」(fairy tale)其實是民間故事的收集,最後經過優化從而成為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內容。
隨後,莎士比亞對這些故事進行了自己的創作,將自己的浪漫主義情懷注入到戲劇中,讓更多人對「童話」有了全新的看法。在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浪漫主義復興。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藝術家,詩人,作家,音樂家等,他們對這些「童話」「傳說」進行了更為系統化的創造。
於是,這些關於小仙子,精靈,妖精的故事逐漸豐滿。熾藍仙野便是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被創造出來,因此熾藍仙野如魔獸劇情中的——他們在創始之初就被創造出來了。這冥冥之中也契合了現代奇幻背景的取材鼻祖——從這樣的故事背景挖掘出的新奇幻世界。
浪漫主義的代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題材中涉及到許多的妖精,仙王等。
從精靈的誕生說起,凱爾特與精靈的關聯,託爾金與大人的童話
精靈一詞最早來自歐洲各個神話體系中,北歐神話的精靈誕生自巨人的屍體,但是後續就沒有太多戲份了。也有一些傳說精靈是墮落的天使,還有一些地區的傳說他們誕生於生命之樹,而人類燒毀了生命之樹,徵服了土地,驅走了精靈。
「你看見什麼了嗎?」我問他。
「是一個閃閃發光長著雙翅的女人,身子讓長頭髮蓋住了,她就站在門口附近」他這樣回答我。
——葉芝《凱爾特的薄暮》
整個熾藍仙野更像是凱爾特神話的三個分支的合,及不列顛神話(妖精之鄉)、蘇格蘭神話、威爾斯神話的整合體。而這些神話中的精靈更多聯繫到的是仙子、妖精、甚至是哥布林、小矮妖,而非現在的修長身軀,俊美面容的精靈。
如今的奇幻故事中,精靈文明的完整體系起源於J·R·R·託爾金,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指環王》的作者。託爾金是個語言學者,精通歐洲諸多國家的語言,老爺子在對語言抱有極大熱情的情況下創造了精靈語的一套趨於完善的語言系統,即「昆雅語Quenya」。
這種語言,優雅,動聽。而被後世所知悉的《霍比特人》、《指環王》其實都只是這一套語言體系的衍生品。
是的,託爾金老爺子覺得,既然創造了一種語言,就需要創造一個使用它的族群。於是借鑑了凱爾特神話的精靈族就這樣誕生了,也正是這個創造,讓當時不被看好的「大人的童話」的奇幻文學逐漸成為一種流行。
凱爾特人雖然被稱為「蠻族」,但是天性浪漫。與凱爾特緊密相關的德魯伊教,其教義的傳承即為背誦與教義相關的詩篇。
而且德而另一個與凱爾特神話相關的《芬尼亞傳奇》中,芬尼亞勇士團的入團條件也有「熟讀詩歌十二書,並能自行創作吟誦韻詩。」
或許正是因為這份浪漫,加上德魯伊教義中與樹木和夜晚,月亮等元素的結合,才讓精靈的「仙氣」和「優雅」被更多的體現出來吧。
仙野中的凱爾特元素,仙林之夢與童話之夢
由於凱爾特人的自然崇拜元素中運用到的凱爾特結元素,像是糾纏的枝葉,亦或是盤結的樹根。凱爾特結衍生出的各種裝置,物品。雖然是「蠻族」但是凱爾特人的手工藝和金匠工藝可是非常聞名的。
凱爾特的螺旋符號,是凱爾特人的代表和象徵,這種螺旋符號有各種不同的代表。單螺旋符號表示生命的始終,雙螺旋符號表示死亡與重生,三螺旋符號則代表了女人的三種狀態,少女,婦人,老嫗。而對於生命的象徵性如此密切的螺旋符號出現在暗影界這個關於死亡的世界,有一種微妙的感覺。
凱爾特人崇尚與自然合為一體,凱爾特人與樹因此有了密切的聯繫。這裡很生動的將宇宙行星與聖樹崇拜聯結在一起,象徵著宇宙萬物都承載在上的概念。
有趣的是,凱爾特人的曆法被稱為「樹歷」,在僅存的凱爾特創世神話中,世界本來是一片汪洋,一匹白色的母馬通過橡樹創造了世界。由此可見,樹對於凱爾特人而言的重要性。
科爾努諾斯
因為凱爾特人的很多歷史和神話都不允許被文字記錄,導致後續整個民族融入歐洲各個地區之後,他們的神話也被融合。譬如凱爾特神話的太陽神魯格就被同化成阿波羅,而在熾藍仙野中我們看到很多這種人形鹿首的生物,即希爾凡,他們的是凱爾特神話中執掌狩獵、生育、動物、植物、荒野等並具有支配冥界的力量。
形象為「鹿首人身」或「長著雄鹿角的健壯男性」的神祇塞努諾斯,其名字的意思為「有角者」。(很多人會將他和潘神混雜在一起)。
番外
「科爾努諾斯」也受到新德魯伊信仰、威卡教等新異教的崇拜,其被稱作「角神(Horned God)」,是大地母親的兒子、配偶,象徵自然、太陽、雄性、生殖力、收穫、死亡、重生等。夏末節(Samhain)據說是異教徒用來祭拜「科爾努諾斯」的節日。有沒有覺得很耳熟,這個故事。
愛爾蘭豎琴
整個地圖中,我們會看到很多愛爾蘭豎琴,這是精靈的代表也是凱爾特音樂的代表。
如上方的圖片,如何區別牧神潘和科爾努諾斯呢?答案很簡單,潘神的標誌性是一種蕭,和蘆葦笛。而這裡的希爾凡們所使用的樂器都為豎琴。
綠人
在凱爾特神話中,他是一個春季和夏季的神。他年復一年,一世紀又一世紀地消失和返回,制定死亡和復活,生命的潮起潮落和創造力的主題。在暗影界中,仙木靈的設定和綠人有著相似之處。這個綠人真像隔壁翠神 。
凡世之魂
在凱爾特神話中,有諸多亡魂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最後獲得新生的傳說。也有很多英雄變形成為動物的故事,這也是德魯伊的變形法術前身。
鹿與馬
凱爾特人僅留的創世神話中,世界原本一片汪洋。第一匹白馬誕生在一顆橡木下,用橡木創造了人類與動物。而鹿是凱爾特神話中的森林之王,同時也是自然之靈,頭上的鹿角象徵著生命之樹。因此,鹿與馬在凱爾特文化中佔有極大的分量。沃伊卡,即為凱爾特人中非常重要的鹿和馬的結合。
母熊之神
在熾藍仙野有一個母熊宗主,其原型是凱爾特神話中的母熊神阿爾提奧。
仙子
包含凱爾特神話,許多歐洲的神話體系中都有小仙子精靈的身影,他們一般被描述為和昆蟲一樣大小,帶著蝴蝶或是蛾子亦或者蜻蜓的翅膀,常年生活在森林中。
後世由於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所帶來的的浪漫主義復興,再由民間傳說的編撰者的加工(各種類型的童話),於是仙子的形象逐漸形成輪廓。(此時還沒有現代文學的精靈概念)。
林鬼
也屬於歐洲早期的精靈定義,其實哥布林(地精)也算是早期精靈的一種定義,只不過被設計師單獨羅列出來成為一個獨立文化的種族。
寒冬女王
這裡寒冬女王作為熾藍仙野的領袖很多人會心存疑惑,其實我也沒有找到關於寒冬女王的資料。個人猜測為,冬季是植物枯萎和休眠的季節,象徵著死亡,沉寂。而暗影界是一個與死亡相關的資料片,因此冬季便對應上一個由植物和生命元素為組成的地圖。
關於德魯斯特的一些拓展:經過考究發現,德魯斯特其實是將德魯伊的文化分化為二,與自然,生命有關的被賦予至玩家的角色,即現在的「德魯伊」。而德魯伊惡的一面,即獻祭,死亡,柳條人等元素被賦予至德魯斯特。 其實德魯斯特更像現實中的德魯伊教 。
德魯伊用來記錄的歐甘文字,出現在德魯斯特的文化中。
柳條魔原形是德魯伊的酷刑柳條人。
還記得莊園的柳魔人嗎?層數高了需要用火燒,然後會出來很多小火人的靈魂。
柳條人的刑罰方式就是用柳條編織的巨人,隨後將活人填充在內,並點火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