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薛世榮)1月15日,記者從綿陽市醫療保障局獲悉,在綿陽市「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該局通報四個典型案例,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綿陽正和祥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被查處期間該公司共有門店127家,旗下123家門店不同程度存在超個人帳戶使用範圍刷卡結算保健食品、串換藥品、進銷存數據不符等違規情形。超9成門店存在違規行為,綿陽正和祥採取了哪些手段?查處此案有何警示意義?四川在線記者對此進行了相關調查。
圖為綿陽正和祥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辦公樓
在綿123家門店被查處,追回基金55.34萬元
據綿陽市醫療保障局稽核科工作人員介紹,綿陽全市共處理123家正和祥藥店,其中暫停協議102家,解除協議9家,立即整改12家,移交公安機關6家,約談企業相關負責人10餘次,追回基金55.34萬元,收取違約金290.89萬元,共計扣款346.23萬元。
記者注意到,2019年,綿陽市「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共將9家醫藥機構問題移交公安機關,正和祥連鎖藥店佔6家,佔比約67%;共暫停定點醫藥機構協議619家,正和祥連鎖藥店佔102家,佔比約16%;共解除定點醫藥機構協議70家,正和祥連鎖藥店佔9家,佔比約13%;共追回醫保基金1279.06萬元,正和祥佔55.34萬元,佔比約4%。查處期間,綿陽正和祥藥業連鎖有限公司在綿陽共127家門店,因違規被查處的有123家,佔比約97%。
起底違法違規手段,主要有這幾「招」
據綿陽市涪城區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被查處的123家正和祥藥店中,位於涪城區的南河路一店是「典型中的典型」。據涪城區醫療保障局提供的《正和祥南河路一店涉嫌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案例》(以下簡稱《案例》)顯示:該藥店暴露出的違規問題,從涪城區全覆蓋檢查結果看,它是所有定點零售藥店發現問題的一個集中表現。
圖為涪城區醫療保障局於2019年4月30日到正和祥南河路一店檢查的取證記錄
記者梳理該《案例》發現,該店的手段之一,是通過辦會員卡送優惠的方式,大量發展慢性病患者成為其會員,然後將這些慢性病患者個人醫保帳戶上的金額全部或部分劃出,並存入到該店為會員設置的帳戶登記本上「存現」。
涪城區醫療保障局成立的專案組經現場調查取證發現,這些「存現」的金額開支,不僅有用於購買保健品的情況,也有購買藥品及其它用品的情況。經核查,該店登記的帳本上,記錄有劃卡時間、劃卡金額和每次消費金額的數據多達1200餘條,涉及金額16.99萬元。
手段之二,是利用其慢性病定點藥店的「資格」,為其它的非慢性病定點藥店劃卡——即慢性病患者在其正和祥非慢性病定點藥店,也可以用個人慢性病帳戶的醫保基金購買到慢性病藥品,甚至是非慢性病藥品和其它物品。這樣一來,正和祥更多的非慢性病藥店相當於共享稀缺的「門診慢性病定點資格」,並由此獲得銷售利好,卻也同時讓個人慢性病帳戶資金的監管陷入「真空」狀態。
涪城區醫療保障局成立的專案組經現場調查取證發現,正和祥南河路一店為第三方劃卡主要表現在為正和祥其他連鎖店劃卡,涉及的門店主要有正和祥御營一店、御營二店、御營五店以及代家灣店等9家。
2019年4月18日上午10:37和10:42,慢性病患者何某某在正和祥南河路一店分別購買葡萄糖酸鈣鋅和維生素D,共花費676.80元。雖然並非慢性病藥品,但何某某卻用其慢性病帳戶上的資金,在該店完成劃卡支付。而這筆錢,在該店上傳的醫保系統數據顯示為慢性病藥品。2019年4月30日下午,涪城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在該店檢查時發現了上述一幕。
將非慢性病藥品串換成慢性病藥品,或者將保健品、日用品等非藥物品串換成藥品,是正和祥南河路一店的手段之三。查處過程中,涪城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發現該店經營的慢性病藥品中銷量較大或常用的8種藥品,有7種藥品銷存數量與實際不符,每種藥品差距在2到14盒之間,最大差距的是米格列醇片(糖尿病治療用藥)。
圖為涪城區醫療保障局於2019年4月30在正和祥南河路一店現場核對的8種慢性病用藥的銷存數據
全省多市存在類似違規行為
綿陽正和祥超9成門店存在違規,究竟是門店的行為還是綿陽正和祥公司要求?查處期間正和祥南河路一店店長曾在接受調查時表示,該店幫其他非慢性病定點劃卡的行為,系公司要求。對此,1月15日下午2時許,記者到位於綿陽岷山機電園的綿陽正和祥藥業聯鎖有限公司找該公司負責人核實,工作人員稱負責人不在公司。後經電話聯繫,該公司負責人稱,不方便回應,建議記者去找綿陽正和祥的控股公司四川正和祥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法律顧問雲律師。雲律師在電話中表示,針對此事不接受採訪,但是提醒記者審慎使用「騙保」一詞,以免給記者及記者所在單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圖為涪城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於2019年4月30對正和祥南河一路店店長進行詢問的詢問筆錄
記者了解到,綿陽市醫保部門已將正和祥6家門店違規的問題移交公安機關。對於查處綿陽正和祥違規行為的警示意義,涪城區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監管主體上看,隨著醫保機構的改革組建,醫保基金監管工作普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如目前法制保障制度和信息化建設程度不能滿足需要、監管隊伍專業化程度不足等;從監管對象上看,為什麼會在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下,還有單位和人員以身試法?根源在於沒有落實制度,沒有經受住利益的誘惑。
如此大規模的違規行為是否僅存在於綿陽市?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成都市醫療保障局於2019年12月31日發布的《成都市醫療保障基金專項治理第六批違規醫藥機構通報》中,四川正和祥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旗下金牛區九裡提南路店、金牛區泰宏路店等8家門店也名列其中。2017年,達州正和祥藥業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西客站店也因違規行為被查處。
圖為達州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截圖
除綿陽、成都、達州外,正和祥藥業連鎖公司在四川其餘市州,以及重慶、貴州等地的門店是否也有類似違法違規行為?其移交公安機關的違規問題最終結果如何?本網將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