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茜茜
編輯| 猛哥
圖源| 網絡
1853年,猶太青年李維斯和當時的許多美國人一樣,滿懷夢想地踏上了西部淘金之旅。
很遺憾,他去晚了,到處都是人,還被搶地盤的惡棍們給揍了一頓。
李維斯很快從欺辱中恢復過來,他發現淘金人的衣服很容易磨破,而西部到處都是廢棄的帳篷,如果把這些帳篷縫製成褲子,肯定抗穿耐磨。就這樣,他縫製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從此開創了他的牛仔褲王國。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不可思議。
150年後,直播是新的西部世界,無數人扎進去淘金。
網紅們帶貨、師生上網課、社畜們在線辦公……當外界驚嘆主播們的吸金魔力和平臺的流量黑洞,殊不知新的「李維斯牛仔褲」又被縫製出來了。
那就是藍牙無線耳機。
知道,藍牙無線耳機已經從藍海殺到紅海了嗎?
知道,藍牙無線耳機的護城河在哪裡嗎?
誰能逆風翻盤?誰又能大一統?
小小一副耳機,兩個物件,背後可是勾連繁複,驚心動魄。
1
藍牙耳機不稀奇,那藍牙是個啥東東?
先講個古。
公元10世紀,北歐諸侯爭霸,在丹麥國王Harald Blatand的努力下,各方坐到了談判桌前,冰釋前嫌。由於丹麥國王酷愛吃藍梅,牙齒都被染成了藍色,後人稱他Harald Bluetooth。所以,藍牙就成了溝通的代名詞。
一千多年後,當新的無線通信規範出臺時,人們用藍牙來為它命名。1995年,愛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藍牙概念。
如果要顯得有檔次,目前最潮的藍牙無線耳機是TWS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的縮寫,「真·無線立體聲」的意思。
TWS耳機不需要有線連接,左右2個耳機通過藍牙組成立體聲系統,手機連接一個接收端就可以,這個接收端會把聲源通過無線的方式給到另一個接收端,組成立體聲。它外部完全摒棄了線材連接的方式,可實現單雙耳佩戴。
算起來,藍牙無線耳機這個小配件已有近20年的歷史。
2001年,iPod上市、行動裝置的發展,讓戶外聽歌變得普及,出現了Skullcandy(骷顱頭)、Beats等第一批戶外街頭耳機;
2008年開始,藍牙技術的普及,使無線運動耳機開始流行,Jaybird推出第一款無線耳機;
2016年,隨iPhone 7一起問世的AirPods,開啟了耳機的無線智能化時代,TWS藍牙耳機開始爆發。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僅為918萬副,2018年達到4600萬副,預計2019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為1.2億副,而隨著換機潮的出現,全球TWS耳機出貨量2020年有望躍升至2.3億副。
毫不意外,重新定義了手機的蘋果打響了第一槍。
2016年12月,售價159美元的AirPods宣布開啟訂購,短短一個月後,就拿下26%的無線耳機市場份額,與當時美國的傳統耳機品牌Jaybird、Plantronics旗鼓相當。據稱,因為供不應求,AirPods的運送等待時間達到至少6周之久。
隨後,AirPods一路竄紅。
2018年,銷量約為3500萬套(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19年預估為6000萬套(彭博社報告)。
AirPods目前共推出三款產品:AirPods、AirPods 2、AirPods Pro,平均售價為200美元,這意味著AirPods 2019年銷售額預計可達120億美元。
2
AirPods系列產品的火爆及強勁的盈利能力,不可能不引起其他耳機廠商的關注。
正如安卓智慧型手機聯合圍剿iPhone,名目繁多的安卓TWS耳機也竭盡全力向AirPods發起衝鋒。
然後,戰爭開始了。
如今的TWS耳機市場,聚集了三股主要力量:獨立電聲品牌商(如索尼、Bose、森海塞爾、B&O等高端品牌,漫步者、QCY、萬魔等新興消費電子品牌)、手機品牌廠商(如蘋果、華為、三星、小米)、華強北。
智能移動終端的戰爭有多激烈,藍牙耳機的戰爭就有多激烈。
但行業內普遍認為,安卓TWS耳機的起步時間相比蘋果公司,落後了三年之久,2019年才迎來第一波熱潮,主要原因是受TWS藍牙傳輸技術瓶頸掣肘。
由於信號傳輸多出主副耳連接程序,早期的TWS耳機通常功耗較高、連線時間較長、連線品質較差。
最先一批研發TWS耳機的先行者,如德國耳機品牌Bragi在2014年開發TWS耳機時,就被連接斷線、雙耳延遲和功耗等問題所困擾。
AirPods對外發售日期(2016.12)比發布日期(2016.9)足足晚了3個月的原因也是「兩支耳機無法同步接收到相同的音頻信號」。
知情人士曾向華爾街日報透露,AirPods採用了分體式設計,即左右耳機之間沒有線相連,兩支獨立的耳機需要分別接收兩個獨立的數位訊號,並且同步解碼為音頻信號輸出給發聲單元,才能給雙耳營造出立體聲效果。這意味著AirPods在出廠之前就應該調試好,保證左右耳機播放出來的聲音幀率同步。蘋果恰恰在這一點上遇到困難。
蘋果最終採用獨家的Snoop監聽技術解決了雙耳連接延遲不同步的問題,提升了使用體驗,從而在TWS耳機市場一騎絕塵,2017至2018年佔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
3
覬覦鐵王座者眾矣。
常坐鐵王座的蘋果也並不是毫無動作,他們對監聽模式進行了專利封鎖。
安卓TWS耳機廠商便只得另闢蹊徑,繞開蘋果專利,實現無線耳機雙耳傳輸。
為解決雙耳連接和轉發模式帶來的問題,2017到2018年,第三方藍牙晶片廠商集中力量在技術上進行突圍。高通、MTK旗下的絡達、恆玄科技等晶片廠商紛紛開發各自的應對方案。
2018年,高通推出了TWS+(TrueWireless Stereo Plus)技術,在TWS+連接技術下,會有兩路獨立的音頻流從手機直接傳輸到兩個不同的耳機,即左右聲道獨立連接,類似於蘋果AirPods的監聽模式。
絡達則在2019年初推出了MCSync技術,不分主副耳,具有連線更穩定,減少斷音跳音,支撐高解析音頻碼流,低延時,兩耳耗電更平衡,各種手機平臺都適用等優點。
隨著高通TWS+和絡達科技MCSync的相繼發布,安卓陣營的TWS耳機可以實現左右聲道獨立連接,其藍牙連接性能向AirPods看齊。
與此同時,藍牙技術在不斷發展。藍牙5.0的傳輸速度提升了2倍,傳輸距離提升了4倍,另外還可以更流暢地傳輸指令,為低功耗藍牙BLE提供了更高帶寬,使得藍牙設備可以更流暢地傳輸指令。
新的藍牙音頻技術標準——低功耗音頻LE Audio,採用了新編解碼器 LC3、多流音頻(Multi-Stream Audio)、助聽(Hearing Aids)及廣播(Broadcast)技術。這使得智慧型手機能夠同時向兩個耳朵傳輸相同的音頻信號,而無需再通過轉發,從而提升藍牙耳機的連接穩定性及降低延遲。
這些技術方案的出現,為安卓TWS市場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2019年,安卓TWS耳機的拐點出現。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AirPods的出貨量與安卓TWS的出貨量比例大約為1:1。
最近的數據顯示,2019年藍牙耳機出貨量同比翻了近160倍,其中AirPods藍牙耳機全球出貨量佔比出現了下降趨勢,其他品牌TWS耳機開始搶佔蘋果市場。
廣證恒生證券預計,安卓TWS耳機銷量2019年開始加速啟動,2023年市場規模相比2019年將增長8倍,預計2023年整體TWS市場規模接近1400億元,其中AirPods佔比48.52%,安卓TWS耳機佔比51.48%,近乎平分市場。
4
理想很豐滿,能否實現主要取決於一顆晶片。
解決TWS耳機傳輸及音質問題的關鍵在於:藍牙技術與音頻編解碼技術發展。藍牙和音頻編解碼通常集成在TWS耳機SoC晶片上,因而,TWS藍牙晶片對TWS耳機信號傳輸及音質表現至關重要。
大量SOC晶片廠商迅速湧入這個細分賽道,主要有三股力量:蘋果、高通、博通、Cypress等外企,絡達、瑞昱、原相、恆玄、炬芯等臺企,以及傑理等本土企業。
鮮為人知的是,目前國內藍牙晶片市場50%的市場份額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佔據,哈曼、創維酷開、現代等音響品牌,鐵三角、飛利浦、紐曼、聯想、夏新等耳機品牌均為其客戶。
這家公司就是2016年成立的中科藍訊,總部位於深圳,研發中心在珠海。
2019年,中科藍訊和珠海傑理之間爆發了激烈的價格戰,遂一戰成名。
在其他廠商的藍牙晶片還處於20mA功耗水平、10元左右的價格水平時,這兩家廠商先後推出功耗在10mA以下(續航能力飆升)、價格低至1.6元一顆的晶片,使得雙方藍牙晶片出貨量在短期內飆升。
怎麼辦到的?
第一,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降低成本。中科藍訊創始人兼CEO劉助展稱,他們所有的CPU IP核均基於RISC-V自研,並且可以根據不同項目的需求,快速對產品進行升級迭代。
第二,注重晶片集成度。客戶只需要在獲得 CPU IP後,配置上自己的特殊需求,就可以批量生產,無需自我開發。
第三,控制外圍成本。中科藍訊曾經用一個晶片加一個電容的精簡配置便做出了一款單耳耳機,使得耳機成本急劇下降。而同類的競品,需要一個晶片加二十多個電容,外圍的成本基本與一顆晶片的成本持平。
如果故事繼續發展,中國TWS耳機晶片廠商至多又是沿襲華強北智能機的老路,依靠價格戰賺取一筆後,湮沒於歷史。
「價格戰」仿若金庸筆下的「七傷拳」,向來是傷敵一千自損七百。
吃下50%的國內市場後,中科藍訊志不在此。「我們不能僅僅靠降低成本,再繼續做低端的藍牙晶片。」
5
與此同時,一家立志做普惠晶片的公司高調入局。
在2018年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合併原中天微團隊和達摩院晶片團隊,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打造面向汽車、家電、工業等諸多行業領域的智聯網晶片平臺。
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旨在發展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平頭哥核心團隊成員要麼是學界頂級大咖,要麼擁有供職於AMD、ARM、英偉達、英特爾等晶片大廠的經驗。
正當中科藍訊為研發智能晶片的高昂費用問題而煩心時,接觸到了平頭哥。
或許,雙方的緣分早在共同選擇用RISC-V自研晶片時就已種下。
RISC-V,是一種基於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原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ISA),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設計並推出。任何人都能設計、製造和銷售基於RISC-V的晶片和軟體,而無需繳納授權費(同樣基於RISC指令集打造的ARM CPU IP則授權費昂貴)。
RISC-V推出後,很多本土廠商都寄希望於用RISC-V打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芯」。
國內RISC-V社區技術領袖之一、曾就職於Marvell 、Synopsys的胡振波,在2018年成立了國內首家提供專業RISC-V處理器IP和解決方案的芯來科技公司。
IC設計產業龍頭企業紫光展銳推出春藤5842和春藤5882兩款基於RISC-V的藍牙晶片。
小米生態鏈公司華米科技,在2017年正式啟動RISC-V晶片研發,2018年9月發布的號稱「全球首款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打造的可穿戴處理器」—「黃山1號」也已量產。
2019年,推出基於RISC-V的玄鐵系列處理器、AIoT晶片平臺「無劍」及AI推理晶片「含光800」後,平頭哥尋找晶片行業的代表性客戶,希望通過行業代表性客戶的影響力來打開市場。已搶佔國內藍牙耳機半壁江山的中科藍訊,自然進入平頭哥的視野。
雙方進行技術交流後發現,玄鐵系列處理器和平頭哥晶片開發平臺能夠讓中科藍訊針對不同的IoT產品進行定製化開發,平頭哥的智能語音算法,則可以實現消噪及智能語音喚醒及識別。
更關鍵的是,初創企業研發一款晶片,從IP開發到小批量產通常耗時兩到三年。平頭哥將CPU的基礎組件IP設計出來並開源,其他IC設計企業可縮短研發周期,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定義好碎片化的場景和需求,把面向領域的功能IP設計好、驗證好,快速完成晶片量產。
對於中科藍訊而言,與其找一個無法快速滿足定製化需求的供應商,為什麼不選擇一家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公司呢?
6
2020年4月,中科藍汛宣布和阿里巴巴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合作,業界震動。
報導稱,中科藍訊將基於平頭哥的玄鐵系列處理器及AI算法共同研發物聯網晶片,用於無線藍牙耳機、藍牙音箱等產品。預計明年出貨量超3000萬套,「爭取做到世界領先的晶片水平」。
中科藍訊的底氣在於,通過與平頭哥的合作,加速國內資源整合,快速提升自身整體技術水平,此外還「有地緣優勢」。
珠海自2002年起就初步形成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系統應用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2015年,珠海市的龍頭企業——格力電器也加入「造芯」大軍。
董明珠提出「自主研發晶片,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格力電器便孵化出微電子研究所和功率半導體所,開啟「造芯」之路。2018至2019年,還先後出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的股權,20億元參與三安光電定向增發。
安世集團的核心資產為安世半導體(前身為恩智浦半導體標準產品事業部),三安光電是在A股上市的LED晶片龍頭企業。
2018年8月,珠海市政府與「代工巨頭」富士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半導體設計服務、半導體設備及晶片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2018年底,還曾傳出富士康計劃投資90億元在珠海建晶片工廠的消息。
或許,你正在用的智能音箱、運動相機、行車記錄儀、平板電腦裡,就藏著一顆顆「珠海芯」。
晶片,成為珠海搶灘高新技術前沿陣地的最新砝碼。
1990年代,巨人和金山光耀四方,使得珠海在中國網際網路版圖中佔據重要一席。孰料,後來巨人財務危機爆發,史玉柱黯然離開珠海;金山陷於與微軟的拉鋸戰中,雷軍北上中關村。珠海IT行業從此黯然。
2010年後,珠海高喊「金山做大,巨人歸來」。
然而,雷軍的志趣已在手機,北京才是他的主戰場,而藉助「腦白金」翻身的史玉柱已經在黃浦江畔樂此不疲。
30年來,珠海曾有諸多機會,但如晝夜不歇拍打這座城市的海浪,驟然四散。
晶片,是最新的一次機會,也是最大的一次機會。
這是流行跨界戰爭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當李維斯放棄淘金,轉用帳篷縫製牛仔褲時,他腦子裡盤旋這樣一句話,「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
對於珠海及集結的廣大晶片廠商來說,沒準兒同樣如此。
參考文獻:
1、廣證恒生·TWS 耳機行業專題報告 :《2方向3測算4領域,千億朝陽行業下的價值研判》
2、光大證券·TWS 耳機行業深度報告 :《甚似當年「山寨機」興起,安卓TWS拐點已至》
3、《電子工程專輯》行業分析報告系列:《TWS 耳機才是真正的智能語音入口》
本文由杭派工程師原創出品
歡迎免費轉載
後臺發送公眾號名稱即可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