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究竟是喜劇之王還是悲劇之王?他放棄了世俗的低級趣味

2021-01-07 沾沾自喜看電影

有些影迷們為了表達自己與世俗不同的觀點,總是說高級喜劇的內核是悲涼的色彩。作為人類電影史上喜劇的老祖宗,這麼一來卓別林的定義就模糊了,他到底是喜劇大師還是悲劇大師呢?卓別林的喜劇為什麼可以稱之為高端?就是因為他喜劇裡面的的悲劇因素往往照射出這個社會最陰暗的一面。然而在這種喜劇裡的悲劇被定義為。通過諷刺的表演,激發觀眾們對這個社會的嘲笑。而這些嘲笑,正是印證了現實中的悲劇。《摩登時代》是現在的影迷們最為了解的卓別林的作品,在好萊塢的默片時代,能夠自導自演一部電影的,貌似只有卓別林了。

人們對卓別林的定義容易「跑偏」,和他的時代背景也有關,他出現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雖然美國在那個時候並沒有參與到二戰當中,但是這也是美國社會的一個動蕩的時期(世界的其他地方都在打仗,美國人民也好過不到哪兒去)。陪伴美國人民度過那段艱難時期的一個是秀蘭·鄧波兒的可愛,另一個就是在《摩登時代》理卓別林飾演著一個社會底層的工廠工人呈現出這個社會的態度。而卓別林電影中的流浪漢是這樣的:「流浪漢是紳士、詩人、夢想家,一個總是渴望浪漫和冒險的孤獨者。他也可能搶孩子的糖果;當然,如果找到機會他也會踢女士的屁股,但也只是在極其憤怒的時候。」這樣的流浪漢是那麼立體和豐富,而卓別林的飾演是那麼動牽人心,如同他自己經歷過一般。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無非定義他是「喜劇」還是「悲劇」了,或者說「荒誕劇」更為合適吧。卓別林塑造的角色在他的童年裡都能找到「模板」,他的角色都是在孤獨和冒險的並行中成長的。和當時的很多家庭是父親出軌不同,卓別林童年時候的家庭破裂是母親的出軌。隨後就是父親的早逝、母親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讓這個不滿十歲的孩童送進了孤兒院。相比於其他的兒童,卓別林更早的看到了當時美國社會的荒誕。

所以說,卓別林的底色悲涼,是他面對生活,生發底色悲涼,在這方面他更像是個悲劇大師。然而在藝術領域中,他穿越生活感通底色悲涼,終究還是要帶給這個時代希望與奮進的,這就是喜劇大師了。而在他的電影裡,也在這悲涼中升華,這是他自述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或者是他對這個社會的看法。他所代表的博愛與頑強,和他永遠不變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仁慈勝於其殘暴。引發了觀眾發笑,這是喜劇大師沒有錯。引發了觀眾們對社會的深思並且為之建設,這就是他的成果了。

那麼卓別林的「悲劇」從何而來呢?他是首位能夠獲得對自己的電影藝術和經濟上控制權的演員,這是他向好萊塢宣戰的一種方式。卓別林在影片中表現出的強烈社會傾向,抨擊資本主義剝削勞動力以及諷刺社會某些強權力量,而在電影《大獨裁者》中,更是直接的揭露了法西斯主義的醜惡本質,可以說美國人民在幾年後的決定參與反法西斯戰爭,也有卓別林的功勞。看了電影只是能夠令人發笑,並不是真正的喜劇大師大師。而卓別林放棄了世俗的低級趣味,而是用深思代替了嬉笑、用憂慮代替了嘲弄、用發人深省的會心一笑代替了純生理的笑,他照耀了世界的明媚,這就是真正的喜劇大師了。

相關焦點

  • 誰說他不是「喜劇之王」?
    喜劇領域中,提起誰配得上「喜劇之王」這一個稱號,許多人心目中可能想到的是周星馳與趙本山。畢竟許多的年輕人都是看著兩人的節目長大的,但其實他才是許多人心中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一個因為風骨,不懂得順從的「喜劇之王」陳佩斯。
  • 誰說他不配稱作「喜劇之王」?
    喜劇領域中,提起誰配得上「喜劇之王」這一個稱號,許多人心目中可能想到的是周星馳與趙本山。 畢竟許多的年輕人都是看著兩人的節目長大的,但其實他才是許多人心中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 為什麼說查理卓別林和周星馳是「悲劇之王」
    今天來聊一下世界著名的「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不,應該是悲劇之王。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認識那個頭戴破禮帽、腳蹬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形象,他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幾個人物之一了,他到底偉大在哪裡呢?小夥伴們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了。
  • 《喜劇之王》還是《悲劇之王》?尹天仇還活著?
    失落的尹天仇他叫尹天仇,一個龍套演員,可以是只有嗯啊一句臺詞的路人甲,也可以是沒有臺詞的路人乙,甚至可以是充當背景的死屍,小小的願望就是不要讓他一個人太落寂!生活的毫無希望舞女笑著哭,哭著笑,嘴裡罵著死跑龍套,罵久了與被罵久了也能習慣上一個人,數了數鋼鏰,鼓了鼓勇氣,他說他養她,一顆冰冷的心被愛重新點燃!
  • 從《新喜劇之王》解讀喜劇片的喜劇外殼和悲劇內核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個觀點也早就被業內業外的人所接受,可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觀點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從《新喜劇之王》入手,分析喜劇片的喜劇外殼和悲劇內核,回答三個問題:1.《新喜劇之王》真的一無是處嗎?2.喜劇片憑藉什麼讓我們發笑?
  • 「喜劇之王」周星馳因為「新喜劇之王」被罵,盤點他成功的歷程
    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為喜劇而生的。比如西方的默劇大師卓別林。「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他們都是公認的喜劇大師,而今天我們說的這一位,是在我們國家乃至亞洲都很有影響力的「喜劇之王」,他素有中國「中國卓別林」之稱,而且他的經典作品之一,就叫《喜劇之王》。你們能猜到這位就是演員又是導演的喜劇大師是誰嗎?
  • 看《新喜劇之王》,品人生五味
    在影院裡,《新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卻把我看哭了,影片雖冠以「喜劇之王」,表面來看似乎是一部搞笑的或者如網友說的在販賣情懷的喜劇,但是它的實質內涵是一部實打實的悲劇。我覺得這是一部反映底層小人物人生悲劇的電影,感覺是周星馳最最悲劇的一部電影,是被嚴重低估的,實際內涵超過舊喜劇之王。
  • 一百年後,他依然是電影世界的「喜劇之王」
    我戴著圓頂禮帽 鞋子特大號我手拿拐杖留著鬍子 大家好別什麼你都想要快樂卻找不到幽默是挫折中優雅的禮貌
  • 喜劇之王周星馳:我其實是一個悲劇
    你盡可以從《唐伯虎點秋香》中搞怪卻又倜儻的唐伯虎愛上他,可以從《九品芝麻官》中不著調卻代表正義的白面包青天愛上他,更可以從大話西遊裡那個喜感卻悲情的孫悟空愛上他。但是無論你是通過哪部電影愛上他,你最終一定都會迷戀上他的一部作品,《喜劇之王》。
  • 喜劇之王:憑什麼是周星馳?
    1999年《喜劇之王》最初上映時,新人張栢芝的出現令人驚豔,風頭力壓另一位女主角莫文蔚,甚至真正奉獻出教科書級演技的吳孟達,也被忽視。僅僅以上,都還不足以成就《喜劇之王》。二十年來,大家都說《喜劇之王》是一個轉折,最為明顯的,是周星馳的表演。
  • 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悲劇人生
    六年的龍套生涯中,他受盡歧視。為了做一具「屍體」,不惜浪費再多的口舌。哪怕只是演一具屍體,他也會反覆琢磨如何更出彩。很多演員說過:一個演員拍悲劇很容易,拍喜劇非常難。但星爺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自成一派的風格顛覆了傳統。
  • 卓別林:他是閱女無數的渣男,更是是開創時代的喜劇之王!
    他,就是創造無數喜劇經典的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獲得者——查理·卓別林。但對電影行業一無所知的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但天生好學的他沒有輕易放棄。與很多頭部影視演員一樣,卓別林的社會地位日益高漲,他與朋友一起合股開了耽美電影公司。在此期間,卓別林打造了一系列經典喜劇電影:《巴黎一婦人》《淘金記》《城市之光》等,被喜劇人譽為神片佳作。
  • 喜劇大師卓別林與《城市之光》
    ,深度賞析喜劇大師卓別林的經典巨作《城市之光》!所以,我並不認為喜劇電影講的故事一定是喜劇,往往,那會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的結尾處,喜劇電影大師們會把黑暗毀滅給人看,所以觀眾還是會看到希望和光明。 魏兵:不然就徹頭徹尾成為悲劇了。
  • 觀影 | 《喜劇之王》: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有人說,卓別林能夠鮮活於默片時代,這已經勝過後來有聲電影時代的太多人。他在肢體表達上異於常人的天賦,我們在許多默片作品中都能輕易洞察;他對社會、時代獨特細緻的觀察視角,也足以讓他的作品名垂青史。他獨創的搞笑動作,如今還是宋小寶的一大招牌動作;《城市之光》裡賣花女的故事,也在開心麻花等喜劇人的表演下以有聲有色的形式給現在的觀眾帶來歡樂——卓別林給那個時代帶來的驚喜和為這個時代留下的財富,實在太多。許多人說,卓別林是難以超越的經典,是周星馳難以攀比的高峰。
  • 最悲劇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你認識嗎?
    1889年卓別林誕生在了倫敦,母親在劇院演出,撫養他和哥哥長大,至於父親他總有喝不完的酒。幸福的童年總是是短暫的,母親因為用嗓過度得了失聲症,父親覺得母親沒有了利用價值,於是帶著家裡僅有的積蓄、幾瓶威士忌走了,重組了家庭。母親精神失常崩潰了瘋了。
  • 最悲劇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你了解多少?
    查理·卓別林,他用波瀾壯闊的一生詮釋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8歲時,他站在了舞臺上,代替母親扮演小丑,臺下的觀眾向臺上拋了一枚硬幣,小卓別林鞠躬道歉的暫停了演出,撿了起來。這一舉動引起臺下大笑。1902年,衣衫襤褸的卓別林打著三份工,報童、印刷工和喜劇演員,這些角色在他後來的電影中都出現過。
  •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真正的喜劇,其實是悲劇
    第一遍看星爺的《喜劇之王》時,笑得合不攏嘴,只知道星爺的人設,從來都是一個喜劇演員,從來都是來搞笑的。可是現在再看,竟從頭到尾笑不出來,一直有種悲涼。沒有悲劇的鋪墊,怎麼可能演出真正的喜劇?所以很多人說喜劇不過是悲劇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罷了,那麼這種悲涼到底來自哪裡呢?
  • 周星馳老了,沈騰將取而代之,成為中國喜劇之王?
    這幾年沈騰可算是大紅大紫了,不僅在各種綜藝真人秀上頻頻亮相,在很多節目中也開始作為嘉賓登場,所以有網友就在發出這樣的結論:沈騰將會取代曾經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的光環!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愛情的無奈、生活的無情、世俗的痛苦……少時第一遍看是喜劇,等成年後再來觀摩,卻發現這是一出實實在在的悲劇。
  • 《新喜劇之王》:以隱喻詮釋悲涼,用反諷解構經典
    我國導演周星馳的作品《新喜劇之王》,立身於前作《喜劇之王》的樹蔭之下,既有延續前作的經典橋段,也有不同於他演員時期對於「喜劇」內涵的感悟,你可能不會笑得那麼開懷,但會笑得些許悲涼。追夢堅持——放棄沉淪——重新起航——終獲成功」的成長軌跡,構成了這部喜劇電影的敘事主線。
  • 《新喜劇之王》:才盡的星爺 衰老的港片 文/吾非羊
    吾非羊 二十世紀偉大的喜劇之王查理·斯賓塞·卓別林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不無焦慮地說,作為一個喜劇演員,你不能再使觀眾發笑了,你在舞臺上使盡全力讓觀眾發笑,卻發現臺下的觀眾神情木然。這種恐怖的場景常常出現在卓別林的噩夢中。類似他在電影《舞臺生涯》中表現的——一位老喜劇演員在臺上用了渾身解數表演逗樂,臺下的觀眾卻抱以咒罵和喝倒彩。 2019年春節正月初一,我看完了二十世紀末中國香港著名的喜劇演員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在電影院散場的人群中,一對夫妻一路指責周星馳,妻子捶打丈夫,指責丈夫買了周星馳這位喜劇之王拍攝的《新喜劇之王》浪費了他們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