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五輪公演拉票環節,很像一場足球比賽的點球決勝。
這是十四位「點球手」與由現場五百位「浪花」組成的「守門員」之間的較量。
雖然與足球比賽的規則不同,但是目標一致:甭管是誰,都要爭取把球打進。
按照發言順序,第一個「走上點球點的」是寧靜。寧靜沒有發言,因為她心裡很清楚,即使自己不說什麼,觀眾也不會把她投出去。
這種做法在點球決勝裡,就相當於是把球踢向了中路。看似很危險,其實很安全,進球的把握非常大。
職業守門員在撲點球的時候,一定會提前判斷方向。在射門者觸球的那一刻,守門員就已經撲了出去,否則就來不及了。
所以,既然守門員大概率會撲向一側,那麼踢向中路就是非常安全的做法了。
踢向中路,需要強大的自信。萬一守門員沒動,你就慘了。
寧靜有這種自信: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
第二個登場的是王霏霏,她的最後一句話很給力:王霏霏會不會飛,就看你們讓不讓我飛。
這就相當於是把球踢向了死角,也就是橫梁與立柱組成的夾角。
踢死角的好處是,即使守門員判斷對了,也很難撲出來。
但是壞處在於,一旦角度控制不好,很容易踢飛。
所以,踢死角需要在體力透支、壓力巨大的雙重不利因素下,依然能保持對腳腕技術的超強控制力,同時你還要有超強的自信。
最終,王霏霏穩穩地將球送入了死角。「浪花們」很清楚,《乘風破浪的姐姐》不能沒有王霏霏,所以這個「球」無論如何是撲不出去的。
白冰是第一個把點球踢丟了的人。她說自己不只是溫柔,還有無限可能。
「無限可能」這句話,在各種選秀舞臺上已經聽過太多次了,太常規了,很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這就好比在踢點球時,踢出了一記力度不大的半高球。守門員只要判斷對了方向,就很容易撲出來,所以白冰的球就被撲出來了。
在這段發言裡,白冰沒有別具匠心的設計,而她此前也一直未能成為這個舞臺不可或缺的一個。
鬱可唯,大力出奇蹟的典範。
她最後說的這句「每一位在這個舞臺上辛苦打拼了五期的姐姐」深深觸動了現場觀眾。
這句話暗合了此前,復活賽制剛剛推出的時候,網絡上的排斥情緒:姐姐們努力了那麼多期,憑什麼被復活選手淘汰掉。
大力出奇蹟型踢法,只要沒跑出門框範圍,基本上都能進。因為球速太快、力度太大,守門員即使撲到了,也很難撲出去。
鬱可唯這句話,如果換算成球速,時速至少在300公裡以上。不僅勢大力沉,而且角度控制得很好,沒有踢飛。
鄭希怡和白冰很像,她們都不是這個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且她們的拉票發言都乏善可陳。
鄭希怡和白冰無論誰走誰留,都是由運氣決定的。只不過這一次,幸運的人是鄭希怡而已。
黃聖依選擇了和寧靜相同的踢法:踢向中路。
她也一句話都沒說,但是這一次守門員也沒動,所以她的球就被沒收了。
輿論氛圍並沒有給黃聖依提供「不說話就能留下」的自信,所以,黃聖依不說話,應該也是做好了要被淘汰的準備的。
可越是如此,黃聖依越應該說點什麼。哪怕說了之後還是會被淘汰,也應該為這個自己已經努力了幾個月的舞臺留下一點回憶。
如果把此情此景的黃聖依替換成「每次開口必上熱搜」的陳卓璇,你猜她會說什麼?
「謝謝我的創始人們,這段時間你們一定為我承受了很多很多,你們辛苦了。」
黃聖依你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討厭你的。你要讓那些喜歡你、支持你的人聽見:他們的支持,你已收到。即使離開,也要昂首。
藍盈瑩和鬱可唯相似,也選擇了大力出奇蹟。
「我已經很夠本了」「謝謝你們記住我」,這兩句話都很動人。
藝人們要懂得,別把豆瓣和微博的聲音當成輿論的全部。他們甚至連「大部分輿論」都算不上,他們只是局部。
你們要懂得,那些不輕易表態的人,那些願意長線看待別人的人,才是更值得尊重和爭取的力量。
阿朵是十四位姐姐裡唯一和現場觀眾互動的一個。她把非遺傳承人製作的手鍊送給了「浪花們」。
阿朵的做法,跟皇馬隊長拉莫斯踢點球時很像:一邊助跑,一邊跟守門員「互動」。
拉莫斯助跑動作非常慢。每走一步,他都在盯著守門員會向哪一側移動。
正是憑藉這種互動,拉莫斯總能在守門員做出判斷之後的0.001秒,迅速將球踢向相反的方向。
這是強大的腳腕技術、腿部爆發力和自信心的完美結合。拉莫斯和阿朵一樣,都讓守門員感到「難以拒絕」。
金莎用「新歌首發」的形式為自己拉票,讓我感到一絲尷尬。估計她自己也挺尷尬,唱到一半不得不急剎車。
金莎這種,就屬於想踢一個「勺子球」,也就是用腳搓一個拋物線出來。
想進「勺子球」,也是要建立在守門員撲錯方向的基礎上。如果守門員原地沒動,就會站在那看著球慢慢飛過來,然後穩穩接住。
精心設計卻沒起到效果,踢球的人就會很尷尬。
孟佳的發言,前半程很走心,後來被阿朵一抱,就變成了哭腔。
這在踢點球時,是很典型的「變節奏式助跑」。其目的就是帶亂守門員的節奏,誘使守門員提前撲倒,或者錯判方向。
孟佳的「突然變臉」,顯然也出乎了「浪花們」的預期。喜劇效果足足的,很加分。
王智也選擇了大力出奇蹟。雖然她的力道很足,但是角度沒控制好,踢飛了。
王智第一輪就離開了。與留在這裡的姐姐相比,王智的存在感比較低。無論是舞臺上的表現,還是離開時製造的嘆息,王智都無法與阿朵和孟佳相比,而她的發言又僅僅表達了自己的無憾,卻沒有讓觀眾感受到難以拒絕。
沈夢辰這一腳,踢得太「正」了。
你很難看到沈夢辰會有這麼「正常」的時候,而觀眾對她的預期是「不正常」。
一個「不放飛」的沈夢辰,魅力是打折的。
沈夢辰非常希望留下來,但也許正是這種期待,壓得她動作變形。同時,她的發言只強調了「我們」,卻沒有突出「我」,所以這是一個角度不夠刁鑽的設計。
朱婧汐發言的角度不錯,但是力度不夠。
她端了一碗勵志雞湯上來,「不管你堅持的是什麼,只要你相信,你總有一天會被看到」。
其實說得還行,但沒有與她此前的經歷形成強烈反差。她和王智一樣,也是存在感不高的選手。觀眾不知道她的堅持,也就無法直觀體會到她所說的堅信。
所以這也是一記軟綿無力的半高球。
最後一個發言的是吳昕。
吳昕是讓我感到最尷尬的一個:一上來就唱《快樂大本營》的開場曲,然後又自稱是快樂大本營的小妹妹,再後來又連放狠話。
這也是一位追求大力出奇蹟的選手。她在助跑的時候就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結果出球路線被守門員一眼看穿,並奮力撲出。
拉票發言無法徹底左右投票結果,被《乘風破浪的姐姐》淘汰也並不是天大的遺憾。
這個環節真正的看點在於,在每個姐姐都想留下的前提下,面對各自不同的觀眾基礎,哪個姐姐能夠用「一箭穿心的話術」,讓自己逆風翻盤。
很遺憾,《乘風破浪的姐姐》至今也未能誕生「陳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