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X戰警》系列中,《天啟》無疑是最爛的一部——直到《黑鳳凰》的出現。
《X戰警:黑鳳凰》
作為20年《X戰警》系列的終章,《黑鳳凰》竟成了20年來最爛的一部影片。
《天啟》爛在「亂」,劇情不得不承上啟下,角色不得不接受沒有狼叔的事實,結果一頓群戲操作卻缺乏最關鍵的主心骨。要知道四部復聯這麼大陣仗的群戲也有一個鋼鐵俠做主心骨。過去X戰警的主心骨是狼叔——除了《第一戰》和《天啟》。但《第一戰》強在需要塑造X教授和老萬兩位核心角色,即便沒有狼叔,群戲仍有核心。《天啟》就不一樣了,一會兒是X教授,一會兒是老萬,一會兒又是琴·格蕾,無比混亂。
到了《黑鳳凰》,看片名就是以琴·格蕾為主角的影片,看起來在「主心骨」方面具備比《天啟》更好的基礎。但問題是,琴·格蕾在整個X戰警系列雖然是個bug版的存在,唯一五級變種人,但她並不屬於核心人物,人氣上甚至不如快銀。換句話說,琴·格蕾可以擔當重要配角,可以擔當反派,但無法勝任主角的位置,撐不起一部影片,更何況還是20年X戰警的終章。相比琴·格蕾,觀眾更想關心X教授、老萬、魔形女、快銀、Hank這些角色,鳳凰再牛逼,對不起,觀眾不認你呀。
於是,《黑鳳凰》就變得不倫不類,前半段以琴·格蕾為主角,至少她是按照主角的要求去寫的,她有前史,她有心結,她有超乎常人的技能,她有一群團結一致的夥伴,當她遭遇困境時不得不踏出安全區,尋找一直想尋找的答案,導致逐步黑化,而主要的戲劇壓力全都在她身上。但隨著劇情發展,琴·格蕾無法撐起影片的弊端逐步顯現,主角位置被稀釋,導演試圖以X教授、老萬、Hank這些角色來贏回觀眾的關注,並增加了他們的戲份,讓戲劇壓力轉向這些角色,但到了關鍵的高潮,又削弱這些角色的戰鬥力,讓琴·格蕾重生來解決問題,影片由此逐步陷入混亂。
所有有關英雄成長的影片都涉及一個套路:為了實現某一目標,主角不得不克服曾經無法逾越的心理障礙,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做最後一搏。但《黑鳳凰》裡,涉及這一點的人物轉變和劇情推進只留觀眾一個印象:可笑。
主角,琴·格蕾到底要幹什麼,不知道。她一直在逃避,沒有勇氣直面困境並朝著真相邁進。影片高潮前琴·格蕾得知前史真相後的釋然實在是過於倉促和莫名了,以至於讓X教授看起來是個智障:你直接告訴她真相不就行了,沒看到她接受得很好嗎?你不告訴她,反而惹麻煩!你是不是傻!
想想《美國隊長:內戰》裡託尼得知是冬兵殺掉自己父母后是怎麼表現的,再想想琴·格蕾得知是自己殺掉生母后是怎麼表現的,難道不可笑嗎?!
至於其他角色,全線崩潰。
X教授,X戰警中的智者,變種人的領袖,到了《黑鳳凰》裡,他只顧贏得總統好感、甚至不惜犧牲自家兄弟,應對琴·格蕾和外星人所帶來的威脅時亦毫無智慧和遠見可言。在魔形女被殺後,從小與魔形女青梅竹馬的X教授不僅沒有直面Hank的質問,拒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更沒有及時想辦法解決問題、彌補過失,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這是我們印象裡那個勇於承擔責任、致力於構建變種人和人類和諧社會的智慧領袖嗎?!
老萬,心狠手辣、城府極深的一代梟雄,在《X戰警》裡堪比曹操的存在,到了《黑鳳凰》裡完全沒有了自己的野心和抱負,更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立場,當Hank找他要他殺琴·格蕾時,他欣然應允了,結果到最後又不想殺了,完全像個善變的孩子,不知道他到底懷揣著什麼目的。而且,他為什麼出場那麼晚?!
X教授和老萬在結尾處的棋局作為告別本身沒有問題,但結合影片前面的內容,這場告別就顯得非常突兀。
魔形女和快銀,絕對的人氣角色,結果大概40分鐘時就一個領便當一個睡擔架了。鋪墊了兩部的老萬與快銀父子相認的戲碼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Hank,X教授的賢內助,在魔形女被殺後變得崩潰暴怒,這本身沒什麼問題,畢竟愛人被殺,問題在於他之後的選擇完全無法對應他的性格和處事風格:他竟然拜託老萬去把琴·格蕾殺了。這是我們熟悉的Hank嗎?!
反派就更不用說了,毫無存在感。她是誰,來自哪裡,要幹什麼,強處和弱點各是什麼,吸引觀眾的特性在哪裡……雖然影片簡要交代過他們的來歷和目的,但點到為止,流於表面,毫無一絲深度可挖。不求你變成滅霸那樣的人氣反派,但你好歹得比天啟強吧?至於戰鬥力,簡直就是弱雞,不吸收琴·格蕾的能量,估計老萬一個人就收拾了她。
至於劇情,除了前40分鐘合格,接下來的就是災難。鳥哥實在想不出這部影片的劇情有什麼存在的意義。《第一戰》為了介紹年輕時代的X戰警。《逆轉未來》為了重啟,引入全新的X戰警團隊。《天啟》為了引入更多變種人。《黑鳳凰》為了……爛尾?琴·格蕾就這麼掛掉了?狼叔《逆轉未來》白逆轉了?!
再說影片場面。這影片有場面嗎?開場救太空人還是挺精彩的,誰知這就是這部影片的巔峰了。後續有幾場動作戲也還不錯,比如X戰警內戰、火車大戰,但作為整個系列的終章,與前面幾部影片相比,《黑鳳凰》的場面實在是弱爆了,跟《第一戰》和《逆轉未來》差了好幾個《天啟》。好好想想四部復聯,是不是一部比一部陣仗大?是不是一部比一部場面火爆?結果《黑鳳凰》呢?《第一戰》以古巴飛彈危機為背景,老萬徒手操控成百上千的飛彈;《逆轉未來》以變種人末日和越戰後期為背景,老萬救甘迺迪失誤,後徒手強拆足球場、直接面對美國總統;《天啟》以史上第一個變種人強勢復活來襲為背景。《黑鳳凰》呢?你的格局跟上述幾部相比簡直就是小兒科。雖然討論到了變種人與人類共存的話題,讓變種人從人類信任的朋友再度轉變為懼怕的異類,但這個話題對於《X戰警》系列來說可謂毫不新鮮。可見《黑鳳凰》格局小、炒冷飯、毫無突破。X戰警老三部的終章《背水一戰》同樣講述琴·格蕾黑化,這部影片原本只能算中下水準,但跟《黑鳳凰》相比簡直成了漫改教科書。想想《背水一戰》是怎麼拍的,狼叔最後一句「我愛你」後痛殺琴·格蕾,何等震懾人心,《黑鳳凰》呢?你讓琴·格蕾和外星人用「吸星大法」互掐幾分鐘,然後一個爆炸就完事兒了?!這就是20年終章的高潮動作戲?!
人物、劇情、場面沒有一樣令人滿意,然後你還把最經典的X戰警主題音樂給掐了?!這就是觀眾想看的20年傳奇收尾嗎?爛尾呀!
影片編劇和導演Simon Kinberg此前一直擔任編劇和製片角色,參與影片包括《史密斯夫婦》《大偵探福爾摩斯》《特工爭風》等等,在X戰警系列裡則參與過《X戰警:背水一戰》《X戰警:逆轉未來》《X戰警:天啟》等多部影片的編劇和製片工作。但顯然,他的獨立編劇和導演水平差了點。把這樣一部作品交到他手裡,這不就是等著砸鍋嗎?!
《黑鳳凰》,不僅令人失望,更令人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