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不動的央視春晚,每年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春晚是藝術家們爭相鬥豔的絕好時機,也是我們廣大群眾大飽眼福的絕好時機。
可是在今年的春晚上,登臺27載的春晚「釘子戶」蔡明不再屹立不倒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那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蔡明是怎麼走上演藝生涯的吧!
蔡明,是個1961年出生的「北京大妞」。
蔡明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醫院的主任醫師。
可是小時候的蔡明對做老師和做醫生都沒有興趣,唯獨感興趣的就是藝術學習。
唱歌,跳舞,朗誦,表演蔡明樣樣精通。
看到女兒自帶藝術細胞,寵愛她的父母自能聽從女兒的想法,送她學習各種藝術表演。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蔡明上4年級時,北京電影製片廠去到了他們學校徵集小演員。
從小酷愛表演的蔡明自己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通過蔡明一系列的才藝展示,順利的成為了電影《海霞》的女主角。
在拍戲中途,蔡明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當她拍完自己的戲份時,就會拿個小板凳,盯著導演以及正在拍戲的演員,腦海中斟酌考量自己與他們的差距。
憑藉著這股韌勁,蔡明不僅得到了全劇組人的褒獎,還得到了進入北影廠演員劇團的機會。
1976年,15歲的蔡明正式成為了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一員。
當時的她雖然是北影廠年齡最小的演員,但她吃苦耐勞,認真鑽研的精神卻不輸任何一個大人。
那時候的蔡明雖然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演員,但她深知自己的表演造詣還不夠深厚,於是就主動提出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班學習。
經過2年的深造,蔡明於1978年正式回歸北京電影製片廠。
回到製片廠的蔡明十分想開始拍戲,終於在1980年得到了機會。
在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中蔡明飾演女扮男裝的魏小明,可是那時的蔡明還沒什麼名氣。
後來的《倒蛋部隊》《戀愛角》也都沒什麼流量。
這時候蔡明反覆琢磨自己到底差在哪裡,然後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電影收視不高,是觀眾不接受這樣的自己。
她決定換一種表演風格,所以之後的蔡明走上了喜劇之路。
1991年,蔡明與鞏漢林合作了小品《陌生人》。
那時的蔡明從沒有挑戰過喜劇,但是為了觀眾,她展現了自己耍寶的一面。
等在電視上播放時,觀眾對蔡明扮演的扎著兩個麻花辮的小姑娘十分感興趣。
等著蔡明出去買菜時,她發現大街上對著自己竊竊私語的人越來越多。
這時她才清楚了自己的定位。
於是蔡明堅定了自己的「喜劇之路」,1993年,蔡明搭檔郭達表演了小品《黃土坡》。
這一次的反響空前,兩個人還被稱為「黃金搭檔」。
可是成功靠的一直都是實力,運氣只是「錦上添花」的一個點綴。
據悉,1996年蔡明與郭達合作小品《機器人情話》時,蔡明為了看起來更像一個「機器人」。
連續兩個月拒絕主食,體重降了十幾斤,她說當時自己走起路來都十分輕盈。
因為當時機器人的開場是在一個箱子裡,所以蔡明從等待上臺開始就一直在那個箱子中。
一出來的時候,飢餓感與緊張感讓蔡明那幾分鐘都看不清郭達的臉。
不僅如此,在蔡明2012年小品《天網恢恢》中,她有一個「下腰」動作。
因為年紀大了,再加上現場氣氛感染,表演那天蔡明十分拼。
所以這個腰下得比平時都要深,舞臺效果有了,可蔡明的腰也扭了。
那天表演完一到後臺,蔡明就不能動了,只能被」抬走「。
2013年的小品《想跳就跳》中,蔡明又展示出了她的新法寶,那就是「腹語」。
開始的時候,本來是安排的對口型,但是蔡明為了詮釋的更加完美,就決定自己親自學習「腹語」。
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創新,努力,才換來了觀眾一次次驚豔的掌聲。
可是,在今年的春晚上,蔡明卻離開了春晚的舞臺。
其實,並不是蔡明不想來,而是因為2019年自己失去了兩位家人。
一位是不管多遠都等蔡明一起吃年夜飯的父親,一位是每年準時收看自己節目的外甥女。
因為打擊太大,蔡明也不堪重負住進了醫院,只能「暫別」春晚舞臺。
今年2021年的春晚,央視也在如火如荼的準備了。
希望蔡明老師可以早日恢復以前的年輕與「毒舌」,在春晚的舞臺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END
大家每年都會觀看春晚的直播嗎?
大家喜歡蔡明的小品風格嗎?
請把你的答案發送在評論區吧!因為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