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辛勤勞作一年的人們盼來了豐收的時刻。田地間,果園裡,在眾多忙碌的身影中,有一個不那麼起眼的人,他的經歷卻有些與眾不同。八零後的曉峰,是旬邑縣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小夥,這個鄰居眼中的老實孩子,差點就因為自己曾經的一念之差而前途盡毀。
在豐收來臨之際,旬邑禁毒辦工作人員回訪曾經的吸毒人員曉峰時,他侃侃而談、神採奕奕,那個曾經萎靡不振的吸毒人員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與嚮往的樸實農民。他感慨道:「五年前,毒品讓我的人生失去了色彩,到處都是灰濛濛的一片。戒毒以來,是自家果園裡綠色的枝葉和鮮紅的蘋果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仿佛人生也重新變得多彩起來。」
現在的他,很難讓人聯想到當初那個第一次到社區報到時敏感暴躁、怯懦易怒的形象。那時的他排斥著一切與「毒」有關的字眼,對禁毒社工所給予的幫助也本能的牴觸。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觀察,我們了解到,自從曉峰染上毒癮,妻子也離他而去,村裡的人也對他指指點點,此時的他被愧疚和深深的自卑拖住了前進的步伐。
為了幫助他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我們對他進行了「家訪」。在那個不算大卻乾淨整潔的院子裡,我們見到了曉峰的母親。談話中得知,在曉峰母親發現他吸毒後,自己也曾勸阻過、打罵過他,萬般無奈下甚至斷絕過母子之情,用盡了各種招數。但畢竟血濃於水,怎麼能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他越陷越深呢,在她哽咽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位慈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委屈,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開導後,曉峰母親才明白良苦用心的背後並不是一味的逼迫和強硬,最終只能適得其反,而是要用母愛的力量感化他重新站起來,談話後曉峰母親更加堅定了幫助曉峰徹底擺脫毒癮的決心。
在與曉峰長時間的接觸以來,和我們工作人員以及曉峰母親雙管齊下的幫助下,曉峰逐漸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心門」,與我們說起了自己未來的打算:「為了不讓我的母親失望,也為了自己,只要我能堅持戒毒,村裡人一定會改變對我的看法。」通過積極配合社區戒毒工作以及自己的堅持,村裡人也慢慢開始相信這個「癮君子」真的浪子回頭了,曉峰也變得開朗起來,在一次家訪中,他透漏出想要打理好自己果園的想法,這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欣慰,暗暗決定一定要幫他一把。
後來的日子裡,曉峰真的開始在自家的果園中鋤草、為果樹修枝、給蘋果套袋,但因為缺乏相關知識且管理經驗不足,導致不斷虧損。得知這一情況,我們積極聯繫鎮政府種植業負責人員多次邀請省農科院研究員進入曉峰的果園實地為他進行有關蘋果病蟲害防治以及果樹修剪等技術指導,同時我們也留意了鎮政府舉辦的各類種植技術培訓,鼓勵曉峰踴躍參加,並為他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視頻和資料供他學習,使他的果園種植技術與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幾年間,曉峰依靠果園,家庭收入逐步轉好,昔日一窮二白的他終於也翻了身。
作為一名曾經的「癮君子」,曉峰深知毒品是如何輕而易舉的毀滅一個人生活的,更明白在擺脫毒品的路上自己付出過多大的努力,他說:「我能夠擺脫毒癮,離不開鎮上各種人員的幫助,以及我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工作人員的鼓勵,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沒有放棄我,我更不能放棄自己,最終擺脫了毒品的泥潭。現在,我已經敢於直面自己的過去,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故事,讓更多曾經像我一樣處於迷茫中的戒毒者振作起來,堅定他們戒毒的決心,幫助他們擺脫陰影,找回屬於自己生活的色彩。」
用愛傳遞,用心感化,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那些被毒品侵蝕的受害者感受家的溫暖、社會的關愛,使他們經過戒毒(康復)後能真正回歸社會。無論他們過去如何,只要願意堅定信念、從頭再來,就可以擁有溫暖的陽光和一切美好。
(文中人物為化名)
END
原標題:《禁毒故事丨浪子回頭金不換!他曾經蒙塵的人生因重塑而多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