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最後一集了吧。
看到這裡,依稀看到了編劇想把情節像史實上靠的影子,如果真是如此,那河善中殿雙雙被廢、流放至某島(旅遊勝地濟州島啊,當年可是流放勝地)是肯定的了。
這種結局的可能性比較大。原因有三:
1、整個故事畢竟是以歷史上的光海君為參照,而上述結局就是光海君的大結局:被大妃後媽和宗親李倧及部分對其執政策略不滿的大臣聯手推翻了。
2、如果河善能把這個王位坐下,那其後繼王位者的血統是戲子的血脈,並一直持續下去,這就是篡改血統,對於尚古的韓國人而言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3、都承旨已掛,河善的智商是鬥不過那些長期從事政治鬥爭的王室成員和官僚,下臺是必然。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這段時間的韓劇擅長加喜歡悲劇結尾(想想《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我也就不說啥了)。大概就算最後一個鏡頭是河善與被廢的中殿在某個荒郊野外一起流浪,編劇也會說這是喜劇結局吧,畢竟,現在看來,這個劇的愛情價值已經遠遠大於其宮鬥內容了。
所以,最後一集不打算看了,甚至是後悔看15集了。讓一切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不是挺好的嗎。就算知道最後BE,學學《怒晴湘西》,一句旁白就讓紅姑領便當、鷓鴣哨斷臂失戀遠赴重陽、陳總把頭瞎眼,好像就不是那樣令人難受了。
特別是,為了讓結局硬靠過來,編劇強行讓一向聰明的都承旨用了一個一點都不保險的方法送密函,我也是醉了。這簡直是等著讓都承旨去送死,讓河善下臺的必殺技啊。你欺負都承旨沒智商,也不能讓觀眾沒智商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基本所有的替身梗的影視作品最後的結局都是做回自己,而不是一直替代下去,特別是一把手替身梗的那種。比如原版電影,再比如馬天宇的《三國機密》、鐵三角的《布衣天子》、臺灣邱心志主演的《雙龍傳》,如果把現代版也算上的話,美國電影《霧水總統》也是此種類型。
把《布衣天子》這種不完全替的拋開不算,以上替身梗的影視作品基本都有幾個共同特徵:
1、替身和原主長得一般模樣。《雙龍傳》和《三國機密》都以孿生兄弟的情節將此點圓過去,《霧水總統》裡替身本來就是一個模仿總統的兼職特型演員,這和本劇河善是戲子的情節類似,因為如果連表演能力都沒有的話,容易被原主身邊的人看出破綻。
2、替身都被原主身邊的人找來替換。《雙龍傳》被皇帝身邊的太監頭子,《三國機密》是漢獻帝的皇后,《霧水總統》是辦公室主任,本劇是相當於皇家秘書長職務的都承旨,都是身邊人啊。這很好理解,如果沒有身邊人的力挺,狸貓換太子的活路怎麼幹得下去。
3、替身剛剛出場時都會有錯誤百出的情節。這基本上替身梗必備情節,承包了全劇的笑點。
4、替身都愛上了原主的老婆。瞞媽可以,瞞老婆不行。這一點在各個替身梗的劇本裡得到了深刻體現。而無一例外,所有原主的老婆都愛上了替身,無論替身是小叔、是戲子還是乞丐。而本劇中河善與中殿故事情節脈絡和《霧水總統》裡假總統與第一夫人的情節極其相似:從驚訝地發現老公人變好了(因為是假老公)——發現身邊的老公是假的——發現真老公掛了或深度昏迷——決定不能接受離家出走——替身追來——接受替身——回家——在立場上對替身給予絕對支持,就是一個套路。而《霧水總統》裡假總統對於第一夫人的偷偷愛戀與河善對中殿的愛戀基本也一致。看來替身梗的這些情節不僅跨越國家,連人種都是可以兼容的。
5、替身最後都沒有長期替下去。即使是像《三國機密》這種名正言順被傳位的,還是像《雙龍傳》這種本來替身就有皇族血統的,或是像《霧水總統》中靠選舉出來的總統,替身最終並未成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三國機密》礙於架構於真實歷史的原因,無論是漢獻帝或是冒充漢獻帝的劉平,編劇都無法改變漢王朝結束的宿命,不然大改歷史,也過不了審。《雙龍傳》雖然是架空的,但他更想強調的是替身模仿當皇帝而不是如何當好皇帝,如果替身變成正主,這部劇就變成宮鬥篡位劇,失了編劇本來的意圖。《霧水總統》中總統是美國民主的重要象徵,如果長期在位的總統不是大眾選出來,而是靠模仿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擔任的話,估計本劇就不可能獲得奧斯卡等獎最佳編劇獎的提名了。從這種角度來看,最後河善繼續當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