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將展出三角龍化石 距今6700萬年全球最完整

2020-12-23 賓果看世界

澳洲維州很快將擁有世界上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三角龍化石。

維州博物館組織近日證實,他們獲得了一副有87%完整度的三角龍化石,其年代可追溯到6700萬年前。

這副恐龍化石標本包括皮膚印痕、肌腱、脊椎和261公斤重的頭骨,將從加拿大運至澳洲,並於2021年底開始在墨爾本博物館展出。

該三角龍化石是2014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的一處私人物業內被發現的,它長度近7米,高逾2米,頸盾寬1.48米,有三個角,重量超過1噸。

維州博物館組織負責人Lynley Crosswell稱,這是全球有史以來在恐龍研究方面意義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古生物學高級館長Erich Fitzgerald博士表示,該標本可以為三角龍的解剖學和生物學提供重要線索,可以幫助人們解開該物種如何生存的謎團。

相關焦點

  • 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恐龍木乃伊化石運抵郴州 長約12米
    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恐龍木乃伊化石運抵郴州 將在本屆礦博會上首次與市民見面 (資料圖) 郴州日報訊(記者 陳駿原野)5月5日上午,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恐龍木乃伊化石運抵郴州,並將在第六屆礦博會上首次與市民見面。
  • 美國發現霸王龍與三角龍打架化石,科學家試圖尋找決鬥背後的真相
    據外媒12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正在競相尋找著名的「決鬥恐龍」化石背後的真相。2006年,美國蒙大拿州的一條小溪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霸王龍與三角龍的纏繞在一起的骨骼。副教授埃裡克·羅伯茨(Eric Roberts)是這項研究地質方面的負責人,他說由於這些化石當時被私人搬走移動過,事先沒有做適當的地質調查,現在研究起來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他告訴《布裡斯班時報》:「我和大學生們一起去了現場,試圖了解與這類化石有關的所有其他背景。
  • 十堰境內發現的距今100萬年「鄖縣人」化石撼動「人類起源於非洲...
    希望能充分發揮地下和地上的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將鄖西建造為人民更加幸福繁榮的樂土。」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起源演化分為四個階段:南方古猿階段、能人階段、直立人階段、智人階段。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是元謀猿人,距今約170萬年。周口店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萬年到70萬年。而距今60萬年至100萬年間的早期直立人信息非常有限,白龍洞古猿人化石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 三角龍-暴龍的「死對頭」
    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距今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地層。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長久以來,關於它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年齡層涵蓋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近年更發現一個完整化石標本。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爾河組發現47個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龍頭顱骨。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的復活,令這部科幻探險片連拍續集,風靡全球。2016年在成都崇州成立的天演博物館,以館藏近5萬件古生物化石標本,打造了一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這裡有體長23.8米、距今1.5億年左右的馬門溪龍,有化石含骨量高達67%、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巨型山東龍,包括霸王龍、暴龍、劍龍、翼龍等電影裡出現過的恐龍,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得到標本。
  • 古巨蜥:澳洲魔龍
    澳洲大爬蟲當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巨大化石之後,終於明白原來在並不遙遠的過去,澳大利亞也生活著許多巨大的生物。     1888年,古生物學家理察·萊德克(Richard Lydekker)研究了古巨蜥化石之後認為其屬於已知的巨蜥屬(Varanus priscus),不過古巨蜥這個名字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一個非正式的名稱。古巨蜥出現於距今150萬年前,在距今4萬年前滅絕,其屬於巨蜥屬,與著名的科莫多巨蜥等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
  • 角龍科的三角龍,開角龍,牛角龍等恐龍簡筆畫
    正模化石標本的鼻角有部分殘缺,根據估計,完整的鼻角至少有57公分長。根據其他戟龍標本、與尖角龍的鼻角,這個角應該從中間微彎,而非筆直。戟龍頭盾上有大型洞孔。嘴部前方是缺乏牙齒的喙狀嘴。戟龍是草食性恐龍;因為它們的頭部高度,戟龍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然而,它們也可能用頭角、喙狀嘴、以及身體,撞倒較高的植物。
  • 距今8000萬年!
    距今8000萬年、240餘枚!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汀江之畔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庫-「盧氏盆地」
    1957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王家坡的科學發掘,收穫巨大:發現了30多種哺乳動物化石,如始新世劍齒虎、盧氏兩棲犀、盧氏秦嶺鼠、盧氏兔等動物化石,還發現一種生物學上未見過的中獸化石,即「洛河中獸」。發掘出的猴頭骨化石是最為寶貴的,因為在盧氏出土,專家即命名為「盧氏猴」,距今4000多萬年。
  • 始椎類最「長壽」化石刷新認知 滅絕時間比現有記錄晚3000萬年
    陽泉長壽螈化石標本受訪者供圖12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
  • 考古團隊發現兩具恐龍化石,生前疑在搏鬥,霸王龍和三角龍誰強?
    說到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霸王龍,這種出現在恐龍稱霸末期的恐龍給人類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霸王龍之外,和它同一時期也給人類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三角龍。也就是說,三角龍和霸王龍是有機會碰面的,那麼如果這兩種動物打起來,最後誰會勝出呢?
  • 中外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古老靈長類化石骨架
    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倪喜軍研究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湖相沉積中,發現距今5500萬年、為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靈長類化石骨架,並命名為「阿喀琉斯基猴」。
  • 千載難逢 完整霸王龍化石「史丹」即將拍賣
    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化石之一、名為「史丹」(Stan)的巨型恐龍骨化石,將於下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隆重登場,或將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在過去20多年裡,「史丹」一直放置於南達科他州的研究機構作科研及展示,由於「史丹」的骨頭相對完整,經常成為學者研究霸王龍的對象。本次拍賣將於10月6日在紐約舉行,出價預期會落在600萬至800萬美元之間,拍賣價可能與另一具更為完整的霸王龍化石「蘇」(Sue)差不多,這副化石1997年拍賣時以840萬美元落槌。
  • 「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 在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圓滿...
    會議認為,有必要將會議研究的課題、觀點及新的成果公布於世,發表會議達成的共識,並提出倡議。湖北省人民政府已公布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該遺址已出土2具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和石製品,是我國繼北京周口店之後發現的又一處材料最豐富的重要古人類遺址。
  • 最全的恐龍圖片大全和名字 世界最大的恐龍
    霸王龍(暴龍)霸王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5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恐龍種類之一。上龍化石科學家將該海怪命名為「上龍」,它重約2噸,1.5億年前在全球的海洋中橫行無忌。上龍與蛇頸龍相似。蛇頸龍是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生活於恐龍在地球上稱王稱霸的年代。
  •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儘管三角龍最大個體比始三角龍略大,但是化石太少,並非有力證據,因為三角龍和始三角龍至少也是平分最大角龍的寶座。三角龍的角其實很彎曲大角是三角龍的標誌,特別是眼睛上方兩根長長的大角,威武霸氣。我們一直認為三角龍的角就像化石保存那樣是直直向前方生長的,但是研究顯示保存下來的僅僅是角的骨質部分,包裹在外面的角質部分並沒有變成化石。古生物學家認為三角龍大角外面的角質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彎曲,所以其角的外形與我們在博物館中看到的化石是不一樣的。
  • 蘇格蘭千足蟲化石被確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這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塊化石是最古老的化石。這個標本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千足動物,名叫Kampecaris obanensis。雖然這塊化石本身早在1899年就被發現,但現在才被準確地測定了日期。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小組對沉積物中的鋯石進行了放射性測定。
  • 原始人頭骨化石成「古玩」 老闆開價五萬元兩個
    幾張信札、幾塊瓷片、幾本舊書,沒什麼像樣的玩意兒,那兩個棕黃色的頭蓋骨便是最引人注目了。  攤主姓孫,揚州人,見記者感興趣的樣子,他熱情地介紹起他的「寶貝」來。「這兩件東西,完整的這塊,是兩萬多年前的原始人頭骨化石。而這一塊頭蓋骨,是十幾萬年前原始人的頭蓋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