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不待揚鞭自奮蹄

2020-12-24 白浪情

年逾古稀服老否?

今年3月13日,是兒子50周歲生日,一家人圍坐在長桌四周,吃著兒媳為兒子訂做的蛋糕,歡快地為兒子慶祝生日。望著兒子黑髮中的幾根白絲,一陣酸楚湧上心頭:兒子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自己焉能不老?

我出生於1947年年底,為了參軍入伍,將年齡少報了兩歲,歷盡波折,終於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中的一員。參軍之時,兒子已出生9個月。

我們那批1970年底入伍的戰友,年齡差別相當大。我基本屬於年齡最大者之一,還有比我大一歲的。年齡最大者和年齡最小者居然相差10歲。「白浪情」中的才華出眾,寫作勤奮,頗具藝術家氣質的王莉莉戰友,和我同年入伍,年齡卻小我9歲。

今年年底,同鄉戰友要聚集天津,慶祝參軍50周年。50年之久,人生中的大半輩子,卻也是彈指一揮間。當年風華正茂、躊躇滿志的青年小夥,已經被歲月的利刃將臉部雕刻出密密皺紋,年齡最小者也早已步入花甲之年,也斷斷續續傳來幾位戰友的先後辭世。當年青春洋溢的戰友,大都滿頭銀髮,老秋縱橫。我作為同鄉戰友中年齡最大者,更應該顯得垂垂老矣。

雖然我的頭部還是黑髮居多,牙齒也未出現整顆脫落,但垂老已是不爭的事實。相比60多歲時,體質明顯不如以前,特別是2018年底的一場腦梗,更使我認識到衰老的來臨。幸虧患腦梗時正值白天,發現及時,治療及時,未留下任何後遺症,已是萬分僥倖,但腦梗向我敲響了警鐘:千萬注意自己的身體呀,否則,生命就將進入倒計時。

將生老病死想明白了,心中就會坦然許多。每個人的終點都是走向死亡,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就連功勳顯赫的秦始皇,派人到處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也難免逃脫生命的終結。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誰敢做那種美夢呢?

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只要始終保持良好心態,坦然自若面對疾病、死亡,就能活得長壽。

想得通了,你對人生自然規律的認識就會升華,你就感覺到:兩鬢染霜,那是滄桑歲月的記錄;眼角皺紋,那是時間贈予你的勳章。服老,是服的自然規律。已經七十掛零了,身體的各種器官都逐漸衰退甚至衰竭,在這種情況下,要接受衰老的身體,要正視體弱多病的現實。在這個年齡段,只要生活能夠自理,還能做些家務,幫助照看孫輩,已經算是不錯了。

年齡大了,進入老年階段,一定要服老,但是,還要有另外一種心態,那就是不服老。

不服老,掙的是人格尊嚴。要知道,老去的是年齡,不老的是心態,是氣質。雖然年老了,但仍要充滿理想,充滿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樣才能使人煥發出生命的光彩,才能夠當好老人,不當廢人。要知道,皮膚上的皺紋沒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喪失追求,喪失熱忱,讓靈魂上的皺紋快速出現。這就需要忘掉年齡,忘掉疾病,時刻保持童心和好奇。這樣,就能夠經常接受人類發出的美、希望、鼓勵、勇氣和力量的信息,就會永葆青春。

當你沒有了年齡拘束,就會有一路曼妙風景和鳥語花香的陪伴,就會有高雅的情調、欣賞的目光和不斷進取的學習態度。

看看我們「白浪情」群的諸多戰友,除了幾位鐵二代,不都是老頭老太太嗎?稱之為「美女帥哥」,那是相互鼓勵!但我們這些老頭老太,由於受過鐵道兵部隊的長期薰陶,暮年仍像「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曹操,從未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從未將自己視為老態龍鐘的老人,仍然壯懷激烈,筆耕不輟,尤其令人尊敬的老田地前輩,年屆九十,詩作連連,幾乎沒有一天看不到他的詩篇,而且愈寫愈精彩,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和超強毅力!這樣的老同志,精神上會老嗎?

我們的群主李衛華胸懷開闊,海納百川,致使「白浪情」群人員愈來愈多,呈現出兵強馬壯的態勢;總編輯嚴京平等編輯們,常常通宵達旦,義務地、廢寢忘食地整理、編輯著戰友們眾多的稿件,有這種精神境界,談何老去?

我們的群友,都那麼勤奮地進行創作。群內佳作連連,突破新華網瀏覽量百萬人次、甚至二百萬人次的佳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別說拿不到一分錢稿費,突破百萬瀏覽量作品的作者還會主動地、興高採烈地為大家發放紅包。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沒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和夕陽路上奮蹄再揚鞭的境界,誰能做得到?

說說自己吧。不謙虛地說,我的確有不服老的思想。我的兒子很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奮鬥,終於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我和老伴來北京後,兒子怕我們寂寞,除安排好我們的衣食住行外,又訂了一份《新華每日電訊》報紙。原來在鐵道兵部隊服役時,曾在《鐵道兵》報發表過幾篇文章,併入鐵道部後,在《鐵道工程報》上也發表過文章。

後來調回老家工作,20多年來,工作總結、工作報告之類倒寫了不少,卻一次也沒向報刊投過稿。閱讀《新華每日電訊》多了,特別是「草野-宇下」專欄發表的那些短小精悍、很能強烈反映人民呼聲,極具時代特色的文章,很受啟發,心想,這樣的文章,我也能寫呀!

於2013年11月,試著寫了篇《接生的變遷》,裝到信封投稿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報社居然給打來電話,說文章寫得不錯,明天見報。請以後在投稿時,改用電子版。

當時真是高興呀,就趕快讓上中學的孫子教我在電腦上如何打字。好在我曾經教過8年中學語文課,拼音並不生疏,很快就學會了打字,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在《新華每日電訊》報上發表30多篇文章,還進軍到該報的「草地」周刊,發表了一些長篇文章。為了付稿費方便,報社為我專門設立了付款帳戶,每年還免費贈送報紙,使我很受感動,更加激發了我的寫作熱情。

後來通過微信,結識了《中國鐵道建築報》文藝部主任梅梓祥戰友,在一次聚餐時,他對我說:寫作就是這樣,越寫越想寫,越寫越會寫,越寫越有素材。通過實踐,我體會到了,寫作正如梅主任所說,只要入了門,就會很有興趣的一直寫下去。得益於梅主任對我拙作的修改、潤色,在《中國鐵道建築報》上,也發表了我的一些文章。

年逾古稀後的2019年,又進軍到家鄉的報紙,發表的文章更多。今年春節期間因疫情宅在家裡,拙作幾乎是兩天一篇。二月中旬,有了照看孫輩的任務,寫作才變得少了。有了這種追求和創作衝動,感到時間過得飛快,渾身也充滿了力量,更感覺不到自己已經變老。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些年,在報刊、大型網站發表的文章已有百篇之多,詩詞也發表了不少。就連患腦梗住院期間,還發表了兩篇文章。

和其他戰友相比,我的知識面比較狹窄,見識短少,寫不出比較滿意的文章。只能自己和自己比,現在和以前比。這樣一比較,我清楚地看到,通過讀書、學習,特別是向群裡戰友學習,我的知識面比以前寬廣了,舊的知識得以鞏固,新的知識不斷增長,寫作技巧也漸漸掌握的比較得心應手,雖然年逾古稀,卻迎來了讀書、學習、創作的黃金時期。有了這種樂趣,並不感到自己已經垂老,時時都有一種青春的衝動。

適度鍛鍊身體,也是不服老的一種手段。多年以來,我的體育鍛鍊從未中斷,即使是春節那天,晨起也要鍛鍊身體。今年二月中旬,來到密雲北部的郊區,每日都和老伴、阿姨帶著孫子孫女進行戶外長達三、四公裡的鍛鍊,除這之外,早晨、晚上還要外出鍛鍊一段時間。這裡屬丘陵地帶,藍天白雲的日子居多,遠處群山起伏,四周草地空曠,道路綿長,河流縱橫,加之人煙稀少,更是鍛鍊身體的理想境地。

保持年輕的心態,接受衰老的身體,這句話在我腦海裡已是根深蒂固。心胸開闊,心情愉快是保持年輕心態的前提,我要一直這樣做下去。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曾經說過:「不服老是一種精神,服老是尊重科學。」已經年逾古稀的我,服老乎?首先要服老,要面對現實。但更需要不服老,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寫作到老。愈是晚年,愈要儘可能地發揮餘熱,反哺社會,才無愧於自己的初心,才能在不服老的徵途中,不待揚鞭自奮蹄。

2020.3.16

作者:吳聚雲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相關焦點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
    不論環境多麼惡劣,勞作多麼艱苦,即使吃不飽、睡不暖,牛們總是負重前行,春耕夏耘秋收,一心一意為人類造福。北宋名相王安石在《和聖俞農具詩》裡,進一步為耕牛畫像: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 頌揚了牛的一毛不取、無私奉獻精神。
  • 山東選調生李彥玲:風起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
    不慕求順境,更不畏懼艱難,在遊泳中學會遊泳,在風雨中曾長才幹,願能在經歷嗆水、漩渦、風浪過後逐漸獨當一面。新的一年,牢記初心使命。將初心和使命內聚於胸、外化於行,錘鍊忠誠、堅定信念,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以時代為題、以人民為師、以基層為課,以初心使命為指引,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用勤奮務實和擔當,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新的一年,堅持知行合一。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2010 IDA優秀主管金龍獎2011 IDA優秀主管銅龍獎2011 13、25個月繼續率96.55%副總組第一名2012 13、25個月繼續率93.34%副總組第一名2012 IDA優秀主管銀龍獎2013 IDA優秀主管白金獎2015-2017 中國保險之星 CMF鑽星主管獎2016 13個月繼續率95%行業新標IDA 終身會員自
  • 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騰 一作:螣)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譯文: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 讀曹操的《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傳世的詩篇都是樂府詩。所謂樂府詩,是指由兩漢朝廷的樂府或類似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詩歌。用樂府舊題寫時事,乃曹操首創。清代學者沈德潛指出:「借古樂府寫時事,始於曹公。」而這一創新成了我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大膽的突破。
  • 讀詩句悟人生: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詩臨其境:52歲的曹操,依然心中有火,眼裡有光。曹操:《軍師聯盟》劇照一句鍾情:「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人勤春來早,無須揚鞭自奮蹄——萊蕪區殘聯召開工作務虛會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重任在肩,無須揚鞭自奮蹄。通過召開務虛會,大家均表示新的一年要鼓足幹勁、比學趕超,按照市殘聯相關要求和萊蕪區委、區政府有關部署,加快實現「從趕上、超越到引領」的目標,奮力奪取全區殘疾人事業「十四五」開門紅,獻禮建黨100周年。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毅馱使:今天可以說是新人的崛起和老兵的落幕@LaThree: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就負責轉載:十五年前我讀書時他就這麼瘋@王二貳貳rr希望有光:張三瘋一種利拉德的感覺!橫!@犀利弧度快樂過:春哥妙計安天下 賠了夫人又折兵@姚易科麥:春江行,整天瞎算計[笑cry],給他機會也不中用
  • 下聯:快馬揚鞭更奮蹄;求賜上聯
    如果被人栓入馬廄每天好草好料餵著,也開發不出它的才能,到底誰的錯?韓愈在《馬說》一文早就說明白了。跟馬不同的是,人好吃好喝好環境,開發的思維能力、考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的生存和成功。作為良馬跑得更快是它的宿命,跑得更快往往會實現馬的尊嚴和價值。如:赤兔、的盧、昭陵六駿等。作為天才也需要不斷努力,小時聰明長大泯然眾人的實例太多了,都是忽視了後天的努力的原因。
  • 淄博市第一醫院李居富:從醫四十載 不用揚鞭自奮蹄
    自分配到淄博市第一醫院,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至今已40餘年。2011年,淄博市第一醫院在「國醫堂」設置了李居富疑難病門診。面對多個專業的多種疾病,特別是輾轉多處治療乏效的病人,李居富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天人合一、辨證施治的中醫理論,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 什麼是「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馬識途《夜譚續記》告訴你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看到106歲老作家馬識途還在創作,還在文字的路上筆耕不輟,這兩句話就突然闖入了我的頭腦!我想老作家馬識途可以說是這兩句話最佳體現,因為他還在創造價值!初心不改,讓一個人越走越遠,在自己的領域精耕細作,收穫頗豐。使命在肩,讓一個人知道他要幹的是什麼,而且用自己的力量做著應有的成績。有文化的人,想的都是利他利社會,很少把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考慮進去,我想他們應該是繼承了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思想,馬識途應該也是這樣一位老作家!
  • 三叉戟:或許你已老去,但是熱血不分年齡,正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近來很多電視劇都是改編自同名小說,這部劇也難逃這個套路,該劇是根據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編劇沈嶸在不破壞原著的條件下加入了一些細節的創作,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刪減改版。在不破壞原著的情況下,迎合觀眾的需求,這是無可厚非的。在現在個社會,人們對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命運關注度越來越大。在以現代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影視題材作品中,如果對人物形象,性格方麵塑造的鮮活,栩栩如生,那麼這部劇就會比較容易得到觀眾的喜愛與認可。在《三叉戟》這部劇中,最大的看點便是三位老警察——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
  • 不待揚鞭自奮蹄 凝心融智創佳績——記建行江蘇省分行「長富工作室...
    這一切得益於建行的平臺,得益於各方面的關心,也源於我們有一個不用揚鞭自奮蹄、有激情的歡樂團隊。」在榮譽櫃前,周長富的臉上灑滿陽光,眼裡充滿睿智,語氣卻很極其低調誠懇,充分展現出一名「建行工匠」質樸濃烈的家國情懷。  名字是叫出來的  周長富出生在蘇北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
  • 揚鞭奮蹄 福州港務集團衝刺收官
    2020年末,「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福州港務集團及所屬企業協同發力,補齊短板、暢通堵點,揚鞭奮蹄衝刺年度各項經營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良好開局。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時隔364天廠長官宣回歸,EDG最有希望的一年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年轉會期也到了最終階段。這兩天我們將會看到各支隊伍接連官宣一些選手加盟的消息,當然很多消息其實都已經是曝料出來過,最後的官宣也僅僅是儀式感而已。正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廠長是最適合不過了,作為一名遠古時期出道的職業選手,從S2出道至今也有著8年之久了。這其中廠長也曾踏足山巔,和WE戰隊一起拿到了LPL第一個世界級冠軍,還有帶領著EDG戰隊制霸了整個LPL賽區並且捧回了第一座MSI冠軍獎盃。
  • 老驥伏櫪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老驥伏櫪,驥:良馬,千裡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近義詞有:老當益壯、壯志凌雲,反義詞有:老氣橫秋、老態龍鍾,老驥伏櫪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 老驥自知夕陽晚 不待揚鞭自奮蹄
    年會現場大家風雨無阻,不講條件,不計報酬,不僅無分文演出費,連多套演出服都是自己掏腰包。藝術團負責人嶽靜購買耳環送大家以方便演出、楊林光贈送大家領結、鄧小容無私提供音響,推掉商演,參加排練活動、金建容在嗓子受傷的情況下依然帶領大家排練等,感人事跡數不勝數。中冶分會竟技麻將隊在各種比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 「志在千裡——韋江凡作品展」將於5月27日開幕
    一心求藝 涉獵廣泛 韋江凡與徐悲鴻合筆作品 40年代 79.3×43cm 紙本水墨 (徐悲鴻題:江凡畫貓悲鴻補石並為之題) 韋江凡先生在七十餘載的藝術人生中可謂德藝雙馨,他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不斷完成對自我的突破與創新,為人卻低調謙遜,不事張揚。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劇作家王中州訪談
    不過,他的才情怎麼也阻擋不住,他當時廢寢忘食創作的熱情似火,他埋頭苦幹不講報酬的激情光芒萬丈,他夜不能寐構思劇本的畫面在家人同事心中是一幅幅激勵人心的動人場景。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5年,他改行從事新聞工作,由於是單位負責人,工作繁忙,用王老師自己的話說,直到2014年基本沒寫什麼作品。但在此間,原來的作品都被推出。
  • 希望保持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精神!省委書記彭清華在老幹部迎春...
    他說,2019年四川也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值得銘記的奮鬥歷程。一年來,我們精心組織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極大激發了全省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加快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經濟強省,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重大進展;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省政治生態持續好轉;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凝聚形成共同推進治蜀興川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