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創作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兩類問題:
一、管制
我們究竟應不應該管伴侶?
包括但不限於——應不應該看對方的手機?應不應該讓他刪掉某個人?他現在喝酒,應不應該不讓他再喝了?
以上,可以統稱為「管制類問題」。
二、選擇
究竟是愛情重要還是物質重要?
我究竟應該這樣做還是那樣做?
這種問題我們稱為「選擇性問題」。
在我來看,這兩類問題對應了兩種人生的不同境界。
第一類管制性問題,本質上對應了生存階段。
第二類選擇性問題,對應了發展階段。
我們過去曾經專門概括過關係的三重境界,分別對應【小果】、【中果】、【大果】。
關係的第一重境界,本質是生存,做好這個層次,就算摘到了一顆果子叫平安果。
這一生,我們至少沒吃虧,至少保了個平安。
第二重境界的本質是發展,通常只有人格高度發展了才會到達這個層次,才能夠結出個愛情果。
做人能到這份上,這輩子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第三重境界的本質是成道,兩個人能夠互相理解並遵守這世間的基本規律,它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成道」。
所謂的「成道」,講的是什麼?
是說,一個人只是悟道、只是懂得道理是不夠的,而能做到才是真正的成道。
這第三重境界,能夠達到的人是極少極少的。
所以,我們今天主要想通過兩個案例,能夠把第一重境界跟第二重境界闡述清晰,以及給到大家具體的解決方法。
先來看第一個案例:
關鍵詞:讓男友為了我刪掉相識十年女網友
問:我女,29,身高159cm。男,27,身高180cm。在小城市,我和男友以前是一個單位,戀愛一年多了,最近打算買房結婚。
可在確定戀愛關係四個月後,體制改革,他突然被調到其他城市的邊境小鎮,於是我們走上了異地戀的道路。
我男友四歲時,父母離異,後父母又各自組建家庭,他是由奶奶帶大的。他過去有上網交友的習慣,在我倆確定關係之後,他應我的要求,把以前的網友和前女友的聯繫方式刪除了。
唯獨留了一個認識了十年的女網友,那個網友比男友年紀小。
男友說,這個人和他見證了彼此十多年的成長,是普通朋友關係,和我在一起後不怎麼聯繫了,女網友也有男朋友,沒必要刪除。
因為他不肯刪除這件事我們吵了一次,之後不了了之。
前幾天因為我在朋友圈做副業賣東西,男友幫我轉發,那個女網友看見後想買,通過男友,我和女網友互加了微信。通過和女網友溝通,我發現他們其實一直都有聯繫。
我的情況她差不多都了解,跟我說,我和我男友和我確定戀愛關係以後,我男友是第一個告訴她這件事。
女網友第一次給我打電話說,我男友終於有人接盤了等等之類的話,讓我心裡有點不舒服,心裡有個心結。
我和男朋友決定,近期有假了之後去他家見父母,然後領證結婚。所以我想在結婚之前把我心裡的心結處理一下,於是再次向男友提出刪掉女網友的聯繫方式,結果讓我出乎意料。
他倆難捨難分,女網友還給我打電話解釋他們很清白,但對彼此都是挺重要的朋友,期間一度還有些哽咽,說在困難時期幫過彼此。
不過最後男友還是刪了女網友,通過溝通,男朋友表示可以理解我。他說為了愛情,可以放棄友情,但是他還是很難過。
我現在成了這倆人心中的罪人,我做錯了嗎?是我太狹隘了嗎?這件事會成為我們日後的隔閡嗎?
冷愛回覆:
這個故事裡的主角,屬於非常典型的、在關係的第一重境界上掙扎的人。
這種掙扎的外在表現就是「零和博弈」。
通俗地說,蛋糕只有這麼大,要不就是這個人吃,要不就是另一個人吃,因此兩個人沒有辦法團結起來,共同做蛋糕。
就像女主在故事裡說的:「你如果不把那個人給我刪掉,我就跟你沒完」。
為什麼她會這麼講呢?
很簡單,因為她內心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的地位被那個女生所威脅了。
但是,這樣做的惡果是什麼呢?
當她這樣做了之後,可以看最後一張聊天記錄,那個男生說「我該做的做了,為了你」。
這句話,我們可以讀到一種恨意。
為什麼是恨?
因為在這段關係中,女主是保了平安,可是這個男生感覺自己的一部分自我被剝奪了。
其實,這個男生如果真想跟那個女網友發生點什麼,估計早就發生了,那個女生也不會說出第四張聊天記錄中那些話。
以上,就是第一重境界關係中的悲哀之處,大家就是在互相猜疑來猜疑去,連信任都很難建立,因為生存環境實在太惡劣。
但是,如果一個人能夠走到第二重境界,他會怎麼去看第一個故事呢?
很簡單,舉一個突破點給大家就知道了。
故事裡這個女網友,看見男主朋友圈之後想買女主做副業賣的東西。
這,原本是一個好的起步,再加上男主也在幫忙轉發,擴大生意,兩個人都算是一起幫女主忙,幫著把蛋糕做大的人。
但是,女主看到倆人之後,一腳把蛋糕給踹了,像是在說:「你們倆是什麼東西,在這裡給我做蛋糕,是不是背著我想幹點啥?」
這,不就是這個故事的真實寫照嗎?
最後給所有還在第一重境界,所有提問管制類問題的人,一個統一的答案:你們的人生,需要一系列的指南。
例如,最常見的就是打車跑案例,我們會清晰地告訴大家,遇見什麼樣的人就得趕緊跑,以及人生的一系列問題,就按照我們給的指南去做。
通過我們一系列指南來使認知升級,儘可能把自己人生的關係升級到第二重境界。
只有完成了認知升級,整個人的系統才能升級,一些軟體才可以安裝。
如果系統不升級,有些軟體就會裝不上,過程就是這麼個過程。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