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籃子。
沒想到之前追的青春美劇《永不滿足》出了第二季,今天去搜了一下就刷完了整季的10集。
仍然是我喜歡的黑色喜劇風格。
這部美劇的第一季講的是鎮上上高中的女孩因為下巴脫臼瘦身變成大美人,然後參加選美的故事。
故事元素主要是逆襲、因為心情導致的暴飲暴食和青春期迷惑。
第二季仍然延續了選美的事業線,但故事元素卻變得豐富起來。
其實也有點遺憾,因為在本季結束時,劇情明顯留下了一個等待解決的懸念,可惜的是並沒有預定第三季的消息。
本季的元素包括選美、內心成長、朋友糾葛、身份認同、犯罪和監獄選美等,不得不說編劇把這些都編到裡面,是不是也預見到不會續訂第三季呢。
分上下篇將從女孩內心的故事線、女孩選美故事線、女孩經紀人的故事線、女孩母親的故事線四個角度分析這個故事。
這篇寫前兩個。
女孩內心成長:控制不住犯罪的欲望,尋根究底所為的是什麼?
在第一季結束時,女孩有2個犯罪嫌疑,一是為了保護同學1不被殺,反殺了前男友;二是倒車時殺死了囚禁她,不讓她去參加選美的同學2的媽媽。
為了處理這些,女孩喊來了經紀人一同處理。
第二季的開頭,就是女孩與經紀人一同處理犯罪現場的場景。
這時的女孩仍然沉浸在犯罪帶來的衝擊之中,下意識的選擇了掩蓋和逃避。
自保的行動原本不會帶來太大的麻煩,但會因此拖延選美。經紀人給的掩蓋的建議,也讓女孩選擇了逃避。
但不面對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的最終還是女孩自己。
她在不贊同犯罪行為和必須遮掩事實中開始放縱自己,用過度的食慾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她一貫的做法。
食慾可以暫時替代她的焦慮感,卻放大了永不滿足的欲望。
女孩的內心也開始出現了割裂。一面是表現在周圍人面前的淑女,一面是知道自己有過犯罪行為的惡女。
女孩起初是簡單的把自己的兩面拆分開來,定義自己的善惡,掩蓋惡的一面。
其實兩面的出現,目的不過是保護她,她卻無法正視自己需要自保的需求,被動的陷入了對外界的應激反應中。
樹欲靜而風不止,女孩的選美大賽中出現了兩次謀殺案,女孩第一次被定為嫌疑人,第二次直接被抓進了監獄,等待取保候審。
女孩原本不想面對內心的惡,在兩次被誤解中也不得不面對真實和虛假、誤解與清白的過程中,開始迅速的成長起來。
女孩成長的困惑在於不明白自己的惡究竟是不是正當的,被迫的犯罪讓她背上了負擔,卻沒有人能夠幫她分擔。
女孩的成長則基於經歷的豐富,面對更多因為犯罪而導致的惡,誤解卻並不來自於她所做的惡。
這讓她的困惑變多,卻逐漸明白的人的善惡。
真實和放下的負擔並不存在於對方是否接受了,也不在於她是否表達了,而是在於她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明白,以及她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
而女孩的內心成長在於她明白自己的行為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是會出現不同解讀,並且為她所堅持的東西找到了一個立足點。
女孩擁有了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身陷於周圍人、比賽賽制、在意朋友的看法之後的選擇的。這就是她的成長。
女孩的選美故事線:三次選美,三次犯罪
其實女孩原本的朋友,只有與她一起暴食的閨蜜,但因為閨蜜不足以撐起故事線,所以選美事業線的出現就引入了很多角色。
這個選美比賽以地區、州、國的範圍層層推進,冠軍可以入選下一級的賽事,最終的目的是獲得美國小姐。
地區小姐選美時,女孩是為了保護同樣愛選美同學1剛剛反殺了前男友。
驚魂未定的她馬上就要上臺,壓力和應激反應讓她在臺上表現不佳,只拿下了亞軍。
地區小姐選美時的女孩,剛剛進行了第一次犯罪,經紀人去幫她掩蓋了痕跡,並對她說只要拿到了皇冠一切就可以解決。
女孩帶著焦慮進行了選美,過程中還是失誤了,只拿到了亞軍,面對這樣的結果,女孩悵然若失。因為一切的發展都是基於她選美的欲望,證明她的確是美的。
女孩也更不想讓經紀人失望。
但現場卻出現了冠軍被殺的事,冠軍的頭銜原本會順延給女孩,但主辦方認為出於悼念死者的角度,不予頒發。
女孩和經紀人沒有放棄,通過為被殺的冠軍舉辦悼念活動的方式重新讓主辦方發下冠軍頭銜和參加州級選美賽事的機會。
女孩雖然被認定嫌疑人,實際她也沒有參與兇殺案,並且通過經紀人的人脈暫時洗白。
這次的地區賽事女孩完成了學生到選美選手的身份變化,獲得了一點點自信試圖去解決暴食的問題。
但在等下一次比賽時,女孩母親的前男友找上門,原本的目的是拿回車子,後來在有意誤導的情況下,認為他就是女孩的爸爸。
女孩也陷入了身份的困惑中,在逼問母親前男友的過程中,對方不小心掉進溝裡,摔死了。女孩匆忙的拿著他的手機對所有聯繫人發送了遺書,目的是洗清自己的嫌疑。
州小姐選美時的女孩,也因此在上臺表演之前陷入了想要逃避的狀態。還被人拿著撬棍偷襲,還好被閨蜜救下。在臺上,原本排演好的節目也表演不順利,女孩還沒表演完就逃跑了。
但卻誤打誤撞的因為被襲擊後還上臺表演的勇氣,獲得了第四名安慰獎。
女孩回到家進行了第二次犯罪,目的是為了保護不被毒販傷害的母親。其實女孩的母親消失了一段時間,就是去低價隆胸,沒想到假體中竟然藏進了毒品。
女孩趕到家中時,剛好與意圖傷害她母親的毒販大戰一場,母女兩解決了3個毒販,並決定拋屍。
其實到這裡時,整個劇情已經轉向了犯罪和武力值的路線。
而在第二天,女孩卻通過閨蜜的途徑,發現上臺前的襲擊者就是州小姐冠軍搞得鬼,原本要上花車巡遊的她因為和母親拋屍去晚了,卻當場目睹了前三名花車巡遊時當場爆炸的場景。
女孩也因此被認定為嫌疑人,直接抓進了監獄。
這還真是錯怪了她,幹過的壞事沒有被發現,卻因為無妄之災被抓進去,女孩反倒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只是,在監獄也沒有逃過選美,被迫舉辦了一場選美大賽的預演,其中一名女犯人藉此機會縫製了一套監獄獄警的服裝逃了出去,女孩因此關了禁閉。
之後女孩的律師為她洗白,又出了監獄。因為州選美小姐的前三位被害,冠軍自動順延到女孩頭上,女孩也因此可以參加美國小姐的比賽。
真的挺黑色喜劇的,女孩能拿選美冠軍,一步步都靠一位不知名的罪犯為她鋪路。只是女孩在想要奪冠的欲望之下,卻一步步認定了拿到最終的冠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對出現的奇怪之處並不在意。
而在美國小姐比賽前,女孩為了洗白自己的嫌疑,再次殺死了第一季實際沒有殺死的同學2的媽媽。這第三次犯罪,相比前兩次的被迫顯然更是女孩的自我意識了。
美國小姐比賽時,女孩的表現倒是一切順利。只是在前期劇情線中所積累的犯罪事跡被閨蜜、家人、經紀人統統知曉。
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孩上臺後還發表了感動人的淑女演講。
原本女孩的目的是自曝短處,卻沒有想到獲得了滿堂彩,也拿到了最終的選美冠軍。
這一刻,女孩獲得了贊同的掌聲,觀眾為她鼓掌。
女孩需要的,解決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就是別人大量的贊同,這一刻她獲得了想要的榮譽和堅定的答案。
這是影響力,也是話語權。
當女孩的經紀人被罪犯栽贓捲入監獄時,女孩的第一想法是報復回去,洗白經紀人。
而經紀人是為何被栽贓,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就等下篇說了。
只是挺遺憾的,還想看第三季女孩是怎麼和罪犯battle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這個劇情看來也只能腦補了。
本文by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