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安全自研曝光APP漏洞風險 騰訊Apkpecker提供自動化應用檢測服務

2020-12-24 快科技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拉開大幕,再次敲響了消費領域的警鐘。據央視報導,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託第三方對市場上的App進行檢測,發現某些第三方開發的SDK包存在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日前,工信部已要求嚴厲查處涉事企業,並責成國內主要應用商店展開「地毯式」排查,及時通知APP運營開發者自查自糾,及時發現、處理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SDK。

第三方SDK洩露隱私問題的暴露,意味著安全風險檢測在應用開發與運營過程中非常關鍵,APP需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檢測與管理,以確保廣大用戶的信息安全。

騰訊安全自研的自動化Android應用漏洞掃描系統——ApkPecker,能夠進行高效的安全漏洞掃描,精準定位漏洞並提供修復建議,提升應用安全性。針對第三方SDK,ApkPecker可以精準識別各類風險漏洞,助力應用開發者及時防禦,有效對抗。

大量APP存在SDK漏洞,移動應用需要全方位檢測

移動應用從開發、上架到用戶實際交互使用涉及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存在引發安全問題的諸多因素。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全名軟體開發工具包,是用來輔助開發某一類軟體的相關文檔、範例和工具的集合。有了這些第三方的SDK,APP就能高效而低成本地實現社交、支付、地圖等功能;但由於開發者的安全能力有限、安全能力不足,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未知風險。

以央視3·15曝光的SDK問題為例,第三方SDK除了會讀取設備的運營商信息、電話號碼、簡訊記錄外,還會上傳用戶手機中的簡訊內容,包括帶有驗證碼的簡訊。簡訊驗證碼是App驗證用戶身份的重要手段,通過簡訊驗證碼可以完成開通業務、支付款項等多項敏感操作,一旦洩露將嚴重危害用戶的財務安全。

(圖:2020年3·15晚會視頻截圖)

伴隨移動應用開發技術的飛速發展,除第三方SDK洩露隱私外,惡意破解、盜版、核心代碼被竊取、惡意代碼注入、APP劫持、移動業務攻擊等安全風險,可能存在於應用開發、分發與使用的各個環節。因此,移動應用安全防禦需要產業鏈各個角色參與。

騰訊ApkPecker高效、準確助力行業加固移動應用安全

騰訊安全自研的面向攻擊面的Android應用檢測系統ApkPecker,可以幫助行業上下遊完成相關安全風險檢測與控制工作。在Apkpecker的助力下,廣大移動應用開發商可以對各種移動應用風險進行有力的防禦,建立從APP開發到用戶交互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開展實時的安全風險檢測與控制,為用戶的手機信息、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據了解,ApkPecker漏洞檢測流程包括構建控制流圖、靜態數據流分析和汙點分析、漏洞挖掘以及出具漏洞檢測結果四個關鍵步驟。其中,控制流圖主要針對Android應用生命周期和應用攻擊面建模;數據流分析和汙點分析能夠構建所關注的數據流向,提供數據源到漏洞點的數據流路徑構建能力,包括Forward 和Backward 兩種分析模式;漏洞挖掘覆蓋了公開組建、外置存儲空間、WebView回調、JavaScriptInterface回調、開放Socket埠等全面的攻擊面,基本覆蓋Android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ApkPecker的核心優勢有三。一是檢測方法更精確,通過控制流分析、數據流分析和靜態汙點分析,ApkPecker能夠儘可能地恢復數據信息,進行多層級的綜合判斷。二是漏洞檢測點更有效,ApkPecker基於騰訊安全以往經驗的總結,能夠發現危害性、利用性更高的漏洞。三是攻擊路徑更完整、更易於驗證。ApkPecker跟蹤從攻擊面入口到漏洞觸發的完整路徑,能夠大大提高漏洞分析的效率。

通過一系列高效、完備、準確的漏洞檢測流程,ApkPeckerP已經具備了控制管理和APP漏洞自動挖掘能力,能夠實現程序源文件、內部數據交互、APP防禦、第三方SDK等多維度的漏洞檢測。

(圖:ApkPecker移動應用安全檢測報告)

目前,Apkpecker的安全檢測能力已被持續驗證並獲得認可。譬如,Apkpecker於去年8月集成了騰訊金剛檢測系統,為騰訊自研APP安全保駕護航;在國內外100+知名APP中發現160+可利用安全漏洞,漏洞反饋獲得Google 官方認可;檢測到PayPal旗下Venmo應用價值1W美元的遠程帳號劫持漏洞等。

Apkpecker由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旗下的科恩實驗室研發。作為騰訊安全旗下的信息安全團隊,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的技術實力和科研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是世界範圍內由廠商官方確認發現計算機漏洞數量最多、最了解突破現代安全保護技術的專業安全團隊之一。隨著更多ICT新技術進入產業網際網路,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還將向智能網聯汽車、安卓應用生態、IoT等行業開放核心技術能力,並根據產業實際痛點和深度研究推出相關行業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為各行業安全生態建設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Techo Park聚焦前沿安全技術,騰訊安全攜手中科院、滴滴披露重磅...
    在12月20日北京舉行的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由騰訊安全主辦的「揭秘前沿安全技術」分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頂級開源項目Rizin團隊、滴滴出行、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等國內外多位安全專家,攜手帶來了二進位安全、AI+安全、漏洞挖掘等多項安全研究成果,共同推進億萬用戶數據安全生態建設。
  • C0594挖礦組織攻陷數千機構網站 騰訊「御知」專業防護
    據騰訊御見威脅情報中心監測發現,一個名為「C0594」的黑客組織正在活躍,其通過嵌入網頁挖礦木馬的方式展開攻擊,用戶一旦訪問染「毒」網頁,挖礦模式便會開啟。  經過對「C0594」組織挖礦攻擊活動進行溯源分析,騰訊御見威脅情報中心發現該組織通過利用可批量檢測網站漏洞的黑帽輔助軟體Black Spider,能夠從網站後門植入挖礦木馬或執行其他惡意動作。
  • 蘋果FaceID被一副眼鏡破解,騰訊:漏洞出在活體檢測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在今年的黑帽安全大會上,來自騰訊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款可以破解蘋果 FaceID 的眼鏡。騰訊在黑帽安全大會上展示的特製眼鏡,上面貼有黑白膠帶。生物識別技術在驗證過程中出現的漏洞可能會讓不法分子破解各種人臉識別應用,包括蘋果的 Face ID。
  • 新買手機不安全?「360透視鏡」全面檢測手機漏洞
    近日,360公司推出國內首個安卓系統漏洞檢測應用「360透視鏡」(官網:https://shouji.360.cn/vulscanner.htm),它可以有效幫助用戶檢測手機安全漏洞,監測手機系統狀態,方便用戶針對漏洞及時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 Imperva 劉沛旻:為應用提供默認的安全防護
    2020年7月2日 ,安在特邀請Imperva 中國區技術經理劉沛旻做客直播間,以「為應用提供默認的安全防護」為主題,和網絡安全從業者分享,默認的應用安全防護。  (註:本期文章所有內容皆可在千聊「安在講堂」直播間回看,公益講座,全部免費。)
  • DDG殭屍網絡「變種」來襲 騰訊安全提醒企業警惕伺服器安全
    近日,騰訊安全檢測發現DDG殭屍網絡在近一個月內更新了9個版本,並通過攻擊Linux系統進行挖礦,對伺服器性能造成極大影響。騰訊安全專家提醒企業進一步加強對伺服器的安全管理,同時建議部署騰訊T-Sec高級威脅檢測系統等專業安全產品進行防禦,防患未然。
  • 多次獲蘋果App Store推薦,騰訊手機管家專業安全力獲認可
    近日,作為用戶移動端第一道安全防線的騰訊手機管家,憑藉其在騷擾攔截和安全防護方面的能力,多次登陸App Store熱搜,並成為蘋果免費排行榜前三,同時也多次獲得App Store精品推薦,熱搜推薦,專題推薦等。
  • 安全玻璃盒 IAST|從RSA 2020看應用安全和DevSecOps
    從Gartner定義技術領域劃分:應用安全(Application Security)佔據半數企業,涉及代碼安全、安全測試、應用安全檢測與防護、漏洞管理、DevSecOps等內容。安全自動化:安全服務經營,要讓安全更加自動化或更應無縫集成到各個環節,不能因安全的增強影響工作的效率。
  • 騰訊電腦管家V13.3官方下載
    騰訊電腦管家V13.3官方下載官方介紹:騰訊電腦管家官方版是一款功能強悍,使用起來便捷高效的電腦防護軟體,現在還增加了雲查殺木馬、清理插件等核心功能,創新推出軟體搬家特色功能。同時,在功能上更全面、更智能、更貼心,可以完美解決殺毒修復問題,全方位保障用戶上網安全。
  •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掌門人領銜騰訊CTF(TCTF)
    騰訊CTF(TCTF)是著眼於高校人才的選拔和培養的新嘗試——「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閉環」,即以專業賽制為依託,加入專業的培養與輔導機制,同時為人才開放進入網際網路一線企業實戰的綠色通道,形成一個完整連接企業、政府、高校,服務於網絡安全人才的國際平臺。
  • CDN應用進階|正確使用CDN 讓你更好規避安全風險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CDN產品,CDN應用實踐進階系統課程開課了。12月17日,阿里雲CDN產品專家彭飛在線分享了《正確使用CDN,讓你更好規避安全風險》議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使用CDN的常見誤區和問題有哪些?
  • 騰訊雲星星海重磅發布兩款自研新品 打造軟硬一體雲計算基礎設施
    面對雲業務的需求, 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大幅提升騰訊雲計算矩陣戰略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強的計算性能,實現彈性部署,有效降低雲服務總體成本。憑藉對硬體系統架構設計和前瞻性基礎技術研究,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可以支持未來3-5年的前瞻性架構演變,讓雲上開發部署提前享受技術紅利。
  • 騰訊副總裁丁珂:多數企業安全體系落後,上雲是最快速解法
    但在其如日中天之際,Zoom卻被曝出一系列安全和隱私漏洞,數以萬計的私人視頻被侵入和曝光,軟體也因此遭到數家公司和機構禁用。疫情之下的雲上數據安全問題,逐漸引起公眾的重視。居家令加速了雲上生活的普及,但當更多業務和數據轉移到網際網路上,與之相伴的安全威脅也逐漸加深。
  • 騰訊手機管家
    騰訊手機管家app是專為手機用戶打造的免費手機安全與管理應用軟體。騰訊手機管家安卓版下載覆蓋三大智慧型手機平臺,擁有通訊、系統、隱私、軟體以及上網5大安全防護功能,能360度呵護你的無線生活。
  • 騰訊連連升級!提供一站式AIoT能力
    通過聚合騰訊雲內多個產品能力以及騰訊體系內多個生態資源,面向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提供包括雲、端、應用一體化服務、新增了擴展性產品服務和內容服務能力,實現多場景的一站式AIoT能力升級,助力更多產業實現數位化升級。
  • 國內首個零信任產業標準工作組成立,騰訊iOA重磅升級
    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聯盟秘書長雷曉斌以及中國移動設計院、騰訊、深圳網安、天融信、任子行等多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和技術專家等出席了此次發布會。同時,騰訊正式發布自研零信任安全管理系統iOA(簡稱騰訊iOA)5. 0 版本,為護航企業辦公安全提供更優質的標準化服務。
  • 騰訊手機管家病毒查殺率位列首位
    圖:賽可達手機病毒防護能力測試,騰訊手機管家查殺率名列第一木馬病毒作為移動端的主要風險之一,近年來呈現出雲端作惡、免殺能力增強等特點,其隱蔽性作案方式給手機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病毒形成了黑灰產業鏈條,通過流氓推廣、惡意扣費等病毒行為讓用戶蒙受財產損失。
  • 透過騰訊雲,窺探神秘的全真網際網路
    王慧星稱,根據云計算的摩爾定律,雲計算提供的計算、網絡、存儲算力每隔18個月就翻一倍,因此,這也需要騰訊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規模和自研技術創新力度。 推動沉浸式應用場景發展 近年來,音視頻技術已經成為變革傳統行業的代表性技術,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需要線下進行的業務,也藉助越來越豐富和穩定的音視頻通信服務成功搬到了線上。在教育、醫療、金融、娛樂等領域,音視頻技術更是發揮了支撐性的作用。
  • WannaCry爆發一周年,騰訊安全深度揭秘「勒索病毒黑色產業鏈」
    或由於此類機構長期依賴網際網路提供的基礎設施服務,但相對缺少專業安全運維服務,導致整體安全防禦能力薄弱,極易被病毒入侵。(圖:近期WannaCry勒索病毒攻擊行業分布)不單單是WannaCry,進入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勒索病毒開始將攻擊目標轉向企業伺服器。由於企業用戶數據價值一般情況下遠高於個人用戶,一旦數據被加密會更傾向於繳納贖金。
  • M1晶片的MacBook或成黑產溫床 維擇科技應對安全漏洞
    提供數據本地加密等保護,防止隨意修改沙盒dEdge終端風控解決方案針對App沙盒提供了強大安全加密功能。基於維擇科技自研的數據籤名,在傳統數字籤名的唯一性特徵上增加了更難破解的算法保護屏障。數據可在本地加密,並且一臺機器一個密鑰。為保護密鑰安全,加密強度極高,目前還沒有有效破解的方案,從而保障了數據的安全可靠,防止破解,防止隨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