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
華聲在線10月16日訊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劉瀚潞 通訊員 張之一)今天上午,省文聯在長沙舉行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首演新聞發布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南省文聯主辦的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將於10月21日晚7:30在長沙音樂廳首演。省文聯組織創作的《苗寨的故事》反映湖南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的首倡之為,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大型交響敘事組歌。作品通過反映古老苗寨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的歷史巨變,謳歌了新時代苗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奮鬥精神。組歌中的「苗寨」,既是十八洞村苗寨的特指,也是湘西所有苗寨的縮影,更是全國所有貧困山村的縮影。這是一部表現重大時代主題、具有巧妙新穎構思、彰顯鮮明藝術個性、充滿濃鬱民族風格的音樂史詩。
排練現場。
3個樂章17首歌曲,演繹脫貧攻堅故事
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大型交響敘事組歌,是湖南省文聯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籤約項目。該作品由省音協副主席、秘書長、國家一級編劇、詞作家金沙作詞,由省文聯副主席、國家一家作曲、作曲家孟勇作曲。作品分為《雲霧深處》《春風吹來》《太陽升起》等3個樂章,由17首歌曲組成。每個樂章採用極具湘西苗族特色的圍著火塘唱苗歌的方式作引子,男聲獨唱、女聲獨唱、齊唱、男女聲二重唱、領唱與合唱、童聲與合唱、混聲合唱、無伴奏合唱等表現形式豐富多彩。該作品以生活旋律為線條,用民族音樂元素染墨著色,展現了一幅壯麗的湘西苗族風景畫卷。作品講述了美麗神秘而貧窮偏僻的湘西苗寨通過踐行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的感人故事,反映古老苗寨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的歷史巨變,謳歌新時代苗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奮鬥精神,是一部表現重大時代主題、具有巧妙新穎構思、彰顯鮮明藝術個性、充滿濃鬱民族風格的音樂史詩。△《苗寨的故事》彩排現場
歷時3年創作,多次深入湘西苗寨採風
《苗寨的故事》是一部把生活腹地當成創作高地的潛心耕耘之作,詞曲作者歷時近3年,長期深入十八洞村等湘西苗寨體驗生活,作品凝結著作者紮根生活的心血與汗水。《苗寨的故事》詞作者金沙介紹,為了創作這部組歌,自己和孟勇分別16次、4次專程深入湘西,幾乎跑遍了花垣縣所有鄉鎮。近5年來,兩人一直關注湘西以外的脫貧攻堅工作,從山鄉巨變中挖掘創作靈感。在作品中,火塘、石板路、苗鼓、苗鑼、竹柝、銀玲、湘西苗歌襯詞「嗨咿哦」,湘西苗語表現喜鵲叫的「啊嘎嘎炯嘎嘎」擬聲襯詞等富有湘西苗族特色的元素的使用,都是從採風中吸取靈感創作。
「這部作品完全是創作者紮根生活的心血結晶。」金沙現場講述了創作背後的故事,「我創作的每首歌的歌詞背後,都是一個故事,都代表了一種精準生動的藝術形象」。
「我們深深感到,只有融入苗族人民生活,不斷向生活深處挖掘創作的寶藏,才能把苗家人民心聲轉化為時代音符,用藝術而有個性的作品感動大家。」孟勇表示,組歌表現的苗族主題音樂,是以花垣麻慄場苗族高腔為素材提煉而成,與貴州等地的苗族音樂風格不同,具有鮮明的湘西地域色彩與個性,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發布會上,長沙交響樂團黨總支書記、團長,一級演奏員王智,省音協副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周躍峰還就排練進展等情況進行了介紹。
詞作者採風喜獲「啊嘎嘎炯嘎嘎」的花喜鵲
「《苗寨的故事》創作成功有許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金沙介紹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金沙、孟勇歷時近3年,長期深入湘西採風。「為了創作這部組歌,我16次、81天在湘西苗寨度過。孟勇也4次專程深入湘西生活25天。兩人幾乎跑遍了花垣縣所有鄉鎮。」金沙感嘆,這種史詩性重大主題作品,如果不深入生活,很容易落入假、大、空的俗套。孟勇告訴記者:「我們幾乎跑遍了花垣縣所有鄉鎮,十八洞村我們也不知道去了多少次,村民見到我們總是很熱情地喊『金老師、孟老師』。」孟勇認為,只有融入苗族人民生活,不斷向生活深處挖掘創作的寶藏,才能把苗家人民心聲轉化為時代音符,用藝術而有個性的作品感動大家。金沙在創作歌詞時,每首歌都有背後的故事,都運用了精準生動的藝術形象。比如劇中一首講述留守兒童與外去打工父母的相互思念之情的《桐子花開》。金沙原本想用板慄花,因為他在張家界過春節時,農家門口種的就是板慄樹。「但後來我感覺板慄花不合適,因為板慄帶刺,缺乏應有的美感和寓意。」金沙最終選擇了桐子花,「因為它是湘西山山嶺嶺、門前屋後開得最多的一種花。」此外,桐子花的「桐」還和兒童的「童」諧音,有一語雙關的效果。又如喜鵲是常用的藝術形象,過去人們形容喜鵲報喜是「喳喳喳喳」,這也是金沙在《快樂的花喜鵲》初稿中的用法。「後來我與孟勇深入花垣縣夯來村,打花鼓的老婆婆和苗族兄弟告訴我,苗族人模擬喜鵲叫的詞是『啊嘎嘎炯嘎嘎』,這是多麼美妙的擬聲詞!我如獲至寶,欣喜如狂。」金沙說,這在中國音樂史上也是首次使用。孟勇也對「啊嘎嘎炯嘎嘎」的擬聲詞用法印象深刻。他告訴記者:「組歌表現的苗族主題音樂,是以花垣麻慄場苗族高腔為素材提煉而成,與貴州等地的苗族音樂風格不同,具有鮮明的湘西地域色彩與個性,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火塘、石板路、苗鼓、苗鑼、竹柝、銀鈴、湘西苗歌襯詞『嗨咿哦』,湘西苗語表現喜鵲叫的『啊嘎嘎炯嘎嘎』擬聲詞的使用,都表現了新時代苗族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情趣。」
主創人員深入湘西採風。(謝棣森 攝)「從2018年完成《潔白的雲霧》《千年苗鼓咚咚響》的作曲,到今年5月全部總譜完成,創作歷時近3年」,《苗寨的故事》曲作者孟勇介紹,組歌中濃鬱的苗族主題音樂,是以花垣麻慄場苗族高腔為素材提煉而成。與貴州等地的苗族音樂風格不同,具有鮮明的湘西地域色彩。
名家名團雲集,400餘名演員傾情表演
《苗寨的故事》是一臺非常高雅的舞臺音樂作品,也是一臺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接地氣之作。
21日的首演將是湖南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交響組歌音樂會,400餘名演員上臺表演。
整場演出由夏義生、鄢福初擔任總策劃,鄧清柯擔任總協調,羅浩擔任藝術總監,王智擔任排演總調度;於海、肖鳴擔任指揮,長沙交響樂團擔任演奏。演出中,由王麗達、黃華麗、郭橙橙、潘軍、耿哲、馬小明、曾勇、蝶當久、劉淮保、袁雙洋、張映龍、黃麗園、馬丹薇、秧雲群、曾敏、羅豔芳、陳明等一批名家新秀擔任獨唱、領唱、二重唱。來自湖南知青藝術團、長沙交響樂團歌劇中心合唱團、湖南省老幹部大學合唱團、長沙市直機關星辰合唱團、瀟影春之聲合唱團、望城藝校合唱團、苗家人組合、三湘童星組合、紅楓童聲合唱團擔任合唱,他們將身著湘西苗族服裝,融入圍著火塘唱苗歌等表演,吸人眼球,給人以震撼。周躍峰擔任合唱排練指揮,王峰、郭暉擔任朗誦與主持。
花垣視窗綜合
來源:紅網(作者:袁思蕾 張之一)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劉瀚潞 通訊員 張之一)
編輯:王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