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當我們煩惱時,狗狗會聽你傾訴。當我們高興時狗狗會與我們一起分享。但你知道麼?科學養狗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作為主人,除了為狗狗提供必要的食物、良好的照顧外,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狗狗和我們自身的健康。其中的犬的寄生蟲就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很多種寄生蟲都會侵擾狗狗。除了通常我們了解的蛔蟲、絛蟲等肚子裡的蟲蟲外,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心絲蟲、蟎蟲等。寄生蟲會嚴重影響犬的健康臨床上較為重要的一種疾病,它們不僅影響幼犬生長發育,降低飼養效率,而且還會給其它病原體的侵入創造條件,從而引起犬呈現各種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犬的某些絛蟲、蛔蟲等會侵害主人,特別是幼年兒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狗狗驅蟲的話題。
寄生在狗狗體內常見的寄生蟲有:
(1)蛔蟲:這是小狗最普遍感染的一種寄生蟲,米色的,像條橡皮筋,寄生在腸道內,吸收已消化的養分。這種寄生蟲大多數是從母體垂直傳染來的,特徵是會有下痢、嘔吐、脹氣等情況。因此,小狗最好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驅蛔蟲。可以糞便檢查是否有蟲卵而得知肚子裡有沒有蛔蟲。有效的驅蛔蟲的口服藥例如拜耳公司的拜寵清,可以很快地驅除腸道裡的蛔蟲。一些市售驅蟲藥能夠殺死蛔蟲成蟲,但是無法殺死在寵物體內其它組織器官內移行的幼蟲。為了更好的預防蛔蟲感染,可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後的第4、6、8周為幼犬和母犬同時進行驅蟲。這樣做可以將所有在體內移行的幼蟲到達腸道時殺死。
2.絛蟲:蟲體像扁扁的麵條,有片節,一片片成長串,寄生在腸子裡吸收養分。每一片脫落之後,又會向前長出頭部,咬住狗狗的腸壁,向後慢慢又長出一長串。如果在小狗的糞便裡看到像蛆一樣會動的蟲體就是絛蟲。片節聚集在小狗肛門附近,使得小狗肛門劇癢而坐在地上磨 得靠主人細心的觀察。這種蟲以跳蚤為媒介傳染,所以長跳蚤的小狗幾乎免不了有絛蟲。 避免絛蟲的反覆感染有時並不容易。首先是控制犬貓身上的跳蚤,跳蚤肚子裡常常有絛蟲卵。科學的預防蚤的方法是每月應用驅體外寄生蟲藥物來預防和殺滅跳蚤。定期預防跳蚤可以有效控制以跳蚤為中介引起的絛蟲的感染。因為貓獵捕老鼠,所以要控制以老鼠為中介引起的絛蟲的感染。除了控制跳蚤等傳播媒介,還要給犬每3個月服用一次體內寄生蟲藥物來預防絛蟲等腸道寄生蟲感染。
3.鉤蟲:寄生在十二指腸內,又稱「十二指腸蟲」。蟲體細小,頭部有細鉤,咬住腸壁吸血,造成血便、黑便,以及貧血。糞便檢查可以看見橢圓形的蟲卵。 對鉤蟲的治療,平時養成為犬定期驅蟲的好習慣。廣譜驅腸道寄生蟲口服藥例如拜寵清,對狗貓的鉤蟲、蛔蟲、鞭蟲和絛蟲的驅除有良好效果。最好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後的第4、6、8周進行殺蟲。一般的傳統市售驅蟲藥不能殺死在寵物體內移行的幼蟲,特別是人用驅蟲藥物更不可亂用。由於鉤蟲卵在潮溼的土壤裡生存,如果被鉤蟲感染的狗狗住在潮溼的泥沙地方,這時應該將狗狗的住地遷到無鉤蟲卵生存的地方,防止再次感染。水泥或卵石地面可以保持乾燥,同時陽光照射可以殺死幼蟲。
4.蟯蟲:蟯蟲俗稱線蟲,動物感染蟯蟲後,在胃及十二指腸內孵化,最後在小腸下段及大腸發育成成蟲。當夜間動物熟睡後,由於肛門比白天鬆弛,蟯蟲便爬到肛門周圍產卵。一次可有數條甚至幾十條蟯蟲爬出,刺激肛門周圍皮膚,造成癢感,影響睡眠。
5.鞭蟲:細小的馬鞭形蟲體,寄生在盲腸及大腸,造成下痢。糞便檢查可見橢圓形的蟲卵,兩端有小帽子,這種蟲目前已少見。最頭痛的是鞭蟲卵,你要做的是清潔,清潔,清潔。最好淘汰所有狗狗用過的玩具和狗狗嚼過的東西。換新的狗圈離開鞭蟲卵感染地。及時應用廣譜驅蟲藥物可以避免環境被蟲卵汙染。這也同時可以減少人被感染的風險
6.球蟲:像白血球大的蟲卵,寄生在小腸黏膜上及細胞內,引起下痢,小狗若感染此蟲,必須注意,因為在犬瘟熱時,也很容易合併感染球蟲。肉眼看不見,而且球蟲有兩個世代:有性世代與無性世代交替;又多躲在上皮細胞內,驅除起來很費事,但在狗狗成年之後感染則不必太擔心,因為成犬身體會產生相當的抗體來消滅。可以使用拜耳公司開發的新一代抗球蟲病藥百球清,對各種球蟲均有效。特別對引起犬球蟲病的球蟲有效,即可做到降低球蟲卵排出,阻止球蟲病流行,使犬下痢停止,症狀消失。
7.心絲蟲:成蟲像細細的米粉,寄生在右心室及鄰近的血管,靠蚊子媒介傳染。當狗兒被含有感染仔蟲的蚊子叮咬之後,蟲體隨著血流,最後回到右心室成長茁壯。七個月之後,長大為成蟲,開始產下細小的仔蟲,又隨血液遍布全身,常在布滿細小血管的肝與腎居留,造成嚴重的障礙。成蟲在右心室越聚越多,最多可達三百條,不但使右心室擴大,連帶肝臟的血液無法完全回流到右心,形成肝腫大,緊接著腹水大量的產生。而過多的蟲體也會跑到肺臟,形成阻塞。狗兒變得很容易疲倦,消瘦。淺淺的咳嗽,運動一下子就氣喘如牛。有時成蟲也可能遊走全身,造成局部的血栓,若蟲體躲在供應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裡,很容易使狗兒的心臟一下子承受不了而休剋死亡。目前在野外的流浪狗,感染率達三成以上,也就是每三隻狗中就有一隻有心絲蟲。幸好,目前檢疫技術發達,採一點血,兩分鐘就可得知結果。
心絲蟲治療的關鍵是驅除成蟲,比如應用伊維菌素可以有效殺滅心絲蟲。 防止和消滅蚊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所以應用能夠預防蚊蟲感染藥物非常重要。除了有效殺滅蚤、蜱、蝨外,德國拜耳的拜寵爽(Advantix)是唯一能夠驅除蚊子的產品。
8.旋毛蟲: 由於旋毛蟲廣泛地寄生於人、犬、豬、貓、鼠等多種動物體內,而狗又有吃動物屍體或糞便的習性,故農、牧區養狗有很多機會感染。
旋毛蟲寄生於橫紋肌中,特別是活動量大的隔肌、肋間肌等處。成蟲在腸內雌雄交配,所產幼蟲經腸繫膜淋巴管入胸導管至右心,再經肺轉入體循環,隨血流至全身(此時是感染後第12--30天)。只有到肌肉中的幼蟲才能發育、成長,周圍有一包囊,蟲體捲曲其中。包囊幼蟲在肌肉中可生活數年至25年。犬吃了含有包囊幼蟲的動物屍體,包囊在胃內被溶解,釋放出來的幼蟲在十二指腸和空腸內變為成蟲。關鍵是要注意感染環節,了解人和動物之間接觸和食肉感染的危害。搞好衛生,消滅鼠類,將屍體燒毀或深埋。禁止隨意拋棄動物屍體和內臟。對檢出旋毛蟲的屍體,應按規定處理。餵犬的生肉必須經過衛生檢驗,證明無旋毛蟲才可餵飼。旋毛蟲病可試用丙硫咪唑治療,用量按25—40毫克/千克體重.日,分 2~3次口服,5~7天為1療程。
9.弓形蟲病:弓形蟲病是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動物(40多種)共患的寄生原蟲病。弓形蟲寄生在宿主的細胞內,終宿主是貓,中間宿主是各種動物。在貓體內進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體和卵囊。卵囊隨貓糞便排出體外汙染環境,在適宜的條件下,卵囊發育具有感染性。被中間食主吞食卵囊後,其中的子孢體在腸內逸出,侵入血流,再分布到全身各處(特別是淋巴網狀組織),鑽入細胞內進行裂體生殖,破壞細胞並嚴重致病。慢性病例,在腦、肌肉、視網膜、肺、肝、腎等處形成包囊型蟲體。弓形蟲除經消化道感染外,也可經鼻、眼、呼吸道和皮膚、胚胎等途徑侵入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體內;病狗和帶蟲者的肉、內臟、血、滲出液(如腹水)、排洩物、乳和流產胎兒、胎盤等物中帶弓形蟲;各種昆蟲也可傳播此病。治療弓形蟲並可以先用去掉針頭的注射器抽取5%鹽酸左旋咪唑注射液1~2毫升,由病犬眼角徐徐滴入眼內,用手輕揉1~2分鐘,翻開上下眼臉,用鑷子夾滅菌溼紗布或棉球輕輕擦拭粘附其上的蟲體,直到全部清除,再用生理鹽水緩慢地反覆衝洗患眼,用藥棉拭乾,塗布四環素或紅黴素眼膏即可。
10.疥蟎病:疥蟎病是由疥蟎(一種外寄生蟲)引起的犬常見的皮膚病。疥蟎是一種節肢動物,它鑽進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蟲體在其中生長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為幼蟲出入;幼蟲也鑽入皮膚、開掘小穴。其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階段,整個過程為8--22天。
11.蠕形蟎病:蠕形蟎病也是犬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多發於5--6月齡的幼犬。蠕形蟎因體細長,很象蠕蟲而得名。它寄生於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從產卵到卵發育成幼蟲乃至成蟲均在其中。該病是由健康犬與病狗接觸而傳染。健康小狗身上常有這種蟎存在,當機體抵抗力降低(各種原因引起)或皮膚有發炎或經常洗澡皮膚被浸軟時,即可侵入並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12.蝨:危害狗的主要是血蝨和齧毛蝨。血蝨長1--5毫米,頭窄,體呈圓錐形,以吸食血為主;齧毛蝨以食毛和皮屑為主,長0.5--10毫米,頭比胸寬大。吸血寄生引起癢感,不安,有時皮膚出現小出血點,小結節,甚至化膿。
13.蚤: 跳蚤是一種外寄生性吸血昆蟲,引起犬搔癢。蚤存於塵土、地縫及墊草中。由於蚤不在犬體上發育,因此只要保持畜舍清潔,地面撒少許來蘇兒,被褥經常日曬,即可預防發生。針對蚤病,預防和治療同等重要。市售的一些殺蚤藥物可殺滅蚤的成蟲,但蚤卵具有很強的抗藥性。平時除了注意搞好犬的衛生外,一定要定期應用驅外寄生蟲藥物進行預防。因為跳蚤會對部分殺蚤藥物出現抗藥性,所以國內現售的一些產品現了抗藥性的報導。
另外波爾夫除蚤香波、除蚤靈洗劑等對以上說的疥蟎病,蠕形蟎病,蝨和蚤都有很大效果,通過日常洗澡,波爾夫既能保證狗狗的皮膚清潔健康,又能輕鬆殺滅令人討厭的跳蚤和蝨子,使寵物乾乾淨淨,健健康康。
14.硬蜱:硬蜱是吸血的節肢動物,寄生於犬的體表,機械地損傷皮膚,造成痛癢、不安,病犬啃咬磨擦。雌蜱吸血,一次約0.4毫升。多量寄生會引起貧血。重要的問題是蜱可傳染疾病或作為中間宿主使犬患某些寄生蟲病。
多數硬蜱在動物體表交配。交配後雌蜱吸飽血落地,爬到地縫隙或土塊下蜇伏不動,4--8天產卵。卵經一個月左右孵出幼蟲。幼蟲又爬到犬身上吸血;吸飽後又落地,蛻化變若蟲。若蟲再吸血、落地經十餘天成熟。成蟲吸飽血後,身體變圓,紫黑色,脹大幾十倍、上百倍。對於硬蜱的治療和預防, 首先要確保犬生活環境中的衛生。在春夏季節應多注意犬的皮膚上是否有蜱感染。市售的一些殺蜱藥物對蜱的預防和殺滅效果不是很理想。
狗狗有寄生蟲了嗎?
狗狗的身體健康、狀態只有家長最清楚、最了解,細心的您在和狗狗每天的接觸當中可以觀察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狗狗在生病之前都是有徵兆的,越早發現越易治療。
一、體內有蟲蟲的表現:
1.狗狗體內有寄生蟲會表現出,進食正常,但是不長肉,或反而消瘦。
2.狗寶寶受經胎盤或乳汁感染寄生蟲,造成食欲不振、消瘦、發育遲緩。
3.便秘或是腹瀉、腹痛、嘔吐、腹圍增大。
二、體外有蟲蟲的表現:
1.狗狗會頻繁抓繞身體的某個部位,或在地面摩擦。
2.性格突然改變,煩躁不安,消瘦。
3.食欲不振、沒精神,並且有不正常的掉毛現象。
4.嚴重的狗狗,可直接觀察到皮膚表面有紅斑或抓破後的結痂。
5.有時候狗狗會從最中吐出蟲子,或是糞便中排洩出蟲蟲。
6.嚴重的狗寶寶可引發小腸套疊,或是脫肛,引起併發症可導致死亡。
是時候該給狗狗驅蟲了狗狗驅蟲是從小就要開始的工作,幼犬、成犬的驅蟲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階段的狗狗,需要採用不同的驅蟲時間、驅蟲藥、用藥量、用藥周期,只有正確的驅蟲才能有效的幫狗狗消滅肚子裡的蟲蟲。
一、體內驅蟲的方法:
1.一般情況,狗寶寶應在出生後的一個月進行第一次驅蟲。
2.狗寶寶三月齡前,每2周驅蟲一次。
3.狗寶寶三月齡至1歲,每一個月驅蟲一次。
4.一歲以上成年狗狗,每3~4個月驅蟲一次。
5.狗媽媽交配後、生產前、生產後的一個月各驅蟲一次。
6.要注意及時清除狗狗糞便,防止狗狗誤食糞便中的蟲卵。
7驅心絲蟲:6周齡以上幼犬,前3個月每月一次,後期2月一次。
8驅弓形蟲:3個月一次。
9驅體外寄生蟲:滴劑每月一次
二、體外驅蟲的方法:
1.狗狗體外寄生蟲驅除以預防為主,家長應定期清理、消毒狗窩。
2.洗澡時可以選用藥浴,建議您用一些功能性沐浴乳清潔。
3.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給狗狗餵食一些有預防性驅蟲作用的藥物,增強營養,提高它們的免疫能力。
4.若感染體表寄生蟲,需要採取多種措施,使用內服或肌注藥。
5.外用塗抹藥,輔助藥浴,並加強營養,特別是增加維生素B的補充。
6.由於驅蟲藥劑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請遵照獸醫師指示使用,以免狗狗發生中毒或免疫失效。
提醒您:
驅蟲不見蟲是好現象。有不少家長認為,服了驅蟲藥馬上能排出蟲才是好藥。但是現在很多狗狗服用了驅蟲藥之後,沒有出現糞便中有大量蟲體的情況,甚至沒有見到成蟲體。對此,專業人士指出,驅蟲不見蟲,這是一種好現象,因為隨著驅蟲藥研發技術的提高,現在能夠在寄生蟲的幼蟲甚至是蟲卵階段就將其抑殺,大大減少了蟲卵汙染土壤的機會,也就降低了重複感染的次數。另外,現在城市裡蛔蟲、鞭蟲、鉤蟲等寄生蟲感染率較以往大幅減少,重複感染的機會也減少了,因此,「吃藥見蟲」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
分享是一種力量,關注來自堅持。我們本著共同的愛好:不忘初心同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