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復原骨架巨型汝陽龍首次在北京亮相,這讓首都市民大飽眼福。說到恐龍,相信很多人都是《侏羅紀公園》的粉絲,當年這部電影著實掀起了一股恐龍熱潮。許多國家造幣廠不失時機地推出恐龍紀念幣,以滿足青少年甚至成人的需要。今天的「金幣百科」,小金就帶您去看看錢幣上的恐龍家族。
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陸生爬行動物。從一位名叫吉迪恩·曼特爾的英國鄉村醫生首次發現恐龍化石起,到1989年在南極洲出土恐龍化石為止,全世界七大洲都有發現恐龍遺蹟的報導。美國電影《侏羅紀公園》公映後,引起人們對恐龍的極大興趣,各國發行的恐龍錢幣也成為收藏者鍾愛的珍品。
世界上第一枚恐龍幣在1989年由蒙古發行,這與蒙古是世界上恐龍遺體發現最多國家之一有關。該枚銀幣重28克,面額為10圖格裡克,幣面有2頭內美蓋特龍。1995年是世界恐龍年,全世界有幾十個國家發行了恐龍特種幣。絕大多數國家只發行銀幣和流通幣,我國也在當年發行了一套恐龍金銀幣。該套紀念幣共3枚(1金2銀),金幣為1/2盎司,銀幣為27克。
金銀幣正面圖案均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山西應縣木塔。金幣的背面圖案為重慶合川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4億年前)的重慶市合川馬門溪,是目前亞洲發現的最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長22m ,寬3m, 高6m,體重20噸,屬於大型蜥腳類恐龍,頭小,頸長達9米,頸長几乎佔了體長的一半,以植物為食。
由重慶博物館發掘的一具合川馬門溪龍,有部份骨架與一個極為完整的頭骨,與龐大身軀相比,這個頭骨極小。有趣的是它的齒列不像梁龍類鉛筆狀的牙齒,而是呈勺狀的。這條巨龍出土時,除了腦袋和前肢外,還完整保存碩長的頸子,有17到19節的頸椎。它利用長頸採食樹梢頂端的枝葉,就像長頸鹿一般。馬門溪龍自己建構成一個馬門溪科。合川馬門溪龍是中國恐龍群中最閃亮耀眼的明星,是中國恐龍的驕傲!
銀幣背面圖案之一是翼手龍。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翼手龍體型小的如麻雀;大的像鷹一樣,翼展75釐米。但大多數翼手龍都是短尾巴、長脖子。它們的嘴又長又窄,裡面排滿了尖牙,最適於捕食小蟲和小魚。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它們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的非洲。這是一種會飛的蜥蜴,稱它為「翼手龍」。所有的翼龍在分類上並不真正屬於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翼手龍是翼龍中的晚輩。
銀幣背面圖案之二是劍龍。劍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為一種巨大四隻腳的食草動物。它們被認為是居住在平原上,並且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的食草動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可長達12公尺,高7公尺,重達7公噸。它的腦部與頭顱非常的小。劍龍也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也是最受喜愛的一種大型恐龍之一。
看過了我國發行的恐龍紀念幣之後,讓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國家發行的不同種類的恐龍題材錢幣。
以上我們看到的恐龍錢幣大多數發行於1993-1995年間,製作細緻,鑄工精良,質地考究,突出了不同恐龍種類的特點。其實,對於恐龍的熱愛絕對不局限於那個年代。
2002年吐瓦魯共和國政府委託澳大利亞柏斯造幣廠代鑄一套四枚的遠古史前生物——恐龍紀念幣,列舉了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地球上具有典型性的四種恐龍,它們分別是:馳龍、劍龍、南方巨獸龍和地震龍。
以上的錢幣我們只能看到恐龍的外形,而在去年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上,小金可是在錢幣上看到了恐龍的骨架哦!那就是加拿大發行的「史前生物」系列硬幣。
這枚硬幣正面還依然是伊莉莎白女王頭像(當然這面不會夜光),而背面是一頭特殊塗料的彩色「厚鼻恐龍」,在黑暗映襯下恐龍的骨骼將會開始閃耀輝光。
其實加拿大早在2007年就發行了一套和恐龍有關主題硬幣:恐龍化石硬幣。這套硬幣一共有5枚,平均一年發行一枚,2010年底發行完畢。硬幣採用了純銀製作,純度達到.9999,每枚1/2盎司,非常稀有。發行量2萬,面值4加幣,這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次採用4作為硬幣的面值。由於純度和題材較偏,所以備受一小部分人的熱捧。恐龍的種類分別為:
2007 - Duck-Billed Parasaurolophus
2008 - Triceratops
2009 - Tyrannosaurus Rex
2010 - Dromaeosaurus
2010 - Euoplocephalus
這套恐龍題材銀幣得到了大眾的青睞,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兒童粉絲。為了照顧這些年輕的人,加拿大皇家鑄幣廠又於2010年推出了卡通系列的3枚恐龍幣,面值50分,金色硬幣,中間採用了3D技術;發行的硬幣冊子中附上了不少卡通恐龍卡片,可謂是用心良苦。
以上就是小金為您盤點的恐龍題材錢幣。恐龍是遠古的生命奇觀,了解恐龍文化,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如果在您的心中也有恐龍情結的話,不妨也收藏一枚恐龍錢幣吧!
(以上圖文內容根據《京華時報》、《大自然》雜誌、華夏收藏網、新浪博客相關文章整理編輯而成。相關作者:葛祖康、趙肯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