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書法界,很多人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自己從小就練書法,練了幾十年,終於有了一點點成績,也入展了國展,也成為了書協會員。
但是卻依舊無法依靠書法謀生,而很多所謂的歌唱家,一場演唱會往往能夠有不菲的收入,而一些所謂的「名人書法」往往也能拍出天價,所以經常會心生不公。
當然,也有一些書法作品,被拍出了不可思議的天價。
在10年前北京保利的一場拍賣會上,有一位酷愛寫狂草的「縣委書記」的書法,最終賣出了4.368億的天價,這幅草書長卷,總計600多字,折合算下來的話,一個字能值70多萬了,這件作品的成交價格打破了多項拍賣紀錄,令國內外震驚。
這件作品就是黃庭堅的《砥柱銘》。
黃庭堅一生並沒有顯赫的官運,他參加過兩次科考,第二次進士及第之後,被任命為汝州葉縣縣尉,相當於今天的「縣委書記」級別的。
宋代的大書法家與唐代不同,唐代大書法家一般皆是朝廷中樞的成員,只有這些人才能掌握書法的核心筆法,到了宋代,寫意書法的興起,低層文人士大夫書法家群體開始崛起,「宋四家」便是其中的翹楚。
「宋四家」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極為顯赫的地位,蘇東坡的名號家喻戶曉,他的詩文影響了無數的中國人,他的思想以及他的處世情懷,成為了許多人一生恪守的信條,他的書法也有著濃濃的書卷氣,當然這種的境界也只有蘇東坡能夠達到,這也是東坡書法不能學的一個原因。
而米芾與黃庭堅則不同,米芾是近千年以來對晉唐書法繼承最完備的一個人,成為了很多人叩開魏晉大門的一個敲門磚。
黃庭堅則是唯一一個能夠被稱之為「草聖」的宋代草書大師,他以豐厚的學養和超凡的藝術天資,在草書領域當中繼承前人遺脈,悟出了「蕩槳筆法」,成為了後人傾慕的對象。
對於黃庭堅而言,他一生當中的草書最高成就並不是這件被拍了4個多億的《砥柱銘》,而是他晚年被貶貴州時候所寫的一件草書極品,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李白憶舊遊詩卷》。
關於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行筆飄忽若神,筆法精湛無倫,變化無雙,神鬼莫測,即便是懷素復生,也難以寫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吳門畫派之首的沈周曾經有一段跋文,對此帖的評價最為恰當,他說: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
意思是說,黃庭堅憑藉這幅字,完全可以問鼎「草聖」的桂冠,而這根植於他對於懷素的獨到體悟。
草書大師祝枝山對黃庭堅也是服膺一生,他說:
「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可謂「平生神品」。」
由此可見,黃庭堅到了晚年,其草書境界已經直入神明之境,比之於唐人絲毫不落下風,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一直到今天被歷代草書名家當作畢生臨摹學習的範本。
此作,如今藏於日本的《京都藤井齋成舍有鄰館》,普通人想見一面原作而不可得。
如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藏於日本的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經過了超高清的掃描,完美復原出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此《李白憶舊遊詩卷》,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