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年關,網上又傳了一陣《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哈,結果證明又是空歡喜一場,2019年看到《八佰》是註定無望了。《八佰》上不了,本來要撤到元旦檔的《葉問4》也不撤了,《解放·終局營救》、《特警隊》也紛紛提檔上映,大家看看這些片子拍得有多糟糕,就會理解影迷們對《八佰》的期待為何如此強烈了。
如果你還沒拿定主意是否去看《解放·終局營救》,那麼毒舌君這篇影評一定會打消你觀影的欲望;如果你已經去看過了,那麼不妨瞅瞅這篇影評,看看下面的內容有沒有說中影片的問題所在。
由於毒舌君要詳細分析影片,所以下面的影評內容一定會涉及大量劇透,如果介意的話,請看完影片再來。
毒舌君先不聊本片在情節、細節和角色上的問題,先來說說本片在本質和根源上的問題。毒舌君對國產戰爭片其實並無偏見,從小也是看著《四渡赤水》、《大決戰》等國產戰爭片長大的,當時覺得這些影片也蠻吸引人的。
雖然長大後也逐漸明白國產戰爭片的諸多「先天缺陷」,但至少人家有那種藝術創作的認真勁兒,劇情是工整有序的、角色是鮮明紮實的,戰爭場面也拍得有板有眼。其實不只是這些國產戰爭片了,早年間的國產故事片,紮實的劇情和角色基本上都是標配。
而到了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像《解放·終局營救》這種國產戰爭片,一方面要遵循主旋律電影那些「你懂的」條條框框,一方面又要出於賺取票房的目的迎合觀眾,向商業大片看齊,兩方面結合的最終結果,往往不是兼具主旋律電影紮實劇情和角色,以及商業大片火爆精彩感這些長處,而是恰恰相反,往往長處盡喪,缺點盡顯,甚至還帶有「抗日神劇」的高能範兒,《解放·終局營救》就是這種典型。
相信只要看過《解放·終局營救》就不難發現,本片完全喪失了傳統國產戰爭片那種紮實的劇情和角色,尤其是劇情從頭到尾毫無邏輯,徹底崩潰,仿佛劇情完全不需要講道理,只承擔為動作戲串場的功能就夠了,而動作戲除了亂打亂炸一通,也嚴重缺乏商業動作大片應有的精彩與刺激感。
而且《解放·終局營救》絕非個案,縱觀近幾年的主旋律戰爭片,都有類似的問題,從而折射出當代的主旋律戰爭片創作者,在創作心態上的扭曲與浮躁,不僅喪失了老一輩電影人紮實細緻鋪排劇情角色的藝術功力,對於商業大片的理解也僅限於堆砌火爆感這種皮毛,創作上有太多的心機和顧慮,缺乏足夠認真敬業的態度,還怎麼能拍出好電影?
下面,毒舌君就具體針對《解放·終局營救》這部新片,通過詳細分析,讓大家了解本片是怎樣一種從頭到尾崩潰級別的爛。
首先,這部影片的劇情簡直爛到渾身漏洞、處處槽點,簡直是刷新了國產戰爭片糟糕劇情的底線了。
整部影片就連基本的故事邏輯和人物行為邏輯都不具備。大家看完不妨想一想,片中以周一圍為首的那個解放軍小分隊,到底是在幹什麼啊?
如果說,一開始這個小分隊的任務是潛入天津市,為解放軍的天津總攻進行炮擊定位的話,那麼他們的任務是一直呆在城裡,等到總攻時進行現場炮兵引導?還是收集完相關數據之後,就返回部隊呢?影片連這種最基礎的任務邏輯都是自相矛盾的。
從小分隊決定把鍾漢良當「舌頭」給抓走這個行動看,這意思應該是要把「舌頭」帶回部隊審問情報的,在許多經典的國產戰爭片中,這種「抓個舌頭帶回去」的橋段並不少見。
但本片的問題就在於,小分隊抓完「舌頭」,並且開車闖關之後,居然沒有第一時間回部隊,而是又跑到一個樓上用炮兵鏡觀測起來了。
這……小分隊明明已經在敵人面前暴露了啊,這時候還不趕緊走嗎?還要繼續留下?而且是帶著個拖油瓶的「舌頭」,既不殺又不放繼續暗中潛伏搞觀測?這毫無情理可言啊!
如果說他們的任務就是一直留在城中,直到發起總攻時,為炮兵提供現場實時引導,這個道理是說得通的,但後來又有地下黨安排小輪船讓他們逃走的情節,顯然說明小分隊還是要回部隊的,肯定不是要一直留在城中等待總攻,所以這不是跟之前沒有直接走、而是繼續留下的情節相矛盾的嗎?
也許有人會說,小分隊是得知鍾漢良的重要身份之後才選擇留下的,拜託,小分隊知道鍾漢良的秘密那都是第二天的事了,所以前一天晚上他們開車衝關的時候,為啥不趁夜直接回部隊呢?沒有繼續留下來的理由啊!
後來,當劇情引入「營救軍官家屬」這個新的任務之後,影片的「任務邏輯」以及主角們的行為邏輯依然是混亂不堪的。
首先,小分隊雖然將「天津守軍扣押軍官家屬當人質」這一重要情報,通過楊冪扮演的地下黨用電報傳遞迴了總部,但隨後並沒有總部向他們明確傳達任務變更,轉為營救人質的明確命令,所以周一圍後來帶著小分隊坐船沒走成,然後又殺到監獄去救鍾漢良以及軍官家屬,到底算是怎麼一回事?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如果他要返回部隊復命的話,那麼坐船離開失敗再找其他途徑啊,沒接到命令居然擅自變更任務去救人?這算不算是無組織無紀律呢?
而且這些「任務邏輯」的前後矛盾之處,影片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劇情交代來解決的,但就這麼明晃晃地擺在觀眾面前,是不是說明了影片主創在創作心態上的巨大問題呢?
除了整部影片的「任務邏輯」亂成一鍋粥,「背景設定」更是敷衍糊弄,甚至連這種基礎設定故事都不願意講圓。
雖然觀眾看到後來也能看明白天津守軍想用軍官家屬當人質,還想製造他們死於我軍炮火的假象,以使北平不能和平解放。但前面鍾漢良帶著這些軍官家屬又是坐船、又是翻船,這又是什麼鬼?這些軍官家屬為何會在天津?他們坐船又是要去哪兒?都毫無交代!
所以如果影片主創真的覺得這種背景故事可有可無的話,完全可以不拍坐船翻船這些戲的啊,只講他們扣留軍官家屬也是能成立的啊,既然拍了就要把這些背景故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啊,結果就三言兩句幾個閃回畫面一筆帶過算怎麼回事?糊弄觀眾啊!
還有周一圍扮演的解放軍小分隊的隊長「丟兒子」這個背景設定也很草率?他兒子是咋丟的?他兒子又 是咋跟鍾漢良扮演的國民黨軍官的女兒認識的?他兒子為啥會跟鍾漢良一起上了軍官家屬的船?這些背景故事也是統統沒有交代,只是把「鍾漢良和女兒認識周一圍兒子,以及周一圍兒子為救鍾漢良女兒溺水而死」這個設定強行丟給觀眾,就不管不顧了,這能算是負責任的創作態度嗎?
除了以上這些劇情方面的大問題,細節上的小問題更是比比皆是,bug漏洞跟篩子一樣多!最好笑的是,楊冪所在的那個地下黨站點原本並未暴露啊,是很安全的啊,結果一個剛跟敵人打完一仗的地下黨就咋咋呼呼的跑進來,說這個站點暴露了,於是把敵軍士兵給引來了,你說這不是作死嗎?
還有接下來更逗,前面有場戲顯示地下黨正在站點裡跟敵軍士兵交火,後面一場戲裡這些敵軍士兵又都沒了,敵人在街對面朝站點開炮,然後周一圍開著車過來,在廢墟的死人堆裡找到被炸死的妻子楊冪,可敵人就在街對面啊,明明看到周一圍開車過來,咋不過來抓他了?居然讓他帶著老婆屍體,跟其他沒死的人又跑了?這片子真的是一點劇情合理性都不想講嗎?
影片甚至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節,讓人看了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解放軍小分隊為了抓鍾漢良扮演的國民黨軍官,結果暴露了自己,於是開車硬闖敵軍關卡,後來在樓裡面對鍾漢良問話的時候,居然問的是——「說!他們為什麼要抓你?」
拜託,敵人難道不是要抓你們嗎?是你們這些解放軍小分隊在夜裡開車闖關的啊,鍾漢良只是被你們抓住的「舌頭」啊,所以你們怎麼會認為敵人是來抓鍾漢良的?莫名其妙啊!
當然,觀眾因為開了上帝視角,是知道那些國民黨士兵本來是要來抓鍾漢良的,沒想到小分隊先把鍾漢良給抓走了,但小分隊沒有上帝視角啊,他們怎麼知道那些國民黨士兵是衝著鍾漢良來的,不是衝著小分隊來的?毫無道理啊!
還有就是王迅扮演的那個外號叫「馬嬸」的解放軍戰士,犧牲得也是莫名其妙!他開車帶著鍾漢良貌似是要撤退的樣子,但也不知道是從哪兒來了一陣炮火襲擊,把車哐哐一通炸,然後王迅就讓鍾漢良下車,他繼續往前開車,然後就在被更猛烈的炮火給炸死了!這又是什麼鬼?有炮火阻擋,你可以跟鍾漢良一起下車,就別往前開了啊,這些急著去送死到底是想幹啥呢?這樣的犧牲毫無意義啊!
如此千瘡百孔、漏洞百出的劇情,顯然是在拍攝前期缺乏完整規劃,在剪輯成片時又完全不顧合理性,生硬堆砌劇情造成的嚴重後果,把這樣一碗難以下咽的「夾生飯」端給觀眾,請問影片主創的誠意何在?(文/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