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南都訊 記者黃銳海 實習生葉敏韜 成軍將近十年的「講者」,在廣州HIP-HOP圈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最近他們推出了暌違四年的全新專輯《新青年》,並在本月開啟了新一輪的巡演,首站演出已於上周在深圳結束,接下來他們將在7月12日巡演至香港,而廣州站的演出則定於9月20日在T U凸空間舉行。
十年來,「講者」始終堅持以獨立身份做音樂,沒有依靠過任何公司或團隊,因此他們的音樂也更為純粹。但走過十年,如今的「講者」已不僅僅是一個小團隊,他們在兩年前成立了他們自己的獨立廠牌C H ILL G U N,更集合了徐真真、香菇等一批本土H IP-H O P音樂人。「講者」這團體本身也從最初兩人擴充到四人,這也是「講者」這幾年來的變化。
日前,在「講者」的工作室裡,這個團體的幾位核心成員接受了南方都市報專訪,談到這張專輯《新青年》,他們坦言跟早年的作品有相當大的區別,首先,如今的「講者」已經不再是十年前那幾個乳臭未乾的H IP-H O P仔,他們都長大了,結婚的結婚,生小孩的生小孩,而今時今日的他們,對粵語RA P又有了新的理解。
專輯名為「新青年」,但卻不再是以前一味追求潮的概念。V YA N是「講者」核心成員之一,幾年前他還是個標準的憤青,如今再見他已判若兩人,「兩年前因為朋友的關係,開始接觸佛教,慢慢就迷進去了。」專輯中一首《達摩流浪者》,就是他在佛教上感悟後的創作,「當時念佛經佛咒,就覺得特別有R A P的感覺,覺得這些經文咒語完全能用R A P的方式來念,所以就有了這首歌的出現。」
其實,這張專輯中融入了不少傳統文化的內涵,譬如另一首《中草藥》,唱的就是廣東的涼茶。當時央視來廣州拍一個紀錄片,其中有一集是找一些本地年輕人介紹涼茶,「於是就找了我們」。「講者」給這個紀錄片創作了一首主題歌,就是這首《中草藥》,以H IP-H O P的潮味跟傳統文化碰撞,體現新青年的底氣。
當然,專輯中也有不少是真正講述年輕人狀態的歌曲,譬如《捱驢仔》,就是講述80後90後上班族的困惑,這些生活在大都市底層的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首歌也是他們整張專輯的主打作品,在網上的傳播率也挺廣,不少網友聽後都按贊,認為是香港LM F的成名作《大懶堂》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