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沉默的真相》徹底爆了。
在取得開分8.9分的成績以後,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飆升到9.2分的逆天分數。
它的原著也再一次受到極大關注,在各大圖書網站、音頻軟體都登上熱銷榜單。
在原著的作者一欄,我們再次看到了這個熟悉的名字——紫金陳。
出道作品《高智商犯罪》系列詭譎大膽,近年新作《低智商犯罪》幽默新穎。
而在紫金陳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則是「推理之王」系列:
《無證之罪》改編同名網劇8.2分,與《白夜追兇》共同立下國產網劇標杆;《壞小孩》改編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更是2020年最熱劇集。
而《沉默的真相》的原著,是「推理之王」系列的最後一部,也是系列最好的一部,同時,也是紫金陳創作生涯到目前為止的巔峰。
它不僅取得了紫金陳所有作品中最高分——8.5分的成績,也是唯一一部進入豆瓣圖書總榜NO.237的作品。
它當然是類型小說,卻又不止於此,在它身上,閃耀著消失太久的現實主義光輝——
《長夜難明》
真相之謎:吶喊、隱瞞與沉默
《長夜難明》的故事並不複雜,所有的情節也都是在圍繞一件事——真相。
青年支教教師侯貴平,發現班級女生被小混混帶出去「吃飯」後,回來就喝毒藥自殺了,而警方也女生體內找到了精液。
侯貴平報警,想為女孩找出真相,可是反而被暴打一頓,憤怒的侯貴平最終自己找出了關鍵證據,並堅定地準備將真相吶喊。
可是,有些人只想把真相隱瞞。
比如小混混,背後的靠山企業大老闆,甚至公安局的刑警隊長,在見不到光的地方,隱瞞真相是默認的規則,而吶喊,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的。
周邊的人,難道就沒人知道?當然不是。準確地說,是誰都知道。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有兒有女,無權無勢。
在這種環境中,吶喊會被淹沒,真相會被隱瞞,剩下的,只有無邊的沉默。
青年檢察官江陽,研究生畢業以後就來到平康縣檢察院,並迅速了得到了提拔,成為了一名副科長,前途大好。
而這一天,曾經的班花李靜找到了江陽,因為她的男朋友侯貴平就是在平康縣「溺水身亡」,但是她偶然得知公安局檔案上,寫的是對婦女做下傷天害理的事後,畏罪自殺。
李靜無論如何不肯相信侯貴平會做出這種事,她懇求江陽能找出侯貴平死亡的真相。
經過反覆權衡,江陽決定打破沉默,喚醒真相。
公安局刑警隊長本來客客氣氣,得知江陽意圖後,立刻就把臉拉下來,極度地不配合。
但是江陽堅持利用職務的合法權力來調查,刑警隊長也從不配合開始變為阻撓與幹擾。
一天晚上,正在查看資料時,江陽屋內窗戶被突然打碎,等到跑出去時已空無一人,這時江陽手機響了,傳來一個陌生聲音:
「想死的話,就繼續查下去吧。」
張超,29歲時當上政法學院最年輕的教授,曾經教過侯貴平和江陽,但是後來因為和自己的女學生在一起,辭職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而這個女學生,就是李靜。
因為當年張超就發現了侯貴平的死有蹊蹺,但是為了不引來麻煩,張超沒有聲張 ,卻沒想到自己另一個學生也完全陷入其中。
張超知道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但是身處司法體系的他知道,任何吶喊、嘶吼等行為藝術是無用的,能解決問題的,只能靠程序正義。
接下來就是全書開篇的情節:張超一個人拉著一個大箱子來到地鐵站,聲稱箱子裡是危險物品,想要強行闖入,但是還是被趕來的刑警制服。
打開箱子以後,沒有什麼易燃物,只有一個潦倒中年男人的屍體——江陽。
省廳派下來的高手嚴良,發現張超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布一個大局,而他也不斷地追問張超的動機是什麼,穿過重重迷霧,到達了那個令所有人不敢想像的真相。
時空之織:連貫,交叉與重疊
《長夜難明》的故事雖然簡單,但足夠深刻。而和故事一樣重要的,就是如何去講了。
時間線,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詞。
比如故事一開頭跟隨張超視角的敘事,後來又多出一條線這就是同一時空中並行的兩條的時間線。
但這種技巧實在太常見,《長夜難明》中,是將侯貴平、江陽和嚴良獨立為三個敘事時空,並且用不同手法極其巧妙地連接在一起。
三個時空的第一層關係,就是連貫。
具體講,就是故事的發生順序:侯貴平江陽嚴良。
三個性格完全不同,但都還有著一顆正義之心的男人,因為一個女孩的死,所調查、擾動、牽涉出來的令人難以想像的黑暗。
三個時空的第二層關係,是交叉。
具體講,就是故事的講述順序:嚴良江陽侯貴平江陽嚴良。
發生最晚的時空最先講起,通過張超和嚴良勾起讀者對江陽如何犧牲的好奇;
接下來,江陽成為故事的主角,意外被捲入調查「侯貴平」之死的真相;
在故事的中段,我們才跟隨侯貴平在親眼目睹源頭的黑暗,並看到他的犧牲;
三個時空交叉出現,但卻不讓人感覺絲毫混亂,反而在精心編排下,對主題產生著一種反覆衝擊之感。
三個時空的第三層關係,是重疊。
這種關係出現的極少,通常只發生在高潮情節,達到一種疊加的狀態:嚴良/江陽/侯貴平。
在幾個關鍵情節,書中每一章都很短,三個時空交叉速度加快,最終達到了一種重疊的藝術效果。
在劇中,這種效果被更具象化地表達出來了,嚴良、江陽、侯貴平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都遭遇到了重大的危機,也都堅定地找尋下去。
三個人依次轉身,仿佛是同時發生,配上緊張的音樂,給人帶來一種頭皮發麻的情感高潮。
推理之核:本格、社會與人性
寫出2019年豆瓣懸疑榜單TOP1《網內人》的香港作家陳浩基,曾經對推理流派有一個簡單的概述:
「一是視推理小說為邏輯遊戲,為了追尋解謎樂趣、挑戰"化不可能為可能"而投身推理創作;
一是將推理小說當成伸張正義、揭示人性的道具,為了追求"文以載道"而撰寫撼動人心的犯罪作品。
籠統地說,前者就是本格派,而後者就是社會派。」
兩種流派各有長處,最好的推理作品則是能夠將二者融為一體,既有社會思考之核,又有本格技巧之殼。
能在一個流派登峰造極已經寥寥無幾,將兩個流派融為一體更是屈指可數。
但《長夜難明》因為結構的特殊性,居然達成了一種「辯證統一」的效果。
由於全書剛開頭,我們就知道了江陽的結局,也緊接著知道了侯貴平的結局。
因此閱讀的前半部分,我們好奇的並不是「結局是什麼?」,而是,「結局為什麼會發生?」
而這個問題也是社會派的標誌。
不過,前半部分的地鐵拋屍、律師殺人、法庭翻案又都很讓人有解謎的欲望,所以,全書的前半部分,底色是社會派,卻極富本格感。
而在閱讀的後半部分,我們在得知了過往的一切後,開始急迫地想知道:「所有人的最終結局會是什麼?」
這個問題則是本格派的標誌。
不過,對於司法正義的終極審問,又讓讀者會更前所未有觸摸到正義的存在,並切身感受到一個個為正義獻身的鬥士。
所以,全書的後半部分,結構是本格派,卻真正蘊含社會派的靈魂。
網上有法律工作者評價道:
「讀到開頭後,我想沒有任何一個法律人能忍住不讀,拿到書後一口氣花了三個小時看完,讀完小說,我甚至一度難掩熱淚,甚至開始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學習法律,反思自己到底是要成為哪一類法律人,反思自己在以後能否既做個好人又做個好律師。」
《長夜難明》,不僅超越了本格與社會的區分,甚至融合了推理、懸疑、刑偵的界限,讓所有人反思一個聽起來無比「幼稚」的問題:
「你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願意幸福活著呢?」
大道無形,作為寫出了一眾新奇而大膽懸疑作品的紫金陳,在《長夜難明》只是刻畫了一群最理想主義的鬥士,講了一個最現實主義的故事。
拋棄了以往所有的技巧與手段以後,《長夜難明》是想拷問懸疑,刑偵,推理等一眾類型中,最根源、最共通的人性。
長夜漫漫,終見光明。
. END .
【文| 逸塵】
【編輯| 知愚姑娘】
【排版 | 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