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是世界乒壇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年份,因為在此之前,桌球運動都並非奧林匹克比賽項目,直到漢城奧運的開打才改變了這一情況。
由於奧運會的影響力遠超世乒賽,所以各國桌球運動員都希望能在這場競爭中笑到最後,為祖國、也為自己爭得無上榮譽,咱們中國隊的選手們自然更不例外:畢竟是國球項目,怎麼著也得露兩手嘛!
然而結果是怎樣呢?
喜少悲多、慘敗連連!
國乒不但沒有像近幾年奧運會表現的那樣、包攬全部項目金牌,甚至還出現了極其狼狽的輸球。尤其是男單方面,簡直是敗得一塌糊塗,以江嘉良為首的3大主力居然連半決賽都沒打進,一塊銅牌也沒獲得!
既然中國隊選手沒發揮好,那冠軍就自然會屬於當年與我們不相上下的歐洲勁旅——瑞典隊咯?
曾經的瑞典天才名將、國乒最強對手瓦爾德內爾帶頭表態:和我沒關係!
後來稱雄一時,打垮過劉國梁、孔令輝等人的佩爾森附和道:俺也一樣!
倒是那位16歲的時候和瓦爾德內爾一起去中國學藝、被球館看門人虐得體無完膚的林德默默說了一聲:中國隊的輸球,我倒是做了比較大的貢獻……可最後的冠軍也不是我啊!
那麼問題就來了:
漢城奧運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中、瑞兩大男乒強隊都折戟沉沙?最後的男單金牌又屬於誰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從頭回顧一下當年的那段歷史吧!
老球迷們都知道,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世界男乒格局是「非中即瑞」,國乒和瑞典隊有如春秋時候的晉國與楚國一樣反覆爭奪著霸權,1983、1985、1987年世乒賽的男團決賽全部在他們之間展開,男單的決賽選手也在這兩隊誕生。
所以當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打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男單的決賽仍然會是這兩隊的選手的較量:理所當然!
當是時也,中國隊這邊派出了江嘉良(世乒賽、世界盃單打冠軍)、陳龍燦(世乒賽單打亞軍、世界盃單打冠軍)兩大悍將,外加意外上位的陪練選手許增才(詳情見我之前發表的文章:國乒奧運選拔史(1):教練內定主力爆冷出局、陪練選手意外上位)充當奇兵,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而瑞典那邊也不遑多讓,派出了瓦爾德內爾(世乒賽、世界盃、歐錦賽單打亞軍)、佩爾森(歐錦賽單打冠軍)、林德(贏過國乒主力、但沒什麼像樣的單打好成績)出場,實力也是相當強悍。
怎麼看,比賽的結果似乎都是早已註定了的。
但大家卻忘了另一支強隊的存在。
誰?
東道主韓國隊:正是在下!
沒錯,80年代的時候,韓國桌球隊迅速發展,而且還是男女兩開花,實力已逐漸達到世界一流。而且這個國家在體育事業上有極強的「主場光環」,本土作戰的時候運動員個個打雞血,有時連裁判也畫風突變,常能讓其他國家選手防不勝防。
早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的時候,韓國人就已經在桌球項目上暴擊了中國隊,一口氣拿下了男團、女團、男單3枚金牌,尤其韓國小將劉南奎更是發揮神勇,單打擊敗了國乒「一哥」江嘉良,隨後戰勝惠鈞、登頂為王。
而那一年,他才18歲而已。
誰也不會想到,一年後,同樣的主人公會在同樣的地點上演幾乎同樣的故事,而這一次,他將更加瘋狂!
漢城奧運會開打後,國乒在男單領域的首輪較量表現就只能算是差強人意,3大主力中只有江嘉良是小組第一出線,陳龍燦爆冷1-3輸給奧地利「海外兵團」選手丁毅一場、許增才則是2-3惜敗瓦爾德內爾一場,最後以小組第二的名次出線。
第二就第二吧,總比直接被淘汰了要好。
緊接著16強賽,許增才就遭到了韓國人的暴擊,在總比分2-0領先的情況下連丟3局,被瓦爾德內爾早年最頭疼的那位對手打敗。
誰?金琦澤是也!
經過一番激烈的對決,殺入男單前8名的運動員名單也終於誕生了,分別是:
中國隊的江嘉良、陳龍燦;
瑞典隊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林德;
韓國隊的劉南奎、金琦澤;
匈牙利隊的克蘭帕爾。
沒錯,瓦爾德內爾的偶像——克蘭帕爾又來了。在此之前,他已經因為多次違反隊規,而被教練組反覆禁賽,錯過了大把的機會。
不過到1988年的時候,匈牙利正處於東歐劇變的前夜,過去的許多條條框框全部被推倒,克蘭帕爾那放蕩不羈的性格也終於找到了歸宿。不過此時的老克已經是35歲的「高齡」,能打進前八名就已非常不錯,所以大家估計他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結果很多人就被打臉了。
1/4決賽,35歲的克蘭帕爾再次爆發,3-2擊敗了中國隊的核心主力、年僅23歲的陳龍燦,昂首挺進了男單半決賽——不愧是老瓦的偶像,乒壇老一輩的「常青樹」!
這邊陳龍燦已折戟沉沙,另一邊江嘉良的情況是怎樣呢?
同樣涼了!
江嘉良的1/4決賽對手是瑞典選手林德,從過去的大賽成績上看,老江應該是穩操勝券的,比賽開始後他也迅速以21-16拿下首局,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正常。
但緊接著,林德便開始發威,利用自己左手橫拍兩面弧圈球打法的技戰術不斷突破江嘉良的正膠快攻防線,隨即以21-12、21-13、22-20連扳三局,將當時公認的世界最強男乒選手給拉下馬!
至此,中國桌球隊在漢城奧運的男單賽場上全軍覆沒,無人晉級前四名,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差成績,同時拉開了7年大低谷時期的序幕!
國乒這邊輸得一塌糊塗,瑞典那邊的情況呢?
也不理想。
瓦爾德內爾晉級前八後又碰到了自己的老冤家金琦澤——在此之前,他已經在世乒賽、世界盃上連續輸給對方多次,結果這次奧運會還是未能倖免,雙方惡戰5局、結果又是金琦澤3-2笑到了最後。
老瓦是真打不過啊!
至於佩爾森的話也是輸得有些糊塗,1-0領先劉南奎、結果被對方連扳3局翻盤:韓國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叫做「打瘋了」,而且他們還完全沒有收手的意思。
半決賽,劉南奎3-0橫掃林德、金琦澤3-0橫掃克蘭帕爾,成功包攬了男子單打的冠、亞軍,創造了本隊在奧運歷史上的最好戰績,至今也只有中國隊超越了他們!
最後之戰,克蘭帕爾「油盡燈枯」,1-3不敵林德,無緣獲得銅牌;劉南奎發揮神勇,3-1逆轉金琦澤,成為了奧運史上的第一位桌球男單冠軍!
那一年,他才20歲而已:不服不行啊!
漢城奧運會是中國桌球隊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敗績,不光男單無人進半決賽,女雙方面也痛失金牌、被韓國組合梁英子/玄靜和搶走,最後只有陳龍燦/韋晴光、陳靜拿到了男雙和女單的冠軍。
雖說是中、韓平分天下,但對當時號稱世界最強桌球隊的國乒來說,這個結果已經是相當糟糕了。
當然,人比人、氣死人——中國隊畢竟還是有金牌入帳,瑞典人卻只撈到了一枚銅牌,瓦爾德內爾、佩爾森更是輸得相當窩囊,不服氣啊!
不過下一屆奧運會是4年後的事情,他們現在要準備的,是次年的世界錦標賽。
而那場比賽,將會成為國乒男隊難以忘懷的噩夢,這些我們下一章再細說。
下面說些題外話。
歷史,有時候確實很巧合。
1988年,奧運會首次引入桌球項目;而在中國,也有兩位小孩在這一年誕生。
山東青島,一位基層桌球教練喜得貴子,但他卻完全沒有將自己的寶貝培養成同行的想法——作為狂熱的足球迷,這位爸爸甚至決定用某位國際足球巨星的名字諧音來給孩子取名,同時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在綠茵場上馳騁,實現自己與中國的足球夢想。
直到有一天,他的爸爸看到國足居然輸給了葉門:這算怎麼一回事?
孩子,足球咱不踢了,還是改打桌球吧!
這位父親不會想到,自己憤怒之下所做出的決定,不但將改變兒子的一生,同時也將改變乒壇的歷史。
同樣是在1988年、稍晚些時候,遼寧鞍山的一對夫婦也迎接了自家的兒子誕生。
與剛提到的山東小夥不同的是,鞍山娃娃自打出生起就身體虛弱,不像是個學體育的料,而且家裡也沒有什麼專業背景,取名字也不過是按照中國傳統生肖的動物來決定,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怎麼看,這個孩子也不像是能和桌球結緣的人。
不過當年中國東北的桌球氛圍非常濃厚,爸媽一看娃娃身體不怎麼好,於是便聽從某位教練員的建議,將他送去隨便學學打球,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別的也沒多想。
而那一年,也正是國足輸給葉門的時候。
就這樣,兩位在奧運會桌球項目誕生那年降世的中國小孩開啟了自己的小球人生,而他們多年後所締造的傳奇故事,將永遠照亮乒壇的歷史!
你猜到是誰了嗎?歡迎留言寫出自己的答案吧!
原標題:《大滿貫瓦爾德內爾(8):國乒、瑞典奧運慘敗!韓國人打瘋了》——連載未完待續,歡迎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