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別》
自古戲場無真愛,各種心機出軌事件層出不窮。充斥浮華和奢靡氣息的娛樂圈真的會有真愛嗎?毛姆早已給了我們答案:有,但需要一點運氣。張學友和羅美薇就是那個運氣最好的人了吧。他們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攜手共度人生的大起大落,無論風雨都不離不棄。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上世紀80年代幾乎同時出道,1985年,20歲的羅美薇被選中出演影片《情逢敵手》,隨後於同期出道的袁潔瑩、李麗珍、陳加玲、羅明珠組成「開心少女組」,接演了《開心鬼》、《八喜臨門》等喜劇片,在香港紅透半邊天。
早在1984年香港的18區歌唱比賽中,羅美薇就在觀眾席裡看到業餘歌手張學友,但兩人並不認識。直到兩年後拍攝電影《痴心的我》,張學友首次演男主角,沒想到兩人居然「假戲真做」。羅美薇曾回憶說:「我們抬頭對望,都立刻滿臉通紅,接著馬上低頭,轉身分開,有種觸電的感覺。」
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張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他們從來不鬧緋聞。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張學友曾說「我始終找不到可以替代她的人,既然仍愛著她,我是不可能愛別人的。」1996年,二人終結束10年愛情長跑於英國註冊結婚。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他(愛情)的真實性。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
當時正是張學友事業巔峰期,唱片銷量僅次於麥可·傑克遜,排名世界第二。在當時香港娛樂圈,「天王背後的女人」林鳳嬌等人都是隱姓埋名,由此可見,張學友公開宣布婚訊需要多大的勇氣。
自此後,羅美薇淡出娛樂圈,專心在家相夫教子。很多人認為,做全職太太是再輕鬆不過的事兒。其實全職太太也不好當,家裡事無大小都要料理,還要照顧孩子,維護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多少人願意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事業,回歸家庭。而羅美薇做到了,張學友回憶這一切,也說如果沒有羅美薇的支持和陪伴,也許就不會有今日的歌壇地位。
2000年,張學友和羅美薇女兒出生,取名張瑤華,當年,他們當選為香港「千僖年模範夫妻」;2005年,張學友第二個女兒出世,張學友又被評為香港「模範父親」。
張學友將大部分時間用於陪伴妻子、照顧女兒,才換來「模範」的稱號。「我不能離開女兒太久。小孩子長得很快,三個月前和三個月後就有很大不同,我不想錯過女兒的成長。」張學友推掉了大量在內地拍攝的電影,反而陪著太太和女兒去世界各地旅遊,不久前一家人剛剛從日本回來。張學友也多次表示,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總得有個取捨,對他來說,家庭比事業更重要。
羅美薇完全不喜歡應酬,很多朋友飯局都由張學友出馬。張學友後來接受電臺訪問時談到相處之道:給對方空間,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像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美美買的,她叫我穿什麼,我就穿什麼,免得她為這點小事不高興。
當年,為拍電影《江湖》,張學友一家成為娛樂版追蹤的目標,令愛寧靜生活的太太被記者騷擾得很不愉快。當時的張學友為保護家人對傳媒說:「我覺得到目前為止,做羅美薇的老公,我只有 60 分;做爸爸我有 70 分,所以我決定將重心放在家庭。假如再有人幹擾我的計劃,我會義無反顧地退出演藝圈。」
王家衛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然而張學友和羅美薇告訴我們,真愛不會過期。
張學友為羅美薇作詞作曲的《講你知》,笑稱為送給老婆的「情書」
世界小行星協會曾給予張學友一個為小行星命名的機會,他最後將此行星命名為【MAY】(太太的英文名)。
《祝福》
在很多張學友的演唱會中都會以這首歌作為結尾,也許這是他的得意之作吧!
青春是美好的,有故事的青春很美,有值得回憶的青春更美。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和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時因某種原因與原作者聯繫不上,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