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袁方緒 圖\文)日前,由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食品安全公眾開放日活動——兩代表一委員走進喜之郎現場體驗活動圓滿舉行。
在位於市城區銀河南路的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遂寧工廠內,喜之郎行政人事部部長潘文龍首先給「兩代表一委員」及商家代表們講解了企業的起源和文化。
代表們在生產車間,親眼見證了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的現代化生產線。在參觀過程中,明亮、整潔的環境和高效有序的自動生產線讓代表們大開眼界。
代表們緊張的參觀後,對喜之郎堅持安全、開拓創新的理念深表贊同,對喜之郎取得的驕人業績深感佩服。代表說,「我們在參觀過程中,看到了喜之郎對消費者認真負責、開放、自信的態度,我們的所見所聞印證了喜之郎恪守『質量是喜之郎人的自尊心』基本信條,喜之郎是一家重視食品安全、努力踐行社會責任的良心企業。」
與會代表
現場交流
遂寧市人大代表
與會代表希望大家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食品行業加強行業自律,部門強化監管力度,消費者進一步提高維權意識,增強消費信心,共同營造放心舒心環境。
餐飲從業者代表
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現場參觀「喜之郎」整個的生產過程、生產的工藝,讓代表們了解食品生產全過程的環節。」據悉,今年以來,遂寧市食品安全工作以「四個最嚴」為指導,以「補短板、重基礎、抓創新」為工作思路,在省市場監管局和遂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壓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任務,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線,全年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聽取介紹
遂寧市出臺《關於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期間規範處置庫存食品原料的通知》《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我市食品生產企業復工提示》等指導性問文件,督促組織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復工前的庫存清理工作,及時妥善處理因疫情防控停業所致的過期變質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原輔料及成品產品。制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涉及的124項主體責任逐一進行梳理,明確責任依據、處罰依據和法律責任;加強全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開展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行動,小作坊備案率、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檔率均達到100%;開展肉製品企業質量提升行動,舉辦「提升肉製品質量企業公開承諾」活動,切實增進社會互信,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委託第三方技術機構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完善質量保證控制體系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全域推進「明廚亮灶」工程,目前全市共有6780家餐飲服務單位達到「明廚亮灶」建設標準,其中,學校食堂703家,建成率達100%,309家學校食堂實現了「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新模式。
同時,在全市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推進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淨化行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優質糧食工程」行動等十大攻堅行動,切實治理「餐桌汙染」。今年以來共抽檢食品9573批次,對不合格樣品啟動核查處置程序,並依法進行信息公開。共查辦食品類案件531件,處罰沒款295萬元。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刑事案件8件,對5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