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美媽媽多了一件煩心事:小美最近幾個晚上總是無端流鼻血,雖然2、3分鐘就止住血了,但總是反反覆覆,搞得小美媽媽心中惶惶。
曾幾何時,韓國偶像劇流傳著一個套路:男/女主角忽然開始流鼻血,不久之後,就會被診斷患上白血病,再之後他們勢必會經歷一番悽美的生死虐戀,賺足觀眾的眼淚。作為韓劇迷的小美媽媽,也就擔心孩子患上了白血病之類的大病,惴惴不安的她帶著孩子來到中山七院兒童血液專科門診找到陳純教授,孩子的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檢查都正常。
那小美流鼻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要了解孩子鼻出血反覆出現的原因,這就首先要從孩子鼻黏膜的解剖特點說起。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爾動脈叢(little area,利特爾區)以及克氏靜脈叢(Kiesselbach area),臨床上將鼻中隔前下部這一區域籠統地稱為易出血區。
易出血區內有豐富的動靜脈血管叢,但是鼻黏膜卻很薄,因此血管極易損傷,且血管與軟骨關係緊密,導致血管破裂後不易收縮、止血。另外,此處極易因挖鼻而損傷,且易受空氣刺激,使黏膜乾燥、結痂,如果反覆刺激此處,導致尚未完全修復的黏膜再次受損,血痂脫落,就容易反覆發生鼻出血。一旦孩子鼻中隔有偏曲或距狀突,則鼻出血更常見。
鼻出血的好發年齡主要集中在幼兒期以及學齡前期,除了有鼻腔的內在因素,也跟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和生活習慣有關。由於兒童抵抗力較成人差,易患急慢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急慢性鼻竇炎等,容易引起鼻腔幹癢、疼痛等不適,外加很多孩子此時還不會擤鼻涕,經常用手揉鼻、挖鼻等,最終導致鼻腔黏膜糜爛破潰出血。所以鼻出血在幼兒期及學齡前期兒童發生率最高。
另外,幼兒期及學齡前期兒童大多好動,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容易受傷,跌倒,由於局部撞擊而引起鼻出血;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好奇心強,常把玩具、瓜子等異物塞入鼻腔,導致黏膜受損,繼發感染,最終引起鼻黏膜糜爛出血。
首先說一個常見的錯誤處理方法:抬頭後仰。因為仰頭並不能使出血停止,而只是讓鼻血換了一個流動的方向,抬頭後仰使得鼻血順著鼻腔往咽喉和食管倒流,最終被孩子咽到胃裡去。一旦鼻血量比較大,孩子喉嚨處感覺到血腥的氣味,可能會驚慌失措,嗆到咳嗽,孩子吞咽太多血也會讓胃腸道受到刺激,容易發生腹痛、噁心、嘔吐,甚至出現噴血、嘔血吐血等症狀。
中山七院兒科門診就曾經接診過類似的患兒,孩子一大早有噁心、嘔吐的表現,嘔吐物中混有暗色的血性黏液,家長一看嚇壞了,趕忙帶著孩子來到了七院兒科門診就診。細心的醫生詢問並檢查後發現,孩子並不是胃腸道出血,而是前一天半夜突然鼻出血,家長讓孩子仰頭止血,結果大量的鮮血流進胃內的血液沒有被消化,並且刺激了胃腸道,使孩子出現了嘔血的症狀。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做法就是用衛生紙塞鼻子。首先,衛生紙堵塞的壓力通常達不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其次,未經嚴格消毒的衛生紙可能攜帶細菌,可能通過破損的鼻黏膜進入血液,誘發感染,而且孩子的鼻黏膜是很嬌嫩的,衛生紙容易造成二次損傷;最後,衛生紙可能和血痂粘連在一起,當覺得鼻血止住了,把衛生紙拿出來的時候,容易把剛形成的血痂連帶著一起扯出來,反而使傷口又破裂繼續流血。
除了以上2種錯誤做法外,還有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比如舉起出鼻血對側的手,中指互相勾住等,這些做法看似也能使鼻血止住,實際上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凝血功能發揮作用,即使不這樣處理,鼻血也會自行止住。
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根據前文提到的解剖學特點,由於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因此應使孩子取坐位或半臥位,儘量勿將血液咽下,用手指捏緊兩側鼻翼,壓迫鼻中隔前下部,同時可以用冷水袋或溼毛巾冷敷前額和後頸,以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10-15分鐘後,鼻出血即大多可以止住。
雖然兒童鼻出血是一種常見症狀,多可以自行止住,但是長期反覆出血者應該前往醫院就診,積極尋找病因,檢查是否為全身原因而非局部原因。
兒童長期反覆鼻出血的全身原因主要為血液系統疾病,以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見。其特點是多為雙側鼻孔鼻出血,持續不斷,並且反覆發作,難以止血,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後果嚴重,雖然少見,但是更應該引起重視。
此外,大量鼻出血的患兒也應立即就診處理。首先予以安慰,使之鎮靜,然後再止血治療,如使用燒灼法封閉容易反覆出血的血管,使用藥物處理過的無菌材料進行填塞等方法。出血嚴重的患兒應住院觀察,防止可能出現的貧血或者休克。鼻腔、鼻竇有複雜病變的兒童,也應該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診治療。
聽到這裡,小美媽媽的心頭大石總算是落了地,也學到了正確的處理方法,特別感激陳教授:「感謝您不僅給我這個韓劇迷吃了定心丸,還這麼耐心的解釋病情、告訴我們處理方法,下次還遇上類似的事情,我們再也不會慌慌張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