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周末休閒一刻的想法,本湯圓昨天去看了這兩天正熱門的《南極之戀》。但沒想到,本想單純圍觀純純戀愛的我,居然被虐了滿臉淚。
港真,這部電影在最近的華語片裡算得上上遊好片。上映兩天豆瓣評分就破7.0(給個參考,被稱為王晶翻身作的《追龍》目前評分7.3),所以朋友們就放心來吃我這份安利吧。
這是一部人類首次在南極大陸實地實景拍攝的故事長片。
青灰色的天空,無盡的大海和冰雪,啄食人肉的賊鷗,呼嘯著像要把人吞噬的白毛風,都把那份南極限定的壓迫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就是在這樣讓人心生絕望的地方,導演吳有音要為我們講一個很美很美的愛情故事。
下文包含輕微劇透,但不影響觀影,請放心打開
身穿東北貂絨手拿大把美金的土豪吳富春(趙又廷飾),包機前往南極、考察將為自己賺來下一桶美金的極地婚禮項目。但運輸機遇風暴失事,一起倖存的只有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飾)。
在雪地裡摸索了三天後,他們找到了一個廢棄的南極小站。依靠小站裡不多的物資,他們還能生存75天。
在這75天裡,他們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找到救援。時不時就會來臨的風暴和雪崩,有限的資源和如意的斷腿,都讓這份生存變得愈發艱難。
楊子姍扮演的高冷嚴謹女學霸,雖然斷腿臥床,但仍然承擔了全片99.9%的智商,完美再現了知識如何改變命運。
如果是我們普通人陷入這種困境,下場會有多慘大家應該都有數了。但荊如意依然能在這種情況下,理智地指揮吳富春幫自己接骨,通過物資推斷小站方位、可生存時間。
還計算出與救援地的距離,排除方位,教富春如何尋找救援。
這並不簡單,每一次出門前方都是未知。不止是常常席捲南極的暴風雪。
即使這樣,也總是無功而返。
表面上看富春只要往幾個方向試探就可以,但實際上每個方向都會細化成很多個小方向。沒有指南針,方向還會產生一些偏差。求生比想像中艱難太多。
但就是在這樣的絕望裡,富春仍然帶著樂觀和希望。和企鵝自拍,與賊鷗聊天,對著遠方大喊「I'm fine,and you?」
他讓這場生存之戰變得溫柔起來。
讓我也不自覺地放下了緊張,和他們一起感受這份難得一見的美好。
廣袤的雪地其實很美;企鵝也可以和我們友好地玩耍;每一尾深海魚都有漫長的生長期,即使巴掌大也都有著歲數。
我們中學時代高唱過的「歐若拉」,背後也有著迷人的傳說。
於是兩個原本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的人,在這份有限使用的美好裡,慢慢體會到了相濡以沫的感情。
(這一段↑如意一邊講著科學故事,一邊為富春修剪鬍子,我聽不懂那個故事,但感受到了那份柔軟)
吳富春在一開始沒有說錯,一切誓言在這裡都純潔神聖。
所以他對如意說「我們活下去好嗎」。
其實在觀影前我有些擔心,只有兩位主演能不能撐起這115分鐘的電影。但事實證明「致青春」CP做到了,我看到的是一個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的故事。
當然它也有缺點,愛情部分的支線並不夠完整,而且也大都是我們猜得到的套路。
可仍不能否認,這是一部被寄託了很多情懷、承載了很多人努力的作品。
原著小說作者、導演吳有音曾經是南極考察隊隊員,在極晝的風雪、極夜的酷寒裡寫出這本《南極絕戀》。
他請來久石讓為電影編曲、黎耀輝做攝影指導,關錦鵬做監製保障。
帶領整組人員親赴南極拍攝,每天在野外十小時起。他們上了柯林斯冰架,同樣遭遇過冰裂縫、暴風雪,不少人也得了雪盲症倒下、然後再起來繼續工作。
除了工作人員,還有同樣認真的兩位主演。
趙又廷隨組在南極長城站住了一個來月,拍攝沒有替身,危險鏡頭全都自己來。
因為戲份集中在棚內小屋裡,所以沒有去南極的楊子姍,也並沒有因為表演空間小就限制發揮。
如意一貫的沉穩聰慧、偶爾的柔軟天真,都被她點亮。
看完電影後,我久久不能平靜。翻看導演的採訪,他說希望《南極之戀》有自己的視象特徵。
我想,他做到了,因為《南極之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極光之戀」:
當我安息時,我願你活著,我等著你。
願你的耳朵繼續將風兒傾聽,聞著我們共同愛過的大海的芬芳,繼續踏在我們一起踏過的沙灘上。
願我的所愛繼續活著,我曾愛你,曾為你將萬物歌唱,因此,你要繼續絢爛地如花怒放。
——耶魯達《夜》
戲客,不止是一個公眾號。回復劇名、人名、籌備地點等關鍵詞,查看相關組訊信息。一鍵收藏,隨時跟蹤影視劇籌備最新情況。回復藝人姓名,查看藝人信息及其在拍劇、待拍劇等信息。
戲客
Seek For U!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 大魚號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易新聞 | 一點資訊 | QQ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