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你不能錯過廈門這座浪漫的城市

2021-01-07 楊楊眼裡看生活

這次假期去和老公探訪一個朋友,順便吃吃玩玩,多年不見很想念他,廈門的環島路騎行環境特別好,也有專門的騎行通道,所以不用太擔心安全問題,就在海邊有小商販出租一小時10塊錢的雙人車。就是那種雙人自行車,除非是不會騎自行車的人,不然的話不用去租這種雙人自行車共享單車就可以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沿著環島路兩邊是非常大的椰子樹,也不知道能不能長出葉子來可能只是觀賞用的椰子樹吧。

再往裡面越過海灘就是寧靜的大海,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廈門的這片海域浪花不是很大,時不時的還會有成片成片的海藻,或者是不知名海洋生物飄上海島。這座城市果然是精緻和浪漫到了骨子,裡真的是太喜歡了。在這條路騎行會看到很多拍婚紗照的人,有10來對兒左右吧,想必這裡一定是拍婚紗照的聖地,也想到了自己當年拍婚紗照,沒有選擇這麼美麗的海灘。真是時光過得快啊,恍如隔日。騎了一會兒就騎一身汗,海邊吹著海風,看見了,有人在這裡過結婚4周年紀念日,真是浪漫極了,但願他們可以一直長相廝守下去,過道40周年以上。

停自行車的廣場是一個音樂廣場離曾厝垵很近。據說這裡被稱為最浪漫的小漁村,每一個城市都有著這樣一個地方,就是有著最初的當地特色,最後變成了旅遊景區,然後整座城市的美食全都集中在這裡,而且還是一模一樣的品嘗了這裡的轟炸大魷魚,和蒜香生蠔都是10塊錢一份的,特別便宜。就在這美食聚集地景區解決了晚飯,這裡實在是人太多了,看的全是腦袋,特別的鬧心。所以吃完美食就決定回去了,宵夜一定要去吃一頓海鮮大餐,就在外面找大排檔吧。

我們在住宿的地方聊天兒,肚子也倒出來了,聊到了夜晚打算出去繼續找一些好吃的。都說了每個城市裡大排檔肯定有當地最好吃的東西,我們就直奔大排檔了。在這座沿海城市怎麼能不吃海鮮呢?所以我們又點了一桌海鮮。這裡的皮皮蝦肉質飽滿,肥美多汁,一口咬下去非常的滿足。就是這裡的做法過於清淡,你就是清蒸或者水煮爆炒的都很少,消炎的也沒有,除非你有特殊要求,才會給你做出來。我們倆也沒吃太多的東西,真是遺憾了食量跟不上。吃了海鮮以後,就在回去的路上散步。

在夜市的連接口,看到了很有年代感的吉治百貨,裝修的特別復古別致。裡面有賣一些商品比如說一些甜點牛扎糖或者是廈門餡餅。都適合帶回去做伴手禮,如果你想自己吃的話,建議就往200米的地方走走,那裡有一個店,很多本地人都會買那裡的特產回家吃。非常好吃,以至於我們都後悔沒有多買一點回家。

夜晚的中山路燈光特別漂亮,這條街道走到頭就是海邊,能逛街能購物還能吹海風,簡直是太完美了,我們又買了很多龜苓膏,據說是去火的,這兩天沒少吃東西肯定上火了。第2天我們在等一位朋友來和我們會合,這位朋友是先生的同事他要來請我們吃飯,帶我們走一走。就在等他的時候我們就在中山路附近的胡同裡轉悠,繼續尋找著美味的小吃。

比如鮮蝦麵,這種面的湯底和湯頭是用蝦皮熬製的,老闆一打開鍋就能看見一大鍋的蝦頭,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吧,但是這鍋湯一直在火上咕嘟咕嘟的熬著。面煮好了就會成一碗濃鬱的蝦湯,再配上小菜,真的是非常的美味,沒試過的可以來試試。不過這裡邊的魚丸沒有沙茶麵,泡著的魚丸好吃,但是湯卻比沙茶麵好喝。中山路附近的小巷子都是一些老廈門的樣子,居民們都會把衣服曬在兩個樓之間的繩子上,你一抬頭就會看見腦袋上有很多衣服晾曬在頭頂。這就是南方沿海城市不太好的地方,氣候真的是太潮了,以至於衣服都不容易幹。

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口聽廣播,一邊聽廣播,一邊擇菜準備中午的飯,這還沒到中午呢,就能夠感受到樓宇間滿滿的煙火氣息,這也是療愈的氣息。在這座城市你會發現所有的車都不會向行人按喇叭,這是一種習慣表示機動車對行人的尊重,即便你是在一輛行駛的車前面散步,他們也會等你走完這條路再踩油門,這次來廈門感覺非常的好,也很希望能夠生活在這座城市裡,但願我們老了退休後可以在廈門這座浪漫的城市生活。

相關焦點

  • 鬼夢九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作為張若虛的成名之作,亦是讓他為後人所熟知的經典作品——《春江花月夜》。這是一首以春江月為引,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的唐詩。開篇便氣勢浩大,「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與潮水共生,海與春江共存,江與月皆由潮來,正如詩人之靈感,由此潮而生。潮汐的起伏帶來了那千萬裡的灩灩水波,而在「何處春江無月明?」中的江月與那「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竟出自他之手!
    他就是張若虛,這首詩就是《春江花月夜》。在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叫胡應麟的舉人讀到了這首唐詩,覺得寫得太好了,其中有句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首詩被胡應麟放進了《詩藪》,後來這首《春江花月夜》被人譽為「孤篇壓倒全唐」。張若虛這個人,在史籍上的記錄很少,只知道其活躍於初唐時期,和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當時唐玄宗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張若虛還活著。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最美豔的風景,收了一抹色彩!
    在那夕陽西下的傍晚,一切場景都變得美輪美奐,天空中的雲彩被映射到海面,如火燒雲般的紅色同時映射著大地,海面與天空連成一體,形成了一條線,遠遠望過去,這就是海天相接的魅力景色。▼Martin Bullivant是一位印象派油畫藝術家,他喜歡傍晚夕陽的光影,在天空和水面形成不同的色彩景象,美豔的色彩感通過想像的空間傳遞給許多的人,召喚著許多人的心靈感受。
  • 海上明月共潮生:百萬人共賞錢塘江大潮
    新華社杭州10月5日電(記者俞菀)「錢塘江潮在我心裡,就像大自然饋贈給海寧這座城市的一頁日曆。每當這頁日曆翻開,無論當地百姓還是外地遊人,都有了從天南海北奔赴相聚的理由。」連續5年到浙江海寧觀潮的東北小夥任秋宇說。「天下奇觀海寧潮」,從不辜負大家的等待。
  • 【春江潮水連海平】鮑鵬山:萬古不朽的詩篇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第一朗讀者第九季·《海上生明月》詩劇場圓滿落幕!
    兩場總主題為「海上生明月」,第一場以「月升」作為主題,第二場以「月圓」為主題。活動場地和藝術跨界形式均有所突破,相信會帶給受眾不一樣的感覺。 海上生明月·月圓  ——讓詩歌回歸生活,讓戲劇回歸儀式   場地的創新也是本屆一大亮點。
  • 《春江花月夜》的景物描寫,讓你身處其中,流連忘返
    我們進入詩的正文,把《春江花月夜》這5種元素鑲嵌到全文當中,我們從第一段開始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說這是一首獨立的七言詩,不管是寫景還是表意都是很完整的。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憑什麼能「孤篇壓全唐」?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朝文學家鍾惺說: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了,不,這還不夠。清代文學家運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到了近代,詩人聞一多又贊《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 你絕不能錯過這「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景!
    中秋舞火龍所以,在中秋來臨之際,找個好地方陪家人好好賞月吃月餅,是個十分愜意的事,加上今年又是三天假期連放,你有沒有好好計劃和家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團聚之旅。今天,我推薦海邊賞月的好去處:東島。它會是一幅怎樣的美景畫面:中秋時節,隨著夜幕徐徐降臨,東邊的雲紗已被染上了鵝黃色,你正在海邊踏著浪花,感受著每一顆金黃色的柔軟沙子。時而駐足遠眺,那黃橙橙一片,金燦燦一片,讓那一灣銀白色的沙灘顯得尤為特別。在沙灘上找一處沙丘盤腿而坐,靜等月亮乍露容光,期待著「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畫面,就是那一個「江天一色無纖塵」的月夜。
  • 海霞 朗誦《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古箏名曲欣賞 《春江花月夜》
    ▲ 點擊藍字關注,30萬人都在看▲古箏彈奏:袁莎  袁莉  春江花月夜
  • 齊芳朗誦《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
    作者:張若虛(唐)  朗誦:齊  芳 編輯/聆韻傳媒(ID:lingyunyishu-gzs)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
  • 硬筆行書作品欣賞《春江花月夜》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唐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 八月十五中秋節歌曲:《春江花月夜》歌詞
    八月十五中秋節歌曲:《春江花月夜》歌詞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 張平朗誦《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 上遊夜雨丨一江明月 - 林夕
    無論是道阻且長,還是溯洄從之,只要那一輪明月能照亮心的每一個角落,就能知道風雨無阻,直往夢想前進的方向。當明月照亮一江江水,泛起層層漣漪,並是我們跟著月光歸來的時候。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整首詩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作起,以月落作結。在月亮的一升一落之間,完成了廣袤天地,江天一色的空間轉換。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輸張若虛,三四句最驚豔
    在《唐詩三百首》中,遺珠不少,其中,《春江花月夜》絕對是一顆遺漏的明珠。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下這兩句。聞一多先生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 吳晨光:從《春江花月夜》看寫作之要義?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能「孤篇蓋全唐」,在於句秀,在於骨秀,更在於神秀(摘自《「源流說」概論》之十)。案例解析:《春江花月夜》的行文邏輯可謂千古經典。全詩36句,明線有兩條:一是月,一是江。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再到「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最後到「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