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一口一口吃,這是我們小時候被父母常訓導的。「吃那麼快幹什麼呢?嘴裡包那麼多幹什麼呢?小心噎著。」這是母親常說的話,聽得出是滿滿的擔心。
我們習慣於往前衝,不想停下來。現在更甚,在十字路口,只要沒紅綠燈和交警,摩託車、自行車、小汽車、大汽車都是龍騰虎躍的,寸步不讓的往前擠,哪怕是擠不動了,也得往前挪,誰也不想停下。就象前方有500萬的彩票等著,誰先到,誰就中獎一樣的踴躍。實則,大家踴躍的不是彩票,是都想往前衝的習慣和慣性。
一直往前衝著,當然感覺的是順暢和速度,慢下來,意味著受阻和落後於人,意味沒達到自己想要的速度。
然,社會實際是怎樣的呢?坐公交車得走一站停一站,不可能中途不停站,直接把你拉到目的地,別人也要下車的啊;開的士車的也得讓讓別人的車,你不讓就分分鐘鍾撞上了,因為的士車不是碰碰車,在那兒碰著玩呢;開車回家的,雖然歸心似箭,家裡有個漂亮老婆等著你,你該剎車時也得剎車,不然車子為什麼要裝上剎車器?原來,慢下來,和記得踩剎車也是生活中的主題。
企業發展得太快,節奏跟不上,也得減速,不然資金鍊斷了,服務跟不上了,管理跟不上了,就是災難。記得一個案例,說的是80、90年代有一家國外的航空公司,在成立之初服務打得很好,服務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公司發展得也好,企業為了加快公司的發展,當然就是多開航線,多買飛機。在這種發展勢頭下,這家公司開始忽略他們的優勢-服務。公司原本的工作流程是新入職員工有非常嚴格的培訓,同時也有相應的激勵福利,因為飛機開得多了,航線開多了,一下招那麼多人,又急著讓飛機起飛,他們的培訓開始打折,開始縮短日程,當然這些打折培訓的人上了崗的後果就是五花八門了,服務標準跟著打折,甚至有的航班上的顧客看不到以前的工作人員那麼溫馨和陽光的微笑,於是,顧客抱怨就多了,再於是,很多老顧客不選擇坐這家公司的飛機了,再再於是,企業業務萎縮,現金流萎縮,負債的償還能力降低,面臨是否倒閉的當口。
這是企業太快,沒把握好節奏給我們的例子。對於個人的發展來說,有時也是急不來的。一急是容易上火的,本來是一時的不順利,可能一著急上火,得罪一個關鍵人物,就是一段時間的不順了,認可嗎?關鍵是,人生中許多事情急不來,急也不急來。有人會說,人有三急,不急不行啊。是啊,你很急地跑去洗手間,發現有人比你更快的佔了坑,你只能羨慕他此時比你幸福,你還是得忍著。
劉備40多歲時,有天摸到自己的大腿,發現髀肉復生,不禁眼淚流出來,感嘆歲數大了,事業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裡?又急又茫然。然而,對於劉備來說,條件還不成熟,他也只能幹著急,只能耐心地等條件夠的時候。他此時有關張兩兄弟,有糜竺糜芳兩兄弟,有自己的雄心狀志,但沒自己的地盤,沒有靠譜的打一番事業的方向和謀略,在諸葛亮出來前,他就得等啊。
看到紅燈你就得停,看到綠燈才能行。有時等一下,有時慢下來,有時踩一下剎車,是一種生活境界,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