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市以創意文化為媒,在傳統文化的「老瓶子」裡裝入現代業態的「新酒」,打造多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不斷豐富遊客的文化旅遊體驗,成為新的消費亮點。
位於古城區上水門街的府學舊地文創園內古木參天,環境優美,這裡原本是老舊廠房,如今已由政府牽頭,依託客棧、書店和手工藝製作體驗,引進文化創意業態進駐,打造了古城區首個文化創意產業園。經過兩三年來的建設,初步形成了民宿客棧集群、美食集群和文化創意集群,成為吃、喝、遊、學、住業態比較齊全的文旅綜合體。
府學舊地文創園負責人 陳吉其:在運營的過程中,這裡一些業態是擴張的,但也有一些業態和文化旅遊不太相關的,就慢慢淘汰,我們在運營的過程中,比較注重業態的優化提升,好的業態我們大力引進和扶持,對旅遊減分的業態我們不鼓勵,對旅遊加分的我們就只進不出。
玩美時代藝術生活館是府學舊地文創園引進的文化核心項目。生活館以藝術體驗和交流的形式,廣泛聚集文化人才,打造古城文創特色品牌。
遊客:挺舒服的,也蠻愜意的,之前先看到圖片再來,環境比我想像的還要親近、乾淨,特別難得,潮州古城區也是挺有人文氣息,挺古香古色的感覺,也是蠻喜歡潮州這座城市的。
而位於中山路的郡城義倉文創園,經過精心打磨,每一個角落都讓人賞心悅目,連一個個空酒瓶也被串成一幅獨特風景。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入住古色古香的精品客棧,在慢節奏的生活中放鬆身心,還有機會能和工藝大師面對面,近距離鑑賞潮繡、木雕、陶瓷、麥稈畫、工夫茶等非遺項目,從積澱深厚的潮文化元素中追根溯源,深度感受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
郡城義倉文創園負責人 蘇煥新:2017年郡城義倉在政府的領導下對原來老的、破舊的糧倉進行修復,並且建設了現在這個園區,成為文化創意園。
省工藝美術大師 卓桂芬:大師們的商鋪開在這裡,這裡熱鬧,有各種項目,大家來欣賞也方便,因為中山路是老街,這幾年亮燈,走來走去也十分開心。
郡城義倉,一座存世百餘年的「老糧倉」被改造成文創產業園,市委市政府為服務人才、嘉勉人才、集聚人才而打造的「人才咖啡」也入駐這裡,成為潮州市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分享交流的主要活動平臺,當年用作存儲賑災救急之「義糧」的倉儲地,已升格成為文化與人才的孵化器。
近年來,越來越多潮州本地年輕人也選擇自主創業,弄潮文創產業。思想的交融、觀點的碰撞、創意的萌發、情感的培育,讓古城裡掀起文創熱潮。而當前,我市正致力打造古典與現代交融的精品城市,「一江兩岸」燈光秀、「微更新」更是讓千年古城活起來、靚起來,潮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這對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更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郡城義倉文創園負責人 蘇煥新
園區現在從園林綠化、從燈光各方面進行打造,重新把義倉打造成現在年輕人比較流行的網紅打卡點。
府學舊地文創園負責人 陳吉其
接下來我們仍然會有業態的優化提升,和配合政府的決策指引這方面做好園區的工作,比如裡邊公共空間的綜合提升,包括商戶業態的提升和融合發展做好工作,儘量讓這個園區成為古城北一個重要的引流點。
文創業界人士認為,潮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緊跟時代潮流,厚植文化土壤,勇於探索,一路向新,進而實現自我飛躍,潮州的文創產業發展將大有可為。
府學舊地文創園負責人 陳吉其
幾乎每個遊客來到潮州都會覺得潮州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除了美食非常好吃之外,潮州古城區發展旅遊是非常有條件的,我們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有非常好的政府決策指引,有新聞媒體非常好的輿論導向,有非常廣泛的人才基礎,我相信潮州文化旅遊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優秀文化成果成功實現市場轉化,被大眾接受,是因為它們背後的文化魅力引起了共鳴。相信我們不斷加溫鼓勁,創造出有思想內涵、有精神價值的優秀文化產品,就會吸引更多人來到潮州、愛上潮州。
來源:潮州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