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異軍丨臺灣武俠小說家瑣記

2021-02-19 江湖美人美食燴



點擊題目下方江湖美人美食燴,歡迎關注 bqz-2468

入標題

臺灣武俠小說家瑣記

自民初北大著名學者兼翻譯家林紓在《小說大觀》第三期(一九一五年十二月號)發表短篇小說《傅眉史》,並首度冠以「武俠小說」類目以來,武俠小說即躍登文壇一角,掀起一波三折的創作熱潮以及紛至沓來的批判與爭議。其中尤以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1923年)所引起的爭議最大。

    

許多文壇上的知名之士皆深惡痛絕,甚至要口誅筆伐,必欲除之而後快,推究其故,大概是由於這類「俠以武犯禁」的通俗讀物多半脫離現實,譁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加以它又作意造奇,馳騁幻想,快意恩仇,標榜替天行道;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予亂世兒女「苦中作樂」的精神慰藉。因此,武俠小說在民間普遍受到社會大眾歡迎,紛紛趨之若鶩。於是在市場排擠效應之下,一般對所謂「革命文藝」、「嚴肅文學」或西化派鼓吹的寫實主義作品多敬而遠之,抱持觀望態度。致令其社會影響力大打折扣,則彼等「惡紫之奪朱」的「反武俠情結」豈有不集體爆發之理。

    

是故,1930~40年代的左翼作家如瞿秋白、沈雁冰(茅盾)及鄭振鐸等學者名流,均撰文全盤否定武俠小說的存在價值,斥之為「反動、封建的小市民文藝」,「是潛伏在中國國民性裡的病菌得到機會而作最後一次的發洩罷了」。影響所及,凡有命思想前進的文人雅士乃一面歌頌唐人傳奇(包含武俠作品)及《水滸傳》(具有武俠性質)的偉大藝術價值;一面又鄙薄近世及當代的武俠小說「擾亂社會秩序」,混淆視聽。

    

他們似乎忘了周樹人(魯迅)曾在《中國小說史略》(1930年)中剴切指出:「是俠義小說之在清,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之歷七百餘年而再興者也。」殊不知清代俠義小說正是民國武俠小說之前身。即令其後裔子孫「與時推移,應物變化」,或有賢愚不肖之分,卻也應區別良莠,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何況其寓教於樂,表彰俠義精神;濟弱扶傾,伸張人間正氣,實具有「安定戰時社會人心的作用」(借高陽語)。正是功大於過,不容抹殺。縱使我們不認同它是中國通俗文學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然其確為文壇上活躍已久的一支「異軍」,應無疑義。

    

但弔詭的是,自國府遷臺近半個世紀以來,臺灣武俠作家儘管是名手輩出,屢有佳構,然總體而言,似乎仍處於「妾身未明」的尷尬地位。非但作者生平無人聞問,就連其作品真偽也是一筆糊塗帳,令人難以分辨。久而久之,以訛傳訛,甚至把這笑話鬧到大陸去(如河北花山出版社所編《中國武俠小說辭典》)。殊可痛惜!

    

晚近十年,時轉勢易。由於香港武俠泰鬥金屬作品集獲得解禁,來臺促銷;經過大眾傳媒的鼓吹,以及若干文人學者的推波助瀾,文壇觀感丕變,已不再視武俠小說為毒蛇猛獸。文藝理論家也逐漸承認武俠小說是一種特殊的「文類」(genre),或當作「次文類」(subgenre)看待。學界或舉行武俠小說研討會,或有國內外的研究生拿來作碩士、博士論文題目;但可惜泰半見木不見林,僅止於「萬般皆下品,唯有金庸高」而已。其實大謬不然。

    

從1950~70年代之間,臺灣武俠小說風起雲湧,百花齊放,也出了不少專業作家及優良作品,並不遜於金庸。據一項不完全的統計,當時約有三百多個武俠作者以此為生。其中號稱「名家」者,即不乏二十餘位可供談資。例如郎紅浣、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伴霞樓主、孫玉鑫、墨餘生、東方玉、古龍、蕭逸、慕容美、上官鼎、高庸、柳殘陽、雲中嶽、武陵樵子、司馬紫煙、玉翎燕、獨孤紅、秦紅、溫瑞安(以上大致按其出道先後為序列),以及很早就「淡出武林」的獨抱樓主、古如風、易容(唐煌)等等。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臺灣各派武俠名家點將錄

司馬紫煙,獨孤紅,

上官鼎,柳殘陽,

劉兆玄,蕭逸,

伴霞樓主,

雲中嶽,

秦紅

☞臺灣武俠小說家瑣記系列

「老驥伏櫪」郎紅浣

「一劍驚虹」臥龍生

「武林奇葩」司馬翎

「求新求變」論古龍

諸葛青雲及二「分身」

柏輕舟之家 (QQ群: 25880989)

相關焦點

  • 【微訊】臺灣武俠小說家劉兆玄蒞寧籤售武俠新作《王道劍》
    9月4日,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劉兆玄先生蒞臨寧德萬達嘉華酒店,舉辦他封筆長達46年後「重出江湖」,歷時15個月創作完成的武俠小說新作《王道劍》的籤售活動。市、區領導鄭民生、劉登健、黃家盛、王世雄、孫煥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售會儀式。
  • 武俠小說家金庸去世 享年94歲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香港媒體報導,當代知名武俠小說家金庸逝世,享年94歲。
  • 青島武俠小說家陳挹翠寫作文獻展5月15日揭幕
      早報文娛專訊 上世紀40年代青島文壇武俠小說不僅有王度廬和《臥虎藏龍》,還有一位重要的作者陳挹翠。
  • 武俠小說家蕭逸去世,南金北蕭身後遭遇為何如此不同?丨光明時評
    龍其林丨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近日,武俠小說家蕭逸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蕭逸是著名的新派武俠小說家,與金庸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界的「南金北蕭」。但與金庸去世刷爆朋友圈引發各界緬懷不同,蕭逸去世後文化界與評論界反應寥寥。
  • 武俠小說家蕭逸去世,說說此人的不誠實 | 辨疑
    圖:蕭逸(右)和徐晉如,背後寫著「南金北蕭」啟風/文11月19日,武俠小說家蕭逸在美國去世按照蕭逸2009年在《東方早報》的說法,他在臺灣交往的武俠小說家僅古龍一人:「古龍是我同學但不是同班……開始跟他交往,被他的酒弄得痛苦不堪……因為性情不同,我跟他自然合不攏,慢慢疏遠了。」「非常孤獨。除了古龍,我跟其他武俠作家都不太接觸。
  • 武俠小說家
    無法介紹各位可以自己搜,文壇泰鬥,武俠宗師。武俠三大家,榮譽多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繼還珠樓主之後,唯一一個文武雙全的武俠小說家。善於寫偵探類型武俠,武俠四大家之一【古龍偵探武俠的繼承者和發揚著】。最有名的【四大名捕】,【蕭秋水】【布衣神相】【驚豔一槍】等 港臺武俠小說大師,馬來西亞華僑,詩人出身,在臺灣大學中文系就讀時曾組織學生運動,在臺灣坐過政治牢,後流亡東南亞各地,定居香港。溫瑞安以「武俠小說的文學化」為己任,文筆好得令人嘆為觀止。
  • 信馬由韁話當年 · 我的生活瑣記(十七)
    他們引進並借鑑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先進管理模式,大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和運營管理水平。醫院2014年11日28日開業,2015年11月13日開通醫保服務。基於以往就醫的良好印象及交通等其它因素的考慮,我的手術就定在長庚醫院了。
  • 作家、文學評論家尉天驄去世,他被譽為臺灣文壇拓荒者
    尉天驄曾主編《筆匯》,創辦《文學季刊》,發掘了王禎和、黃春明、陳映真、王拓等多位作家,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被譽為臺灣文壇的拓荒者。詩人向陽稱他「深刻地影響了1970年代之後臺灣文壇的走向」,「是文學風潮的主編者,也是臺灣鄉土文學的守門人」。2014年7月,尉天驄在家附近步行時遭摩託車衝撞,當即陷入昏迷,歷經兩次手術,休養後仍須以輪椅代步,直至去世。
  • 線上「溪山書會」丨李長聲為您推薦日本武俠小說家藤澤周平
    上世紀最後幾年裡日本相繼失去了兩位很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一位是司馬遼太郎,再一位是藤澤周平。司馬死後,所謂司馬史觀被張揚得甚囂塵上,而藤澤身後更富有魅力的是文學。老資格的文學家、批評家丸谷才一為他蓋棺定論:通觀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武俠小說,藤澤周平是文章高手,無人比肩。他每出新作,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是比政變、比股市浮動更大的事件。
  • 震驚文壇!臺灣國寶級詩人因病突逝享年80歲,最有可能拿諾貝爾獎
    3月1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詩人以及散文作家楊牧於2020年3月13日在臺北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他的去世震驚了整個文壇。楊牧一直被認為臺灣最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是臺灣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直接推動了文壇的發展。可能是因為離世太突然,網友們紛紛震驚不已。
  • 韓國瑣記(完整版)
    韓國瑣記(完整版) 韓國瑣記  1
  • 細品四大武俠小說家,童年記憶的小說原來是這麼寫出來的
    今天,倚樓君就和大家聊聊著名四大武俠小說家。溫瑞安又名溫涼玉、舒俠舞、項飛夢,是四大武俠小說家裡筆名最多的一位,著有《四大名鋪》《布衣神相》《逆水寒》等800多部名作,向來支持中華文化,可惜最後被臺灣人給關了。溫瑞安的小說受了古龍的很大的影響,腦洞較大,一般具有魔幻色彩。
  • 武俠小說家上官鼎重出江湖 已封筆46年(圖)
    武俠小說家上官鼎重出江湖 已封筆46年(圖) 2014-09-16 14:33:01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封筆46年後,臺灣新派武俠小說作家上官鼎,最近以一部近百萬字的《王道劍》重出江湖。這位傳奇作家17歲成名,25歲封筆赴加拿大念博士,回臺灣後曾出任臺灣清華大學校長。
  • 武俠小說家黃易去世
    ▲黃易部分代表作據報導,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1952~2017)4月5日中風病逝,享年65歲。黃易原名黃祖強,生於1952年,香港人,知名玄幻武俠小說家。
  • 中國文壇璀璨的「黃色文學」
    虹影以《飢餓的女兒》的女兒成名,但是《K》中的性描寫才稱得上大膽。李師江說,《K》中對性的描寫是我見過最乾淨的性描寫。中國香港的李碧華和黃碧雲是情慾擅場,黃碧雲的《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與《溫柔與暴烈》都有極致之處。
  • 檳榔文化可統一臺灣?宋楚瑜說湖南人、臺灣人都愛吃檳榔
    清朝初期,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先祖查慎行曾經途經湖南沅水流域的黔陽縣,吃到了湖南檳榔。檳榔是一種情感、文化認同的載體,即建構共享體,讓社契精神造福十方。九聞檳榔董事長彭志球說,南朝詩人、文學家庾信是文壇宗師,出使北朝,被扣押滯留北方。他在北方忽然見到曾經在南方吃過的檳榔,心生思念故國之情,其《忽見檳榔詩》云:「綠房千子熟,紫穗百花開。莫言行萬裡,曾經相識來。」
  • 文壇「璀璨五彩筆」余光中去世 享年90歲
    原先只以為是天氣多變、氣溫偏低,到醫院檢查後決定住院靜養,沒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風,肺部感染、轉進加護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兒們也從國外趕回,謝絕採訪,結果1天之隔,這位作品多選入課本、文壇的「璀璨五彩筆」就過世,親人與文壇好友都十分傷痛。
  • 與金庸齊名的武俠小說家蕭逸去世,竟和南京有這些淵源!
    武俠小說家蕭逸離世11月19日,武俠小說家蕭逸在美國洛杉磯去世,其次子蕭培寰發布訃告:蕭逸於2018年11月19日8:45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辭世,享年83歲。蕭逸抗戰時期曾經在重慶讀書,後來又隨父親來到南京,1949年隨著家庭遷到了中國臺灣。蕭逸是蕭之楚的次子,蕭之楚的孫輩中還有著名演員蕭薔。
  • 上海文壇「陰盛陽衰」
    東方網3月20日消息:在日前舉行的「都市文化與女性寫作」研討會上,上海文壇「陰盛陽衰」現象,引起與會者濃烈興趣。男性作家趙長天坦言:這是正常現象,而且將會持續下去。從「五四」到新世紀,在各個時期上海文壇都湧現出一批女性作家。
  • 武俠小說家筆名趣談
    我對武俠小說家的筆名一向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大多對古典文學有興趣或情結,取的名字有一種古典之美;還有他們為了和武俠小說相匹配,也會給自己取一個頗為俠氣的名字,未翻書之前就能感受一股江湖氣息。眾多筆名中以「金庸」最為隨意,原名查良鏞的他在創作處女作《書劍恩仇錄》時,只是將名字中的最後一個字拆開,就變成了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