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裡,恩愛夫妻數不勝數,但有分必有合、有合必有分,離婚的藝人也不在少數,比如,郝蕾——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中國內地女演員。
她結過兩次婚,也離過兩次婚。除了婚姻,更為人們談論的,是她的演技。
導演孟京輝曾這樣評價郝蕾——用靈魂演戲的人。
如今鄧超和孫儷的愛情頻頻被網友視為最令人羨慕的婚姻之一,但其實在孫儷之前,鄧超和郝蕾曾有過一段炙熱的愛情。
同大多數圈內情侶一樣,郝蕾和鄧超也是因戲生情。2002年,兩人主演了古裝歷史感情劇《少年天子》,鄧超飾演順治帝福臨,郝蕾飾演被廢皇后靜妃。
因為這部劇,兩人暗生情愫,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這是鄧超第一次擔任男主角,劇一經播出,熱度高漲,鄧超成功地在演藝界嶄露頭角,郝蕾憑藉這部劇,紅上加紅,名氣大增,資源不斷。
一部劇,既收穫了名利,也收穫了愛情,於兩人來說都是美好的開始。
之後兩人的生活也是很美好,郝蕾為他學做飯織毛衣,鄧超為她穿同款秀紋身。沒錯,為了見證彼此的愛,兩人在身上紋了對方的的名字,可見兩人當時的情深意切。
可緣起一部劇,緣滅也是因為一部戲。
2004年9月,導演婁燁《頤和園》開機,女主餘虹正是由郝蕾飾演。打破傳統,探尋多樣,郝蕾在裡面的激情戲片段幾乎是全裸出鏡。
儘管這部電影最終沒有上映,卻似乎成了郝蕾和鄧超之間的一根看不見又膈應著的刺,在接到劇本時,郝蕾不是沒有糾結和拒絕過,她害怕接下這部戲會失去愛情,但導演婁燁卻一口篤定——一定要郝蕾來演。
最終,《頤和園》入圍了法國坎城電影節,成為了郝蕾的作品巔峰,郝蕾和鄧超也在2005年分開。
在一個採訪中,郝蕾說過——因為一部戲瓦解的愛情不是愛情。這一回應,也算是對於兩人分開原因的闢謠。只是分開已成定局,年少的歡喜促成兩個人的成長,結局也不空歡喜一場。
如今鄧超事業有成,夫妻恩愛,兒女雙全,人生堪稱圓滿。
郝蕾和鄧超,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上的相視一笑,沒有擁抱,沒有言語。網友都在談論遇見前男友的尷尬,但其實,兩人的分開,既無恩怨,何來尷尬,只不過是再相見卻不似少年時的感慨。
不久之後,郝蕾也與李光潔閃婚,卻又閃離。
與演員李光潔的婚姻,來得快去得也快,相識於劇組,日久生情,閃婚又閃離。
據李光潔所述,兩人在一起不到一年就結婚,只不過,沒有舉行婚禮,2007年結婚,郝蕾和李光潔卻是在2008年底才公布婚姻。
外界瘋傳兩人將在2009年5月補辦婚禮,就在眾人的期待之中,郝蕾卻說,兩人分道揚鑣了。
2009年4月,李光潔的負面新聞沸沸揚揚,本人出來解釋,表示婚禮雖然延期但仍在籌備。郝蕾卻說,兩人4月已經分居,情感破裂,並且和照片沒有關係。
不管真相如何,李光潔靠著和郝蕾的婚姻,為自己打開了名氣,郝蕾也在短暫的時光裡,得到了愛情。
最後的聲明一發,保全了兩個人的體面,猜忌只留給看客。
郝蕾的第一次婚姻,就這樣結束,而她的第二段婚姻,不再是圈內人。
2012年11月,郝蕾曬出婚戒,宣布與圈外人劉燁訂婚。一年後,郝蕾微博上公布一對雙胞胎兒子出生。
2013年12月,既是一對雙胞胎兒子的百日宴上,也是郝蕾和劉燁的補辦婚禮,姚晨和趙薇等圈內好友都到場祝賀。
這一次的愛情長跑,持續了七年。
看著萬事順遂,本以為能白頭到老,沒想到,這一次婚姻又是離婚收場。
2019年11月,郝蕾與劉燁離婚,儘管分開,兩人仍然以朋友相稱。
在離婚率如此之高的現在,離婚兩次並沒有什麼不可能和不可以,倒是讓人看到了郝蕾對於愛情的執著。只是緣分可遇不可求,順其自然,或許良人在不遠處。
有兩個兒子在身旁,郝蕾也並不孤獨。
導演孟京輝曾評價過郝蕾——用靈魂演戲的人,沒錯,郝蕾對於演戲,開始於很小的時候。
郝蕾對自己的路一直很清晰,3歲就能看著電視機說自己以後要演戲,初中就能告訴同學趕緊找自己籤名不然以後紅了沒機會……這樣的事情放在每個愛做白日夢的少年身上都有過,郝蕾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郝蕾演的第一個角色,是1997年堪稱大陸青春片鼻祖的《十七歲不哭》裡的楊宇凌,倔強但勇敢。
2002年,和鄧超主演的《少年天子》是郝蕾的第一部古裝劇,她是被廢的皇后,是後宮裡被摧殘後變得癲狂的靜妃,不羈、不屑,卻又帶著幾分決然和果斷。
郝蕾的事業高峰,是接下來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和電影《頤和園》。
郝蕾與《戀愛的犀牛》的緣分開始於1999年還在上海戲劇學院上學時期,郝蕾買票去看《戀愛的犀牛》,連連感嘆自己太想演女主角明明。
而在後臺,編劇廖一梅對郝蕾的第一眼,就覺得她太有犀牛身上的一股任性和衝破的味道。2003年,郝蕾真的演了明明。
她和段奕宏的版本,一襲紅裙,熱烈,欲望,盡情展現在臉上,透露在眼底,對於愛情的渴望就如身上的紅色一般燃燒,有盲目的執著、有掩蓋不住的孤獨。
導演孟京輝說——郝蕾是用靈魂演戲的人。
後來的《頤和園》,儘管成了禁片,不妨礙它是郝蕾演藝生涯中極具重量的作品。電影中的主角餘虹,生於小城市,考到北京上學,這註定了她的不甘平庸和放縱不羈。
於是,她追求熱烈的生活,抽菸……郝蕾演戲時極強的爆發力,在整體壓抑的氛圍裡尤為突出,卻又神奇地尤為融洽,落差之下的張力反而給看客留下更深的印象。
2014年,導演陳可辛的《親愛的》,一部以拐賣兒童為題材的電影,女主角趙薇憑藉它拿下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郝蕾卻連提名都沒有。
郝蕾曾直言——希望自己名字出現在中國表演教科書裡,但目前為止,她拿過最有分量的獎項,是第47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難道說郝蕾不值得一個獎項嗎?當然值得,她在《頤和園》中的表演片段就可稱為教科書級別。只是,成名從來不只靠實力,還可能靠時機,也可能靠賞識,甚至運氣。
每年的獎項數量一定,演員卻有千千萬萬,沒有拿到獎項,不意味業務能力差,這兩者並不能對勾。
郝蕾追求自己的演技達到成為教科書級別的水平,並非是要拿下影后,而是,成為自己的目標,精益求精。
如今,影視裡偶爾可見郝蕾的身影,古裝劇《鶴唳華亭》裡前後反差大的張尚服、都市情感劇《熱愛》裡熱心的居委會主任周茉莉……
2020年7月,郝蕾還作為評委會評委,參加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關於郝蕾生活方面的消息,幾乎沒有。
她不發微博,也不在採訪中透露,低調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算至今,郝蕾也
有41歲,在這個更新換代太快的市場環境下,對於這個年紀的女演員來說相當苛刻和不易,不過郝蕾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作品不求多隻求精。
況且,低調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不同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