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的和風元素是以《源氏物語》的古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設計的。遊戲劇情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講述了陰陽師安倍晴明於人鬼交織的陰陽兩界中,探尋自身記憶的故事。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講陰陽師中青行燈的原型是什麼,以及青行燈原型來源背後的故事。
上圖左邊就是傳說中的青行燈,右邊是陰陽師手遊中的青行燈,畫風肯定是差很多的。
青行燈並不是有實際傳說形象的鬼怪,她源自於日本江戶時期的一種民間遊戲活動——百物語。
什麼是百物語呢?其實和我們中國的聊齋差不多,都是民間的鬼怪奇異的故事。在日本江戶時代,百姓之間有一個玩法,就是在晚上的時候一群人圍在一起,點100根蠟燭,然後開始講鬼故事。每講完一個就吹滅一根蠟燭,一直到第99根蠟燭被吹滅,最後那第100根蠟燭是不能吹滅的,一旦沒吹滅就會召喚出青行燈,青行燈將把玩家們帶到地獄。因此「百物語」又被認為是集體召喚鬼魂的儀式。
「妖魔化」的青行燈召集人講百物語的傳說,通常解釋是為了完成收集100個鬼故事的儀式,以微小的力量集聚眾人之力化為巨大的能量,能夠顛覆破壞戒律,開啟人間和陰間的大門。
青行燈在百物語中的形象描述是身穿和服,牙齒漆黑的婦人。在陰陽師手遊中我們看不到燈姐的牙齒,但是和服這點還是符合的。再加上我們燈姐的臺詞中包含著「故事、地獄」之類的詞,也符合百物語中青行燈的故事。
當然這只是青行燈的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參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齊聚在同一間暗室裡。在這間暗室隔壁的房間,準備了用藍色紙糊的行燈,並且添上足夠的燈油,然後點燃一百支燈芯並排在一起。行燈的旁邊會安置一張小木桌,上頭擺著一張鏡子。每個人輪流說完一個怪談後,就必須離開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點著行燈的房間裡,把一支燈芯吹熄後。接著,從鏡中照一下自己的臉才能回到原來的暗室,然後換下一個人。吹熄燈芯的過程中,一樣繼續說著怪談,直到說完第九十九個怪談後,剩下最後一支燈芯,就留著讓它繼續點著,然後大家繼續圍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陽出來了就各自解散回家。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怪談總是講到第九十九個就結束,因為當時的人們很迷信這樣說法,如果說到第一百個怪談,就會發生什麼怪異的事情,所以誰也不敢去碰觸這項禁忌。
以上是小編帶來的陰陽師SSR式神青行燈原型的介紹及背後故事,之後小編還會繼續帶來其他式神的原型及背景,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