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一劍聊經濟,
這對大家掌握重要的知識與未來情況非常重要!
遼寧開原突發龍捲風:
風柱直插雲霄~堪比災難大片
中新網鐵嶺7月3日電 2019年7月3日,遼寧鐵嶺市開原突遇龍捲風,當地黑雲漫天、狂風乍起,同時伴有降雨、冰雹,整棟房屋玻璃被炸碎,汽車、廣告牌、房蓋在大風中被掀翻,多處電線桿和路燈被吹倒。
受東北冷渦以及蒙古氣旋前側低壓帶共同影響,3日下午,遼寧省鐵嶺地區出現大範圍強對流天氣。17時50分左右,鐵嶺開原市區出現龍捲風天氣,最大風速出現在開原國家氣象觀測站,10分鐘平均最大風速為5級(10.5米/秒)(17:55),極大風速為9級(23.0米/秒)(17:46)。
開原市氣象局拍攝的龍捲風畫面
龍捲風由金溝子鎮形成,經興開街道,開原經濟開發區,向南持續15分鐘後,減弱成低壓。造成人員傷亡,房屋損壞,電力通訊不同程度受損。
初步統計,此次突發的龍捲風災害已造成6人死亡,120餘人受傷,具體情況正在統計中。現場救援正有序進行。
據悉,當日早間5時,遼寧省氣象臺在發布全省天氣預報中預計:3日白天鐵嶺地區多雲轉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局部伴有短時強降水、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16時42分和17時25分,遼寧省預警中心和鐵嶺市氣象臺先後發布開原市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和冰雹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開原市將出現雷電、冰雹天氣,同時可能伴有短時大風、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據氣象磚家介紹,龍捲天氣在歷史上很少見!在極不穩定的雷暴天氣下,大氣發生空氣強烈對流運動。強烈的上升氣流與各方向的切變風相互作用,使得氣流中部開始旋轉,並向上下擴展,形成柱狀空氣渦旋。其旋轉直徑逐漸變小,旋轉速度越來越快,空氣渦旋越來越猛烈。當渦旋慢慢向下擴展到地面時,使地面上產生強大的負壓,這就是極具摧毀力的龍捲風。
老畫一劍評點:首先這不是偶發現象,貌似今年內地媒體報導內陸遊樂場、學校操場有多起塵捲風發生,到廣東珠海江門海龍捲出現,再到這個遼寧龍捲風,皮卡汽車都能被龍捲風吹飛,更別說渺小的人類,直接捲起來,送到百裡開外。就像好幾次魚從天而降一個情況。19年以來,龍捲風頻發,氣候異常,估計只會越來越多!19年哈爾濱冬天就兩場小雪,春天一直在下,瀋陽冬天也沒有雪,和沒過冬一樣,而三月份穿羽絨服去瀋陽,卻居然熱到不行!這幾年,上海、江浙、雲貴、包括廣東年年降雪,比東北還大還多!
這幾年極端天氣越來越多,歐洲的溫度已經刷新了歷史記錄,廣州也悶熱得要熟了!全球變暖明顯,氣流加劇,各種問題一觸即發。若後面各國內部自然災難頻頻,導致生活物資短缺延續5-10年,就容易引發諸多問題,歷史已經演變過多次,後面很多事情的出現並非是單一問題,這裡老畫一劍我只能點到為止,深度不便闡述,敬請理解!學員解讀,進群(收費)~
附文參考:
北極斷崖式融冰,全球地震頻發:
今天,我只關心人類,關心關乎每個人生存的環境
若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一切皆為空談
墨西哥遭強雷暴襲擊,汽車被2米高的冰雹「淹沒」
一場反常的冰雹摧毀了200多座房屋,並衝走了車輛,墨西哥一座城市被冰封住,6個郊區被高達5英尺厚的危險冰層所覆蓋,上周日凌晨1點左右(英國夏令時早上7點),雷暴襲擊了這座城市,車輛被埋了一半,許多房屋和企業被風暴摧毀。當地官員報告說,洪水泛濫,樹木倒地,隨後政府出動了機械和保護人員清理街道。
一些街道變成了密集流動的冰雹河,一些人不得不從車頂上被救起。當地官員也報告了洪水和倒下的樹木,但據說沒有人受傷。有關部門說,這座擁有600萬人口的城市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然而,國家保護辦公室表示,有兩人出現了「體溫過低的早期跡象」。反常的天氣來了,而這個城市通常享受著7月28攝氏度和6月31攝氏度的高溫。
此前該地區曾發生過季節性冰雹,但上周日的冰雹據說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冰雹。據法新社報導,該州州長恩裡克·阿爾法羅(Enrique Alfaro)表示,這場風暴是氣候變化構成嚴重威脅的證據。他說,我在瓜達拉哈拉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然後我們問自己氣候變化是否真實存在,這些都是前所未見的自然現象。
大都會地區位於墨西哥城北部,是墨西哥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在墨西哥的其他地方,一場熱帶風暴在墨西哥南部海岸形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颶風芭芭拉預計將達到颶風強度,但預計不會登陸。上周日,這場熱帶風暴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州半島南端以南850英裡處。
老畫一劍我不得不說,地球天氣真的反常了,此時歐洲正遭受著高溫的炙烤,溫度最高可達46攝氏度,而地處北美洲的墨西哥居然下起這麼大的冰雹,深度達到2米,很多車輛被冰雹「淹了」,給當地人的出行帶來很大的麻煩,7月註定又是一個不平靜的月份,全球高溫才剛剛開始,還會發生什麼樣的反常天氣,拭目以待吧!
北極斷崖式融冰,全球地震頻發:
人類,正在走向自我毀滅……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
1
16日,有媒體報導,受溫室氣體影響,一場「不同尋常的融冰」正在悄然發生,「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一日內冰雪融化20億噸」。
今年北極融冰遠遠打破以往記錄,呈斷崖式融冰。
20億噸是什麼概念?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曾對10億噸冰給出一個類比:
「如果你將整個華盛頓國家廣場用冰雪覆蓋,高度達到華盛頓紀念碑(高約169米)的4倍,那麼這就是10億噸冰雪的體量。」
南北極的冰川一直作為地球的空調的存在,格陵蘭島的冰川消融,使大量淡水進入海洋,影響洋流的路徑,進而影響全球氣候,造成不可預料的災難。
世界循環往復,相生相剋,地球發生自然災害會越發頻繁。
5月26日,秘魯8級地震;
5月30日,薩爾瓦多6.6級地震;
6月15日,紐西蘭7.2級地震;
6月17日,中國四川5.8級地震;
6月20日,萬那杜5.8級地震;
6月23日,美國加州5.6級地震;
6月24日,印尼7.5級地震;
6月25日,澳洲達爾文感受到了7.2級餘震。
以上這些數字,只是這個月全球上百個地震中的小部分。
雖然誰也無法將千裡之外的冰川融化與接二連三的地震直接聯繫在一起,但是卻無法否定千絲萬縷的聯繫。
冰川融化的影響確實有一項:引發地震。
冰川的重量很大,巨大的冰山在地球上施加的壓力有助於控制地殼構造運動。
冰川一旦融化,這種壓力解除,使地質有更多的反應和運動空間,釋放出被困壓的能量,而產生了劇烈的地震。
當我們對遠處的巨變毫無察覺,近處的災禍就在眼前。
可人們依然討論著這個明星結婚、那個明星分手,五光十色的信息從眼前流過,新鮮與刺激應接不暇。
最該上熱搜的新聞,卻沒有引起任何水花。
人類是如此短見,如果洪水不淹到自己腳邊,他們是不會真正在乎的。
2
在這樣的環境中,北極熊們的生存質量堪憂。
為了尋找食物,有的北極熊已經遊了9天,整整232個小時了,才找到唯一一塊可以讓它喘口氣的浮冰。我們不知道這9天裡,它是怎麼餓著肚子,遊了足足687公裡,又在多少次失望後一次次鼓勵自己,最終才能稍稍地休息這麼一會兒。
可我們知道的是,這樣的情況,在它們賴以生存的北極圈,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這隻緊緊抱著孩子,依偎在一塊浮冰上,一動也不敢動的北極熊媽媽,就是它們中的一員。
為了給孩子填飽肚子,北極熊媽媽帶著孩子出去覓食,可沒想到,眼前汪洋一片,竟連個可以歇腳的地方也沒有。為了找到這塊浮冰,這隻熊媽媽帶著寶寶遊了將近上千公裡,好在,它們運氣很好,終於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會兒了。
可它們是能喘口氣了,更多的北極熊,卻慘死在尋找浮冰的路上,他們的屍檢報告上,大部分的死因都是溺水。
看到這裡,不少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是啊,按理說北極熊是最擅長遊泳的呀,怎麼好端端地被淹死了?
可反過頭來試想一下,當它們為了覓食,遊了上百公裡都找不到一塊浮冰可以休息片刻時,又累又餓又無家可歸的它們,又能何去何從呢?
說到這裡,有人又要問了:那如果不下水,就好好待在岸上,不就免於一死了嗎?
是啊,留在岸上,或許暫時會免於溺斃的危險,可長此以往下去,也不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呀。
下面這隻拖著蹣跚的步子,一點一點向前挪動,尋覓食物的北極熊,就是這類北極熊的代表。
它緩慢地行走著,附近的冰山早已融化,它只能靠翻找垃圾桶尋找食物,暫時維繫著自己的生命。
可這樣苦命的掙扎,又能存活多久呢,它絕望的一頭埋進草地中,無助的眼神,乾巴巴的身軀,這還是我們印象裡,那個憨態可掬,萌噠噠的北極熊嗎?
我們不知道,如今奄奄一息的它還能堅持多久,但我們知道的是,像它一樣,在被人類破壞的環境中,艱難求生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
看到這幅圖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
一群海象在海水裡嬉戲打鬧嗎?
要是這麼想,可就太天真了。這幅畫面的真實背景是:為了奪取為數不多的浮冰,這群海象們,正將後來爬上來的同伴,趕回到海裡。
其中被趕下海的,有隻抱著小海象的媽媽。為了給孩子找一片能休息的冰面,它已經抱著孩子遊了很久很久。
可冰面太少了,目所能及的冰面上,都已經趴滿了海象,再也無法承受多餘的重量了。
浮冰上的海象為了保證自己能活下去,只能朝同類發動攻擊,這隻海象媽媽還沒來得及帶著孩子爬上冰面,就被一旁的海象趕下了海。
它絕望,無助,可它又能怎樣,在冰川不斷消融,生存環境惡化的今天,能多活一天,它就會好好護著孩子一天。
為了一小塊棲息地,它們不惜同類相殘。
3
如果北極熊的死去你還是無動於衷,那麼下面的事情,你還覺得與己無關嗎?
據印度快報導,6月10日在喀拉拉快車上有乘客報告不適,待列車抵達下一站點時,4名年齡在69-80歲間的老人已死亡。
據報導稱,發車後不久車廂就熱得難以忍受,許多人無法呼吸。近日印度高溫,部分區域達50℃。
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印度比哈爾邦多個地區15日遭遇熱浪侵襲,導致至少70人死亡,多名患者入院治療。
據悉,印度正在遭遇史上最高溫,很多地方已經打破最高溫記錄,首都新德裡的氣溫已達48℃,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氣溫高達51℃。
不止印度,入夏以來,全球各地正經歷新一輪的熱浪。
最新數據,科威特地區已打破全球最高氣溫紀錄,氣溫一度高達63攝氏度。
極端炎熱天氣,引發各地山火,還記得去年加州的那場噩夢般的山火嗎,隨著氣候變化,這種山火將越來越頻繁。
更可怕的是,全球每升高1℃,空氣中就會增加7%的水分,這就意味著更多的降雨,洪水泛濫將更加頻繁。
在2019年開年,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歷史紀錄。
1月起,澳大利亞連續高溫,經歷了史上最熱的1月,雪梨溫度近40攝氏度。澳大利亞發生特大洪水、山火,魚類大量死亡。
而美國此時正經歷破紀錄的極寒天氣。芝加哥風寒指數達到-52,明尼蘇達州則創造全美寒冷新「巔峰」,氣溫低至-38℃,風寒指數-70,突破美國最低紀錄。
全球反常的氣候也越來越多。
6月16日,南美五大國大規模停電,有4800萬人受影響。
6月18日,青海玉樹州大部分地區突降大雪,雪厚約15公分。
今年夏天,洪水、乾旱、山火、颱風、地震、夏日冰雹、六月飛雪……什麼樣的異常情況都已經出現,然而人類卻不自知,不自省。
4
事實上,自然早就已經開始提醒我們了。
很多人對去年颱風山竹仍有印象,這個被稱為「世紀最強的超級颱風」,風力達到17級。
山竹雲系直徑1000公裡,1000公裡什麼概念?武漢到廣州的直線距離不過800公裡。
每小時釋放的能量是2600多顆原子彈,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人們在這種極端天氣面前真的毫無抵抗力。
但颱風過後的畫面,人們卻呆住了,收到了來自山竹的「禮物」——
風停之後,海水退去,地面上留下了大量人類的生活垃圾:泡沫,塑料瓶,橡膠玩具,塑膠袋……
這些被人類親手丟掉的垃圾,又被颱風原封不動地送回來了。
因果循環,皆是報應。
人類每次作惡的行動,都在自然的帳本上留下記號,假以時日,悉數奉還。
而終有一日,會到達人類難以承受的地步。
自然的報復歷歷在目,人類還能事不關己,繼續掩耳盜鈴下去,真正的災難就真的不遠了。
《了不起的挑戰》就曾做過一個實驗。
導演設置了一個場景,樓上是氣候寒冷的極地,樓下是氣候炎熱的地帶,樓下的人沒有節制瘋狂用電。
樓上的人看著冰塊融化急得跳腳,但是樓下的人依然事不關己,最後融化的水淹到樓下,人們這才知道大禍臨頭。
人類真的只有到無可挽回的時候才能有所醒悟嗎?
記錄片《不可忽視的真相》裡有一句話:
人類是唯一明知道自己這樣下去會毀滅所有,但仍然選擇繼續如此的生物了。覺得災難不在眼前而無關自己,心存僥倖地覺得科學家能幫我們解決。
但大家不知道那場最終的大災難,其實是人類為自己掘好的墳墓。
千萬別等真正的末日來臨之後,大家才意識到,你曾經明明有機會拯救自己。
註:文章僅供參考!老畫所有文章如果不妥,編輯可以隨時刪除。本博主要記錄與分析未來大勢的過程與趨勢,經濟、雜談、情感、健康等。
老畫一劍這些年潛心研究世界地緣宏觀經濟及未來大勢,值此天下風雲變幻,多事之秋,若想大事先知先覺,安身立命,請加Q群或者微信,講解各方面經濟情況及未來大勢,提前做好預判立於不敗之地!非常時刻報團取暖!
深度核心問題不可公開闡述,學員分為兩檔,新人學員為期1年,指導經濟範圍內各種內容。VIP高級學員指導和應對後面大事危機真正深刻內容,與老畫共同進退安身立命,永不失聯!敬請大家轉發朋友圈!
講解微信號:xuezhongxiuzhu
(學費200,學期一年,非誠勿擾)
一劍聊經濟博客地址:
http://huazheyijian.blo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