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目前正處於新舊媒體交替的時代,網絡平臺對內容的需求愈發強烈,更多的參與到劇的投資與製作中來,甚至開始反哺電視臺。網際網路不斷衝擊著整個行業,迫使整個行業開始轉變。
來源:烹小鮮(ID:pengxx01)
作者:貓寧
已獲授權
在這一年中,無論是大IP改編劇的風靡,還是諜戰劇、玄幻劇的扎堆,亦或是各大衛視周播劇場試水等,都能看出2016年電視劇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探索方向。
目前正處於新舊媒體交替的時代,網絡平臺對內容的需求愈發強烈,更多的參與到劇的投資與製作中來,甚至開始反哺電視臺。網際網路不斷衝擊著整個行業,迫使整個行業開始轉變。2016年的電視劇行業在延續了2015的大方向之外,也在探索著電視行業未來的全新格局。
以下五個關鍵詞,試圖對2016的電視劇行業趨勢進行部分解讀。
大IP改編劇
如果說2015年還只是IP改編風潮興起的一年,那麼2016年的IP改編已經在電視劇行業掀起了大浪,風頭一時無兩。從年初的《羋月傳》到暑期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再到年末熱播的《錦繡未央》,每一部大熱的電視劇背後都不能忽視「IP」兩個大字。
而在IP劇的熱度背後,其播出數量的激增也是熱度的一大體現。從四大衛視今年的播出劇集類型來看,全年播出劇集共計約50部,其中IP劇數量幾乎佔到一半。尤其是在今年主打IP劇市場的湖南衛視,今年已經播出IP劇10部,在各大衛視中處於領跑者地位。
可以看得出來,今年各大衛視的播出劇集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來自IP改編。而這些劇也不負眾望,幾乎每一部都成為了年度熱播劇和網絡討論熱點,幫助電視臺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
從cms52城對於2016前三季度省級衛視的收視率總結可以看出,在前10名的劇中,大IP改編劇佔據了4席。
而在緯嶺數據對於近半年的網絡點擊率統計報表中,IP改編劇的點擊量則比電視臺收視率更具優勢,包攬了前5名,佔據了網播量的半壁江山。
以目前牢牢佔據網絡點擊量第一名的《誅仙青雲志》為例。自今年7月31日登陸湖南衛視以來,在長達3個月的播出時期裡,首播收視率達到1.37,創下湖南衛視周播劇最高收視紀錄,網播量更是達到了230億這樣的驚人數字。除了播出數據之外,《誅仙青雲志》的各項網絡數據也屢創新高。例如,新浪微博「青雲志」話題閱讀量突破105億、百度指數最高飈至203萬等等,每項數據都體現著著「IP」的熱潮正在持續發酵。
通過以上衛視和網絡兩個平臺的數據不難看出,觀眾對於IP改編劇的熱情依然旺盛,這或許也將繼續成為來年的電視劇市場走向。
諜戰偶像劇
除了IP改編劇當道之外,2016電視劇市場的類型劇還在幾部大熱IP的帶動下,形成了以諜戰劇和玄幻劇為代表的兩個突出方向。
其實在去年《偽裝者》熱播之前,諜戰劇市場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的沉寂了。能回想起來還是很多年前的《潛伏》、《懸崖》、《黎明之前》等作品。而隨著《偽裝者》的爆紅,仿佛讓電視劇製作方看到了諜戰劇市場的潛力。於是僅2016年一年,就推出了以《解密》、《麻雀》、《胭脂》、《雙刺》等為代表的多部諜戰作品。
並且不同於以往的諜戰劇風格,2016的諜戰劇幾乎都是由清一色的人氣偶像演員領銜主演,如《解密》中的陳學冬、《麻雀》中的李易峰、《胭脂》中的趙麗穎等,由此引發的「諜戰劇偶像化」也成為了今年諜戰劇的一大特色。
在往年,偶像演員的作品大都是以偶像劇為主。但由於2016大IP劇當道的市場局面,大量偶像化的角色設定湧現,這才催生了製作方對於偶像演員的批量需求,繼而導致了今年「諜戰劇偶像化」的現象。偶像演員在帶動熱度上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所以即便某些作品在演員演技、劇本合理性等方面引發吐槽,卻絲毫不影響收視率和網絡熱度的雙雙走高。
其實,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粉絲效應」在電視劇領域的成功運作。這些在微博坐擁幾千萬粉絲的人氣偶像,任何一條狀態的更新,動輒引發數萬條轉發評論,並長期佔據熱搜榜。這種動動手指就可以引發討論熱度、幫助電視劇宣傳添磚加瓦的體質,也讓電視劇製作方看到了偶像演員的獨特優勢。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氣偶像成為了IP劇製作方的首選。
玄幻劇扎堆
除了諜戰劇在數量和熱度上取得明顯優勢之外,今年玄幻劇也成為「扎堆劇」的另一類型。或許是受到去年《花千骨》驚人表現力的影響,不少電視劇製作方在2016年將目標對準了玄幻劇市場。因此,今年播出的玄幻劇超過去年的兩倍,數量明顯上升。
除了《誅仙青雲志》、《幻城》等大IP之外,《青丘狐傳說》、《仙劍雲之凡》、《九州天空城》等也撐起了玄幻劇的半邊天。
不過,玄幻劇雖然數量多,但在播出口碑和網絡熱度上,卻再沒有哪部劇能延續去年《花千骨》的播出奇蹟。今年玄幻劇的口碑幾乎全部撲街,在豆瓣的評分大都維持在5分左右。即便是討論度最高的《青雲志》,也僅收穫了5.5的評分,而《幻城》則僅有3.0的低分。可見《花千骨》的成功難以複製,玄幻劇市場還需繼續摸索。
衛視周播劇場
長期以來,電視劇的播出形式上通常只有觀眾熟悉的「日播」,周播平臺也僅有湖南衛視一家。不過,隨著去年湖南衛視憑藉「青春」和「鑽石」兩個周播劇場讓《花千骨》和《旋風少女》迅速走紅之後,東方、浙江、江蘇等一線電視臺在今年也紛紛開始試水,相繼推出周播劇場。
在2016年,湖南衛視的「青春獨播劇場」和「鑽石獨播劇場」持續發力,相繼播出了《旋風少女第二季》、《幻城》等影響力較大的作品。此外還專門為《誅仙青雲志》新增了「超級獨播劇場」,為電視劇的周播模式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平臺。
東方衛視也在去年推出了「心跳80分」周播劇場,讓《他來了請閉眼》在當年迅速躥到了同時段收視第一的位置。而在今年,東方衛視憑藉周播劇場,再次讓《老九門》、《如果蝸牛有愛情》等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和口碑。
江蘇衛視和北京也在今年首次開啟了周播劇場。江蘇衛視周播劇場於今年暑假正式開播,目前已經播出的古裝奇幻劇《九州天空城》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效果,為江蘇衛視的周播劇場取得開門紅。北京衛視的周播劇目也同樣瞄準了年輕群體,通過《新邊城浪子》取得了均值0.6的收視率,亦可謂是試水成功。
而浙江衛視的周播劇場也在醞釀當中,目前公布了即將播出的周播劇目《奔跑吧,HONEY!》、《最好的選擇TAXI》等。與其他衛視相比,浙江衛視的周播劇風格偏綜藝化,選擇了與「奔跑吧兄弟」和「中國好聲音」等王牌綜藝節目結合,或許會變成欄目劇的形式。
其實,周播劇場的推出與「限娛令」的正式出臺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限娛令規定「黃金時間段周播娛樂節目不能超過兩檔」,因此各大衛視頻道除了除了加大新節目的研發力度外,便是增大電視劇的播出量,周播劇的模式因此應運而生。
雖然觀眾對於周播劇場的看法褒貶不一,因為中國觀眾長期以來已經適應了日播劇場的快節奏,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周播這種節奏慢、戰線長的播出模式。不過電視臺的專業人士卻認為,周播劇有利於鎖定目標觀眾,為受眾量身製作,從而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優化。
因此,預計周播劇場將在未來繼續成為電視臺播出平臺的革新方向之一。
先網後臺
如果說2015年網絡劇和網絡綜藝的持續高熱度為網絡播出平臺增加了信心,讓網站和電視臺的PK賽打響,那麼2016年就是網絡平臺乘勝追擊,並且勢頭已隱隱超越電視臺。除了網絡自製劇數量激增給網絡平臺的播出資源增加了優勢之外,「先網後臺」的播出形式也成為了2016年電視劇市場的一大亮點。
「先網後臺」的播出形式,其實是伴隨著網絡平臺的日臻成熟應運而生的。隨著中國網絡視頻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手機網絡用戶數量也在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網絡視頻付費模式也初見成效。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去年在《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4.61億,手機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3.54億」。雖然這一數字在2016尚未得到更明確的統計,但隨著網絡平臺的日漸普及,相信這一數字也必將穩步增長。由此看來,伴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網站在主流影視領域中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重要,似乎逐漸呈現出「網站反哺電視臺」的趨勢。
在2016年,許多電視劇選擇了先在網絡平臺面向付費用戶率先播出,而後再由電視臺播出。例如今年熱播的《老九門》,就是先由愛奇藝平臺會員付費播出,而後再由東方衛視周播劇場播出。《誅仙青雲志》也是由芒果TV、優酷、騰訊等網站先行播出,再由湖南衛視周播。從以上兩部劇的熱映情況看來,「先網後臺」模式可以說收穫了不錯的開局。
回看2016電視劇行業,無論是大IP改編劇的風靡,還是諜戰劇、玄幻劇的扎堆,亦或是各大衛視試水周播劇場等,我們都能從這些表面的關鍵詞下窺到電視劇行業的探索方向和發展趨勢。從這些特點和改變當中,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製作方的偏好和觀眾的口味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新舊媒體交替背景下,網絡和電視臺的權重正在悄悄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