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智齒到底拔不拔?

2021-02-13 醫大一院口腔

該微信公眾號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的科普宣傳平臺,所有文章為口腔科醫生原創。本期為第十七期。



在醫學上,智齒又叫第三磨牙,因為在智齒長出時大多會在16到24歲左右,在人的智慧成長後,所以又有智慧齒之稱, 簡稱智齒。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那麼,智齒到底應不應該拔呢?

一、什麼樣的智齒可以不用拔?

1.智齒正位萌出,與對頜牙齒形成正常咬合關係,並且不影響周圍牙齒,無牙齦炎症。

2.智齒完全在頜骨內,對周圍牙齒無影響,患者無不適症狀。

3.牙齒病情較輕,可以經過治療後留作鑲牙時基牙的智齒。這種多見於老年牙齒缺失患者。


二、什麼樣的智齒應該拔除?

1.無對頜牙齒,沒有咀嚼功能的智齒。

2.經常並發急、慢性冠周炎的智齒。

3.阻生智齒,向前造成鄰牙齲壞的;向頰、舌向會「咬腮咬舌」的;伸長咬破對頜牙齦的;異位智齒與鄰牙之間的間隙不能自潔時,易導致食物殘留的;埋伏在頜骨內引發冠周炎症的智齒。



4.齲壞並且治療困難的智齒。

5.正畸需要,需要拔除智齒增加牙列間隙的。

6.某些不明原因的神經痛患者,懷疑智齒為病灶牙或做為「試驗性」治療時,可拔除智齒。

7.引起其他病變:如智齒引發牙源性囊腫或腫瘤、頜骨炎症等時需拔除智齒。

8.頜骨骨折線上的智齒多數需拔除。

9.懷孕前的女性,建議儘早拔除智齒。因為懷孕期間激素水平改變的影響,會使得智齒周圍易發炎症,這時在孕期會增加治療困難或影響胎兒,所以應儘早拔除智齒。


三、如果需要拔的智齒沒有拔除,會有哪些危害呢?

1.阻生智齒往往不能與對頜牙齒建立正常的咬合關係,長時間可導致顳下頜關節疾病。

2.位置不正的智齒會導致相鄰的兩個牙面上形成齲齒。

3.阻生智齒牙冠周圍軟組織與牙齒之間形成一盲袋,引起食物、細菌的積存,導致牙冠周圍炎症。初起時智齒周圍會有腫脹疼痛,這種疼痛是鈍性的。很多人對於病情不大了解,以為上火了,自己吃一些消炎藥。有些症狀輕微的口服消炎藥是可以控制住的。炎症繼續發展會侵犯鄰近的咀嚼肌肉,造成張嘴困難,面部腫脹。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一些全身的症狀例如頭痛,發熱,乏力等也會出現。智齒冠周炎通常會反覆發作,且程度逐次加重,如果未及時治療會引發面部間隙感染、膿腫及頜骨炎症。

4.其他系統疾病的病因:有證據表明一些阻生智齒是某些三叉神經痛的病灶所在。智齒反覆發炎作為病灶還可能引起心臟病、關節炎、扁桃體炎、敗血病以及腫瘤的發生。


四、拔掉的智齒需不需要鑲牙?

智齒拔除後對口腔功能幾乎沒有影響。28顆牙已能完成咀嚼,發音等各種功能。

五、關於拔智齒通常會產生幾個誤區:

誤區1:拔智齒會瘦臉

面部輪廓主要是由頜骨支撐的。智齒是在頜骨成型後萌出的,因此拔除智齒對頜骨的形狀沒有影響。之所以有人說自己智齒拔除之後確實瘦了,更可能是因為拔牙術後導致腫痛,進食減少,而當面部消腫後,再加上一段時間飲食控制,讓人產生拔智齒瘦臉的錯覺。

誤區2:拔了智齒,會使鄰牙鬆動

牙齒的穩固依靠的是牙根在牙槽骨內的固位,而不是依靠每一顆牙齒之間的相互「擁擠」。智齒拔除後,鄰牙的固位是不會改變的。這裡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智齒水平阻生時,其牙冠位於前面牙的根部,使得前牙的牙槽骨發生壓迫性吸收,這種情況下拔除智齒後,前面的牙齒由於失去後面「牙的支撐」,可能出現暫時性鬆動,但由於智齒被拔除,吸收的牙槽骨又會生長,所以牙齒是可以逐漸恢復穩固的。

誤區3:牙齒要儘量保留,能不拔則不拔,因為拔牙可能會傷到神經和記憶力

智齒是否需要拔除的指徵,上面已經闡述。拔牙過程中損傷神經是可能的,並且神經損傷是拔除阻生智齒的一個常見併發症。一般下頜智齒多見,但是往往只是出現在當智齒位置非常臨近或恰好接觸下頜神經的時候。這種情況的智齒拔除是非常困難的,醫師也會十分小心。通常,拔除阻生智齒後,神經受到的機械損傷而產生的症狀短時間內是會恢復的。至於拔除智齒影響記憶力的情況,目前尚無臨床案例及研究支持。


(左側小圓圈內是阻生智齒,右側大圓圈內是阻生智齒及頜骨囊腫)

智齒拔除具有一定難度的,拔除術中對周圍組織的損傷也較大,術後的反應也可能比較劇烈,有可能導致面部的術後腫脹。所以術後要常規準備消炎藥,止痛藥。再者,對於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病等患者,易於在拔除術中引起併發症,對於這些患者的智齒拔除手術更要慎重。(部分資源來源於網絡)

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始建於1948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口腔科不斷發展壯大起來,80年代建立了口腔病房,現已成為由博士、碩士學歷醫師組成的強大團隊。為大連市一級醫學重點學科,國家碩士研究生培養與授權基地,於2004年被列入國際「微笑列車」唇顎裂治療定點醫院,成為唇顎裂診治中心之一,是遼寧省專業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大連市口腔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學科帶頭人王如教授,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擅長口腔頜面部腫瘤、脈管性疾病和先天性唇顎裂的臨床治療研究。出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關注醫大一院口腔微信,可及時參與便民優惠活動,了解更多牙齒預防保健知識。

[溫馨提示]

1.想了解更多有關口腔知識的相關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dyykqk,然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2.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還不錯,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也可點擊「收藏」哦!


諮詢熱線:83635963-3208;83635963-3308

來院地址:大連市西崗區中山路222號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長春路醫院)門診部三樓口腔門診。

相關焦點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拔智齒真的會瘦臉嗎? | 科普100秒
    其實我還在學生時期就長智齒了,因為小時候經歷過拔牙的痛,怕疼所以長了智齒遲遲不敢拔,一直拖了四五年,直到開始「黑」了才下定決心要去拔掉。據說有75%的人都會長智齒,相信不少仙女也曾為智齒煩惱過。今天兔姐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智齒的那些事。
  • 智齒到底要不要拔?
    )  近日,蛋羊朋友圈裡出現眾多因「畢業論文還有十萬多字兒就截稿了」、「綜述七天寫了六個字兒」、「趕圖趕到手抽筋兒」、「期末考試一大堆」等,導致心情低落,智齒萌發,痛得要命的夥伴們。  拔智齒好處很多。比如,預防了齲病、冠周炎、鄰牙牙根吸收、牙列擁擠、第二磨牙牙周破壞等。最重要的是,不!會!疼!了!
  • 長智齒!拔還是不拔?!雙語科普視頻帶你走進智齒
    長智齒!拔還是不拔?!,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過拔智齒的「悲慘」經歷。到底何為智齒,長智齒會對人有什麼影響,需要拔除嗎? 何為智齒?智齒,也就是第三磨牙,長在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一般在16-25歲之間萌生,是所有牙齒中最晚萌生的。由於在這個階段正好是人的生理、心理髮育走向成熟,所以象徵著「智慧到來」,故有「智齒(wisdom teeth)」的俗稱。
  • 【護健甄選】拔完智齒,臉竟變成了這樣……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讓網友大呼可愛:拔個智齒臉咋腫成這個樣子,確定不是特效?圖片來源:微博懷著對拔牙的恐懼以及對金錢的渴望,智齒這種東西,很多人都是抱著「不疼堅決不拔」的心態過來的。 幸運的話不會疼,而一旦智齒蓄勢待發,破土而出,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疼的時候基本上半條命就沒了。
  • 智齒又發炎了,拔還是不拔?
    圖源:SOOGIF9月20日是「國際愛牙日」,我們就來說說智齒的話題。實際上,智齒往往是在人成年之後才長出來,即剛好是一個人心智比較成熟的階段,故得「智齒」之名。圖源:SOOGIF拔智齒會變傻,這當然是不科學的,智齒是由於人類食物精細度提高,咀嚼這類精細食物就降低了對頜骨的刺激,使得頜骨退化變小,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給智齒來萌發,於是智齒萌出較晚或乾脆就打死不往外冒。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牙醫自己的4顆智齒,拔完用了20多年!
    本文作者:徐勇剛,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作為牙醫,跟大多數人一樣,我自己也長了4顆智齒,我的每一顆智齒的不同經歷,包括一些少見的併發症,可以成為科普教科書式的存在,今天我就把這段歷程完整地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給為智齒鬧心的朋友們一點啟示。
  • 智齒到底拔還是不拔?智齒不拔有什麼危害?
    許多人在做牙科檢查的時候,都會被檢查出長有智齒,有的醫生會建議拔掉智齒,但由於拔智齒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疼痛感,因此許多長有智齒的人都會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拔掉智齒。那麼智齒到底該不該拔?智齒不拔的話,會給口腔帶來哪些危害呢?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智齒該不該拔,就要看智齒對你的影響程度如何了。
  • 明星拔完智齒 臉竟變成這樣:到底該不該拔?
    圖片來源微博懷著對拔牙的恐懼以及對金錢的渴望,智齒這種東西,很多人都是抱著「不疼堅決不拔」的心態過來的。 幸運的話不會疼,而一旦智齒蓄勢待發,破土而出,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疼的時候基本上半條命就沒了。關於智齒,還有一個世紀之謎——為什麼有的人有,有的人卻沒有,難道真是智慧的象徵?那麼到底智齒是不是不疼就不用拔?什麼樣的牙需要拔?帶著大家的種種疑問,今天來給你們一一解惑,首先來了解下智齒到底是什麼。
  • 智齒要不要拔?拔智齒真的會瘦臉嗎?
    健康直通車今日到達第十二站:智齒要不要拔?拔智齒真的會瘦臉嗎?請上下車的旅客接收昌邑市人民醫院口腔修復科主任韓旭東帶給您的以下攻略:王小丫韓主任,我長智齒了,發炎的時候痛不欲生,說起來都是淚啊……到底要不要拔智齒?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說是好事,可能因為智齒有個別名,叫「立事牙」,長智齒或許就意味著人長大了、懂事了;說是壞事,那是因為,很多人自從長了智齒,就麻煩不斷,讓人不得安生。雖然智齒稱得上是最難搞的牙齒,然而一旦被醫生告知需要拔牙,人們又開始猶豫了——是不拔呢?還是不拔呢?說到底,再不好的牙齒也是自己的,怎能輕易捨棄?另外,萬一拔不好,弄出點毛病來,豈不成了「畫蛇添足」。
  • 小夥拔智齒後流血不止致死!智齒到底還能不能拔?
    要說成年人繞不過去的坎,智齒絕對算的上是不小的一個。但是最近一則新聞,讓不少想去拔智齒的小夥伴「三思而後行」:據報導,5月25日,26歲的劉某某拔掉智齒後大量出血,且後續有發高燒。小佳看了以後也是嚇了一跳,趕緊上網一查,結果竟然還發現了不少例子: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酵,網友們也在網上炸開了鍋:本來以為跟叫外賣一樣稀疏平常的拔智齒,只要擔心拔完多久才能吃好吃的,居然會有致死風險?
  • 智齒,等疼了再拔可能為時已晚
    或是智齒是智慧的象徵,如果拔掉,那豈不是要將智慧拔掉嗎。。。這些疑惑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家對智齒真的不了解,那智齒到底該不該拔除呢?在其他國家,對智齒的稱呼也有所不同,比如韓國就稱之為「愛情之齒」,因為18歲也是人們開始萌發感情的年紀。有些人誤以為智齒跟智力有關,即使這顆牙出了問題也不願意拔,這是一種典型的認識誤區。
  • 智齒導致反覆牙齦腫痛,該不該拔?#葉子口腔科普#
    提到智齒,你是不是就想訴苦:「我的智齒偶爾會痛,但是我又沒有勇氣去拔。」「當我經常熬夜時,智齒就會反覆牙齦腫痛,嚴重時半邊臉都是腫的。」……那麼,為什麼智齒總是讓人吃苦頭?智齒是不是該儘早拔掉呢?01 為什麼智齒君這麼惹人煩?不到2分鐘,就能讓你快速了解智齒簡單地說,是因為人的智齒(第三磨牙)通常在青少年晚期開始萌出,但有時由於空間的限制,智齒只能長出一部分或是完全長不出來。
  • 長了智齒必須要拔掉?什麼樣的智齒要拔?不拔會有什麼壞處?
    相信大家或者大家的朋友都有過拔智齒的經歷,大家對於拔智齒的印象大多也是倆字:好疼!在很多人看來,長了智齒就必須要去拔掉,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長智齒了一定要拔嗎?其實智齒到底該不該拔,關鍵要看智齒的生長情況,長得不好的智齒,要是不拔掉的話,就容易影響到健康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智齒的事兒,看完真是漲知識了。長了智齒,一定要拔掉嗎?一般來說,有約80% 的人長了智齒都需要拔,也有少數人不需要拔,如果智齒已經完全萌出了,長的位置很正,上下的咬合也很好,並且人也沒有任何的疼痛或不適的,這種情況不拔也可以。
  • 智齒到底要不要拔?權威答案來了
    多數人長有智齒,有的智齒不痛不癢,倒也不礙事;有的智齒時常發炎,叫人痛不欲生……到底該不該拔除智齒?不拔智齒有什麼危害?一次全告訴你!
  • 陸毅拔智齒,表示沒有拔過智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智齒的阻生或錯位易使食物殘渣嵌塞在第二磨牙與智齒的牙間和牙周縫隙中,很不容易清除,常發生齲齒。據調查,下頜第二磨牙牙頸部平均齲患率為16.4%,不同年齡階段齲患率有顯著不同,20歲時僅為3.7%,50歲則高達27%。可見,拔除阻生或錯位智齒是預防第二磨牙齲壞的關鍵。
  • 智齒拔還是不拔?不用再糾結了!
    人一共有28—32顆牙齒,最後4顆就是智齒。
  • 關於拔智齒的哪些科普知識,你得先看看再拔牙!
    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 拔智齒的最佳年齡 我們的智齒萌發出來以後,儘量考慮在30歲之前拔掉,等到40歲後再拔,創傷會增大,更不要等到「不得不拔」時才去拔。
  • 智慧之齒——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
  • 男子拔智齒後流血不止死亡,到底智齒要不要拔?
    這個案例一下子就引發了大家的拔牙恐慌,拔智齒到底危不危險?在最開始我們要明確一點,不管手術再怎麼小風險一定都是有的,就像拔牙可能面臨出血不止、幹槽症、神經及關節損傷、皮下氣腫等,但是這也不代表就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你真的需要拔智齒嗎?以下這4種是常見的需要拔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