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美]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版次:1
字數:290000
印刷時間:2015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50253414
內容簡介:
在世界歷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但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們對它的想像中,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本書將要為你揭示,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逕庭,而且遠遠比這副景象有趣得多。
本書通過大量驚人的考古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這條商路的慣常理解。幾個世紀以來,儘管大量關鍵材料仍然尚未發掘,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已經出土了許多迷人的東西。既有官員刻意埋藏保存的文書,也有目不識丁的當地居民利用官方文書做成的鞋墊和壽衣。作者探討了絲路上從長安到撒馬爾罕的七座綠洲,那裡聚集著商人、使節、朝聖者和旅客,信仰著從佛教到祆教的不同宗教,有著非常寬容的國際化氛圍。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只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產生了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相比之下,這些商路上傳播的思想、技術和藝術圖案具有更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書綜合利用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講述了一個有關考古發現、文化傳播以及中亞與中國之間互動的迷人故事。
以上圖片及圖注均來自於《絲綢之路新史》
目錄
中文版序言/ 1
致 謝/ 3
學術慣例說明/ 7
年 表/ 8
序 章 1
第一章 樓 蘭:中亞的十字路口 29
第二章 龜 茲:絲路諸語之門 71
第三章 高 昌:胡漢交融之所 105
第四章 撒馬爾罕:粟特胡商的故鄉 143
第五章 長 安:絲路終點的國際都會 179
第六章 敦煌藏經洞:絲路歷史的凝固瞬間 211
第七章 於 闐:佛教、伊斯蘭教的入疆通道 251
結 論 中亞陸路的歷史 295
絲綢之路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對照表/ 304
譯後記/ 308
出版後記/ 310
學者推薦
絲綢之路是一條傳說中在中古時期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商路,韓森的《絲綢之路新史》是對這個話題最可讀和最可信賴的歷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獻和優秀學術成果的基礎上,使用了大量一手調查資料以及對館藏文物的廣泛研究。本書插圖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動展現了在中亞綠洲間行走的商人與馱獸,他們運載著商品、思想、藝術、音樂和宗教。
——梅維恆(Victor H. Mair)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系教授、敦煌學專家
儘管淵博而迷人,本書並非一部絲綢之路的羅曼史。韓森挑戰了人們對這個中亞十字路口的慣常描述。她發現當地居民主要處於維持生計和以物易物的狀態,而非從事大規模的長途商業貿易; 她發現中國軍隊在把絲綢帶到絲綢之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非商人。儘管她揭露了真相,這片地區卻顯得更加迷人。她巧妙地將古籍記述以及對絲綢之路的現代勘測結合起來,使那段歷史栩栩如生,尤其是公元1000 年左右伊斯蘭統治這片區域之前此地多元寬容的宗教氛圍。這是一本讓你讀完就背上行囊出發的書!
——滕華瑞(Gray Tuttle)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化所教授、現代西藏研究專家
動動小手轉發、關注我們吧~~
中國考古網
http://kaogu.cn
中國考古網新浪微博
http://e.weibo.com/kaoguwang
中國考古網微信:zhongguokaogu/中國考古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