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一定是最吸引人的那個嗎?當然不,紅花也需綠葉襯,有的綠葉比紅花更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在最近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中,雖是群像戲不存在主角配角之說,但張譯的老算盤一角卻給電影的正面人物起到了絕佳的襯託作用。
張譯也憑藉該電影成為中國第六個百億演員,之前的五位分別是吳京、黃渤、杜江、沈騰和鄧超,不過因為張譯的票房很多來源於群演戲,因而百億演員名號遭到一些網友的質疑。
近兩年張譯幾乎霸佔了高票房電影的席位,從《紅海行動》到《我和我的祖國》再到《八佰》,張譯也成為中年演員中挑大梁的人物,觀眾對這個名字愈發深刻。
張譯的演藝道路走得並不順暢,28歲那年是他的轉折點,此前的他一味被否定,此後的他在觀眾面前涅槃重生。
張譯出生於1978年,小時候夢想著當一名播音員,高二那年便通過了北京廣播學院的專業考試,但因為是非畢業生未被錄取,次年則因為招生名額少未被淘汰。
張譯的播音夢由此破碎,隨後在父母的建議下學了表演,在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待了9年。
因為長相一般張譯很少能夠得到劇團的演出機會,而是一直在幕後從事場記工作,於他而言那會兒最熟悉的是除了演戲之外劇組所有的事情。張譯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自己有5年的時間都在送資料,跑遍了各大小劇組可是連一個群演的機會都換不來,那時候的他想法簡單,他希望如果有一天有工作,最好讓自己累的喘不過氣來。
大器晚成這種話不適合所有人,張譯在27歲就明白這個道理,彼時的他好不容易拿到影視劇《喬家大院》的一個小角色,導演胡玫認可他的能力卻惋惜他的年齡。
&34;這句話打擊著張譯,也鞭策著他。
次年《士兵突擊》劇組招人,張譯不得不抓住這次機會,他分析人物形象寫自薦信,用真誠和服役9年的履歷換來了班長一角,沒有超常發揮卻感動了很多人,不過那部劇捧紅的是王寶強。
紅不紅都是後話,這部戲成功讓張譯進入導演們的選角表,張譯憑自己的努力換來了後面的角色。
《我的團長我的團》、《建黨偉業》、《北京愛情故事》,張譯逐漸走出無人問津的過去,2018年《紅海行動》上映後他名聲大噪。
張譯能夠走到今天,不靠別人。曾經的他可以為了角色體驗各樣的生活;如今的他也可以為了角色保持凌晨跑步5公裡以備開機的大夜戲。
在張譯看來,演員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他可以一個人體驗很多不同的人生,但遺憾的點也在於一個演員就算演到老、到死也不能體驗所有人的人生。
活到老學到老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沒有把握的戲不接,但是導演偏偏願意給他試錯的機會,從《攀登者》中的執拗登頂者到《我和我的祖國》中靠眼神演戲,張譯的表現力是難以企及的。
如今的張譯是名副其實的影帝,也是眾多觀眾眼裡的硬漢。硬漢鐵血,但是硬漢也柔情。
曾在劇團的時候張譯就認識了自己的初戀女友,據悉當時二人的感情被女孩父母反對,而女孩也因為車禍成了植物人,整整10年,張譯只要有時間就會去醫院陪自己的女友,盼望著某一天她能夠醒過來。
可是蒼天無情,最終奪走了女孩兒的命,張譯也沒有見到女友最後一面。
初戀離開後,張譯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試圖通過工作來掩蓋傷痛,直到錢琳琳出現。
錢琳琳是央視廣播電臺的一名音樂記者,和張譯同為東北人,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擦出火花,隨後結為夫妻。
二人結婚多年來一直保持低調,至今沒有生子。關於感情,張譯是難得的鐘情之人;關於生活,作為旁人不予評置。
張譯的表演能力是大眾有目共睹的,期待其更多優秀影視作品的輸出,祝願其家庭生活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