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那個相對匱乏的年代,閱讀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件事。對於閱讀是懵懂的,只記得教室的牆壁上貼著泛黃的讀書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而連環畫,就成了我們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記得第一次看到<<西遊記>>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心中多了一個夢想,想像自己擁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斬妖除魔。<<小兵張嘎>>、<<雞毛信>>等等,只要借到的,飯可以不吃,書必須要讀。後來在老師的影響下,我愛上了閱讀,憧憬著「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每天暢遊在書海裡的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上了初中以後,才開啟了我的讀書大門。當時盛行瓊瑤小說和武俠小說,清晰的記得<<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幾度夕陽紅>>、<<窗外>>,每個周末都是在讀書中度過,有時為了儘快讀完更是偷偷地藏在被窩裡看,浪漫的愛情、曲折的故事、起伏的情節、詩意的語言,賺取了我多愁善感的眼淚。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古龍的<<絕代雙驕>>、<<天涯明月刀>>……喬峰的大義、令狐衝的瀟灑不羈、郭靖的家國情懷……武俠的美好時光就這樣陪伴了我的整個青少年時光,曾經廢寢忘食的把業餘時光放在了武俠小說上是多麼的讓人懷念,懷揣著一個個的武俠夢想,給青春增添了一抹色彩。
古人云「開卷有益」每本書都有你值得吸收的東西,慢慢的,書讀的越來越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告訴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走進他與眾不同的生活,品味他真實而又豐富的情感,讀過之後留下的是滿心的芬芳;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寫到「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會是冰冷的!我們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錢鍾書的<<圍城>>裡寫到「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其實生活中又豈止婚姻這座圍城……歌德說得好,「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往。」一本好書不僅是作者的寄託,更是人們心靈的橋梁。
當了老師後,深知自己工作的迷茫,為了幫助自己更好的工作,讀的書更多的是關於教育方面的。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李鎮西<<愛心與教育>>、朱永新<<新教育之夢>>、<<教學勇氣>>等等,每每讀書時總是讓我感覺豁然開朗,被教育大家的教學睿智所感染,敬佩他們獨特的教育觀念與方法,原來平凡的教育也能享受如此大的幸福。
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讀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不願忍心捨棄。「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相信最好的風景在路上,讀書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