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參加自考的考生問:「自考的通過率高嗎? 」之所以大家會關注這個「通過率」,是認為這是衡量「一項考試」的難易度的重要指標,但這個「指標」對於參加自考考生的參考價值並不大;就好比廣州平均月薪是9000,能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嗎?顯然不能,大部分都是被平均的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考的平均通過率在20%-30%區間,那通過率低的原因是因為考試「難度大」,還是另有「隱情」呢?
自考的考核標準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自考」,各省份各專業的開考科目都在15門之間,每一門科目100分的卷子需要考60分以上才算合格;考試的形式為筆試,卷子的題型分布為:選擇題(40分)簡答題和論述題(各佔30分),而不是考駕照式的選擇題和判斷題。
而參加自考的群體大多都為在職的工作群體,每天除去工作和日常生活時間,運用到學習的時間就比較少了;加上自考涉及的知識面甚廣(考試是有範圍的哈),如果想全部記住並理解,不下功夫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才有自考「難」的這麼一說法。
半途而廢的大有人在
報考後堅持不了學習,中途棄考,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也是導致通過率低的一大因素;如果你有參加過自考,或者身邊的朋友正在自考,你可以了解一些:每場考試肯定會有一片空座位。
那些人不適合「選擇自考」?
年紀偏大的人:45-50往上的,如果提升學歷是用於入戶,小孩上學,公司晉升;建議選擇相對簡單的「成考」或者「網教」
不能堅持的人:自考的周期較長,需要堅持每個考期看書、聽課、刷題。需要又持之以恆的學習心態。
盲目跟風的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有背調,很多考生到考試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考試不是全部都是選擇題?原來要考10多個科目才能畢業?
通過率的決定因素在於環境還是「自己」
你的通過率=你的學習時間=考試成績
如果你不是前面說的幾種盲目跟風,不能堅持的類型?那小編認為通過率的高低還是取決於自己的本身,雞湯喝多了也索然無味,畢竟作為成年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小編的看法是:
只要你選的專業開考科目內,沒有英語,數學這類需要基礎邏輯的科目;那剩下的都是文字性的東西「死記硬背」誰都可以做到,自考是有知識點範圍的,一般不會超綱。
時間,時間,還是時間!工作群體可以利用業餘的碎片時間去學習,上下班的路途,周六周末,儘可能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畢竟你又不是天賦異稟,那只能是通過時間去彌補自己的短板。
學習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筆記,朗讀都是不錯的增加記憶的辦法,「百度一下」能解決你90%的知識問題;那剩下的自己自我組織,怎麼把你理解的內容,通過自己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是你學到的「知識」。
學會藉助外力,不管是你買國家教材,還是選擇「機構報班」,都是不錯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後卷面整潔也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噢!
1.答題時候儘量要寫得有條理(如1……;2……;3……。);2.卷面整潔字跡清晰;3.直入主題,不要添加太多無關緊要的內容,湊字數;4.試卷不要留白,不然老師想給你分也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