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整體:劇情沒有明顯bug,演員沒有明顯拉胯這就已經足以傲視國產劇了,而且本劇的導演功力真的是可見一斑。
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河神、丁卯這邊生死賭局,小神婆、肖蘭蘭那邊涉險暗訪女校的場景轉換,兩邊都是一樣的緊張刺激,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那個時候差點拍案而起大喊一聲:「絕了」。
再加上布景、臺詞、音樂和電影的質感,這已經值得5星好評了。
然後說一說角色:
河神:看過第一部的表示,河神第一部更有一種江湖義氣的痞勁兒,看得出年少輕狂的張狂和身為河神的自信囂張,演員演的非常到位,少年河神的意氣風發、人中龍鳳深入骨髓,恰恰也和第二部的河神做出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部的河神經歷太多了,一開始為了丁卯義無反顧的衝進去的時候還是第一部意氣風發的河神,相信自己無所不能的河神,雖明知危險但確信自己可以化險為夷的河神,所以他還是去了,然後他便碰到了自己的第一堵牆失去了點菸辨冤的能力。但是他還有師傅在,還有主心骨在所以沒有消沉,只是有些鬱悶,還是會說一些俏皮話,逗一些俏皮悶子。然而一切都在老河神死去那夜變了,他沒了師傅,他開始驚慌、他開始害怕,他沒了往日的自信。他害怕再次失去,害怕自己無法保護別人,而導致再有人因為這個事情死去。他沒了少年張狂,沒了意氣風發,剩下的只剩渴望身邊人活下去的卑微。他的眼睛沒了光彩,從被人捧在天上的小河神變成了在擱淺的泥灘裡打滾的泥鰍,他再沒了河神的樣子。後來鐵牛也死了,他抱著鐵牛的屍體坐在地上的樣子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氣。小河神知道他保護不了任何人的時候,知道自己不是個河神只是個人的時候,他便不再說自己是人中龍鳳了,他不再是河神,只是一個失去了一切的郭得友而已。我覺得金世佳的表現真的不錯了,那種骨子裡的不想放棄,想要查明真相,又患得患失,卻被牽引著不得不往前走的感覺,複雜交錯困在自己的內心走不出來的郭得友,真的我看出來了。
後來想想才明白過來,點菸辨冤的牆不是別人給的,明明一直都是他自己內心就有的。他沒了張狂和江湖義氣,他成熟了,穩重了,變成了一個自己撐起一切的河神,再也不靠別人了。所有的人都像和他隔著一道屏障,之前的兄弟,之前的女人在他眼裡都不一樣了,他渴望保護住一切,擔起小河神的責任,卻又在內心否定自己沒那個能力,這才是第二部的河神,一個複雜的河神,一個被現實打趴下狠狠按在地上卻又始終堅持本心的河神。
丁卯也是一樣,丁卯也在歷經挫折後逐步成熟了起來,兩個人從第一部的互相打鬧的師兄弟,變成了真正的河神和漕運商會的會長,他們都叫經歷了太多,多到坐到了一起都沒了話聊,只是並肩坐在地上抬首看天上的星星,互相問了一句:「你真的能放棄嗎?」
成年人的安慰就是這樣,三言兩語的便說完了自己的一切苦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他依舊是那個河神,而他也依舊是那個會長,自己的責任只能自己扛,兩個人都再也不依靠別人了。很多人說第二部的師兄弟變了,不再是生死兄弟了,變成了工作夥伴,生疏有理。我倒覺得他們更加默契了,默契到簡單幾句話就互相明白了對方的處境和選擇,然後相視一笑,然後互相幫助。什麼江湖義氣,什麼兩肋插刀,都在那兩句話裡,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只不過他們知道了,我們沒看懂而已。
然後是小神婆顧影和大小姐肖蘭蘭,她們都成熟了。小神婆對自己身世的探索到最後的放棄中間也是經歷了無數的過程,肖蘭蘭也終於從一名嬌滴滴的大小姐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報社社長。所有人都成熟了,都開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尋自己想要的答案了,不再是大家一起抱團取暖的孩子,而變成了各自為王的大人。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他們四人之間的感情了吧。
在第二部裡,他們四人都做到了為了對方不惜犧牲性命的地步,為了對方奔波在最危險的一線調查探訪,從沒有人說「太危險了,我不能去」,說的都是「太危險了,你不能去」,誰說的生死之交就一定要轟轟烈烈,平平淡淡的就為了對方豁出性命難道不感人嗎?
所以,我個人作為一個單純的路人,甚至連第一部的劇情都快遺忘了的路人,時隔幾年之後再看這個河神2,我覺得還是非常優秀的。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帶著第二部新的理解去看待新的劇情推進,如果還是帶著第一部四人的樣子來看待第二部,那他們所有的進步都會被打回原形,誰又能不愛當初天不怕地不怕為了心中所想敢愛敢恨的少年模樣呢?但終究大家都是會成長的,長成獨立隱忍的大人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