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牛群,曾經是馮鞏的最佳搭檔。
兩人曾多次在春晚舞臺上說相聲,演小品,給觀眾帶去了無數歡樂。
他們二人都是相聲界的「扛把子」,強強聯手的組合被稱為「黃金搭檔」。
可惜這個組合併沒有持續太久,就被趙本山和宋丹丹超越了。
之所以會被別人超越,主要是因為牛群太愛折騰。
愛折騰的牛群:3次拋棄馮鞏,辦雜誌社當副縣長,58歲妻離子散!
其實牛群說相聲比馮鞏晚一些,但他卻非常有說孝順的天賦。
牛群出生在天津,在高中畢業之後下鄉插隊到了河北的一個農村。
在村子裡除了下地幹農活,牛群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村上的一位姓鞠的老人打快板。
還經常跟著這位老人學習打快板,有天賦的牛群學得很快。
1970年他被招入部隊的通訊連,入伍不久便被文工團看中了他打快板的天賦。
在文工團裡開始組團說天津快板,還經常各地演出,開始演藝生涯。
因為牛群在文工團裡也表現出色,被調入北京軍區文工團。
一次在全軍匯演時,他表演的相聲節目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
讓他決心一定要堅持說下去,把相聲說到極致,成為最出色的相聲演員。
之後他便四處拜師學藝,經劉學智推薦,拜到相聲藝術家常寶華門下。
學習了近10年的相聲之後,一次表演時,他與馮鞏結緣。
兩人開始組合說相聲,牛群負責打快板,馮鞏負責說相聲。
馮鞏還將牛群介紹給自己的恩師,讓恩師同意將他原本的搭檔更換成牛群,兩人組合上春晚。
在馮鞏的幫助下,牛群才有機會登上春晚舞臺。
1996年他們二人在春晚舞臺上表演相聲《明天會更好》,一捧一逗,配合非常默契。
逗得臺下觀眾哈哈大笑,成為當年春晚眾多節目中最受歡迎的一個相聲表演。
1998年他們又表演《教子有方》,再次讓觀眾看到他們舉手投足之間的相聲功底。
然而在兩人配合的最為默契的時候,牛群卻決定離開馮鞏,離開春晚舞臺。
因為他覺得說相聲已經到了極致,不會有再好的發展了。
心裡萌生出下海經商的念頭,想要去嘗試一下,不折騰怎麼會知道自己不行?
就這樣,牛群第1次拋棄馮鞏這個好搭檔。
去做自己喜歡的攝影事業,他拿著相機四處奔波,拍攝各種美景。
一年到頭都沒怎麼回過家,在外經受了各種常人無法經受的苦難。
可換來的不是滾滾財富,而是創業失敗,虧損連連。
無奈之下,為了生存牛群又回到馮鞏身邊,繼續和他一起做相聲表演。
可沒想到牛群的心並沒有收回來,再說相聲讓日子變得平穩一些之後,他又萌生了做生意的念頭。
接著牛群告訴馮鞏他的想法,決定再去闖蕩一番,第2次拋棄了馮鞏。
他還想拉著馮鞏一起去創業,但馮鞏並沒有更換行業的想法,便拒絕了他。
牛群獨自一人再次創業,這次他投資了一家雜誌社。
起初雜誌社的生意風生水起,但是後來因為原雜誌社老闆退出,牛群獨自一人難負重擔。
而且又沒有經營雜誌社的經歷,生意越來越慘澹。
短短幾個月時間,他一下子虧損了12萬。
生活所迫,牛群再次找到馮鞏幫忙,馮鞏勸他安心說相聲,別再折騰了。
而牛群卻覺得自己兩次離開馮鞏單獨創業都失敗了,太沒面子。
為了想要讓馮鞏對自己刮目相看,也為了還馮鞏的人情。
牛群第3次拋棄馮鞏去創業,起初做餐飲行業,賺到一些錢之後,又去給鄉鎮做代言人。
正是因為做代言人很成功,還推動了養牛經濟發展。
給鄉鎮帶去了一些利益,讓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
因此他被推薦成為副縣長,給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實事。
可後來遇到了經濟危機,4年任期結束之後,牛群帶著一身爭議離開工作崗位。
幾次折騰都失敗,妻子再也耗不下去,和他提出離婚。
58歲的牛群妻離子散,這次連馮鞏也救不了他了。
如今的牛群頭髮花白,成為孤寡老人,生活慘澹。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