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 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人社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為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經國務院同意,2020年2月,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自2月起對企業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實施了「免、減、緩」三項措施。近日,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邀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介紹相關工作進展並就網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主持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實施進展怎樣?成效如何?

亓濤:2月份實施三項社保費「免減緩」政策後,6月份,人社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三部門又印發了《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將2月份開始實施的階段性免徵中小微企業社保費政策延長到年底,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社保費減半徵收政策延長到6月底,困難企業緩繳社保費政策延長到年底,同時明確2020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今年自願暫緩繳費。繼續執行16%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延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執行期限。

政策措施出臺後,三部門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按月調度統計各地政策執行情況。目前,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較好,減輕企業負擔效果明顯,深受企業歡迎和好評。截至11月底,全國三項社會保險費減免超過1.1萬億元,惠及1141萬戶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699億元;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減少基金收入2500多億元,合計減輕企業負擔近1.4萬億元。

從實施效果看,一是有效紓解了企業經營困難。2-11月減免的社保費,超過2015年-2019年六次下調社保費率為企業減費的總和,力度大,時效性強。二是有力支持了穩崗擴崗。政策注重對企業分類施策,對吸納就業能力強但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大、政策期限長,免徵11個月單位繳費相當於為企業代發了近2個月的員工工資,直接對衝了企業的用工成本,效果明顯,有力支持了企業穩崗;對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型企業減半徵收5個月,大企業繳費基數大,單個企業減徵金額比較大,戶均受益超100萬元,受益企業積極擴崗。

主持人:政策出臺後,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使政策儘快發揮作用?

亓濤:一是突出一個「快」字。政策出臺後,我們督促各省統籌謀劃,結合本地實際,抓緊研究制定本地區的減免具體實施辦法,務求時效。政策早一日落地,企業就能早一日受益,經營就能早一日恢復,經濟社會就能早一日平穩。二是明確要求不得增加企業事務性負擔。提出要把好事做好,各地加班加點修改信息系統,加大部門數據共享力度,不需要企業提交減免申請,不需要提交任何證明材料,直接從相關部門獲取企業劃型結果,在扣繳企業繳納社保費時,直接讓企業享受減免優惠,資金留在企業帳面上,讓企業得紅利於無形之中。對於少數暫時無法匹配規模的企業,一律按中小微企業對待,先讓企業受益,後期再進行清算。對已經繳納的2月份社保費,優先退費,切實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全國工商聯、工信部等部門開展的對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調查報告均顯示,減免社保費政策是惠及率和滿意度最高、最為有效的支持政策,對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穩就業起到積極的支持作用。

主持人:減免政策對不同人群有什麼考慮?具體效果如何?

亓濤:在重點紓解企業困難、全力保市場主體的同時,我們將參加社會保險的困難人群納入政策範圍,實現了對低收入群體的精準支持。

一是規定今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可以執行去年標準。正常情況下,每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都會根據上年度平均工資增長情況進行調整,而目前按繳費基數下限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主要是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小微企業及其職工,以及大部分靈活就業人員。今年這些企業和人員更為困難,如果正常調高繳費基數下限,會增加他們的社保繳費支出。新政策規定,今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可以執行去年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些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壓力。

二是允許繳費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今年可以自願暫緩繳費。這部分繳費明年可以續繳,還可以進行補繳,賦予了靈活就業人員更多的靈活性,進一步緩解困難靈活就業人員今年的繳費壓力。

主持人:網民非常關心,在連續兩年養老保險基金大幅減收的情況下,基金運行情況如何?會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亓濤:2019年出臺實施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規定,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統一降至16%,調低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標準,當年減輕了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近3000億元,這是制度性安排,而不是階段性政策,對企業繳費負擔的影響是長遠的。加上今年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省份基金收支壓力加大,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一是基金有結餘。得益於我國經濟多年快速發展,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積累了比較可觀的「家底」,去年年底累計結餘有5萬億元。從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看,總體平穩,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二是對困難省份有支持。今年進一步加大了基金中央調劑力度,調劑比例提高到了4%,全年跨省調劑基金規模1768億元,已經全部繳撥到位,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保發放;對個別壓力特別大的省份,在壓實省級政府保發放主體責任的基礎上,中央也給予特別支持。今年中央財政已對各地企業養老保險基金下達補助資金58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養老金發放工作。

三是在制度建設上已有根本性安排。目前,今年年底之前所有省份都將實現基金統收統支,不僅能夠實現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提高資金保障功能,還為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四是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密切關注各地企業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對全年全國保發放的資金準備情況進行了細緻調查,研判發放風險,幫助協調資金調度問題,確保各省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主持人: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方案》,減免政策會不會影響全國統籌方案的實施?

亓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完善省級統籌制度工作加快推進。目前,27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了基金統收統支,今年年底之前,所有省份都要啟動實施。

系列措施夯實了實現全國統籌的基礎,也是這次敢於出臺這麼大力度減免措施的底氣所在。各省減免後依然能確保全省養老金的發放,主要得益於省級統籌制度的實施,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得益於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實施,一些基金壓力較大的省份在減免企業繳費的同時能確保發放,調劑比例提高到了4%,對困難省份的支持力度更大,對湖北省給予更多支持。

這次應對突發疫情,更體現了實施全國統籌制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證明了黨中央決策的英明。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要求,抓緊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實現全國統籌,促進位度長期可持續發展。

主持人:2020年即將過去,接下來將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亓濤:一是繼續做好階段性減免政策的落實。指導各地人社部門進一步完善經辦服務,確保減免政策不折不扣落實落細,精神不懈怠,工作不鬆勁。

二是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強對各省份特別是困難省份確保發放情況的跟蹤調度,進一步壓實省級政府責任,確保各地發放資金及時籌集到位,並按時足額撥付餘下的中央調劑資金、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支持地方做好確保發放工作。

三是全面科學評估今年減免政策實施情況。減免社保費政策對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保就業起到積極的支持作用,深受企業歡迎。我們將認真評估這項政策對經濟發展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影響,總結政策實施中的經驗和問題,不斷提升養老保險制度的管理水平,增強制度可持續性。

(原題為《紓危解困 便企利民 助力「六穩」「六保」——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工作進展》。編輯董小易)

相關焦點

  • 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
    人社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為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經國務院同意,2020年2月,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自2月起對企業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實施了「免、減、緩」三項措施。近日,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邀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介紹相關工作進展並就網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 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整體支撐能力較強
    中證網訊(記者 王舒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23日在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中表示,今年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省份基金收支壓力加大,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一是基金有結餘。
  • 人社部:年底前所有省份都將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
    人社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為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經國務院同意,2020年2月,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自2月起對企業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實施了「免、減、緩」三項措施。
  • 人社部:今年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馬克龍:法國將再次實行封鎖...
    上午起天空逐漸打開,轉為多雲天氣,白天最高氣溫預計21℃,晚間氣溫達到最低值16℃;今天風力有所增大,東北風4-5級。提醒大家早晚適時添衣哦。今日聚焦人社部:養老金保發放、有準備、沒問題,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今年社保費減免力度空前,企業往養老「資金池」放的資金少了,退休職工養老金會不會受影響?
  • 人社部: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中證網訊(記者 王舒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23日在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中表示,2020年即將過去,接下來將重點從三方面展開工作。  一是繼續做好階段性減免政策的落實。
  • 紓危解困 便企利民 助力「六穩」「六保」――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
    近日,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邀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介紹相關工作進展並就網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主持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實施進展怎樣?成效如何?加上今年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省份基金收支壓力加大,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一是基金有結餘。得益於我國經濟多年快速發展,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積累了比較可觀的「家底」,去年年底累計結餘有5萬億元。從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看,總體平穩,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 不增加企業社保負擔,養老金可按時足額發放
    2018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從2018年5月1日起,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降低社保費率之外,梁紅認為,之前說過多年的劃歸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要加快推進劃轉工作。 「後續仍需要進一步的實質性減稅措施予以補充。」
  • 人社部:三項社保「免減緩」減輕企業負擔近1.4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三項社會保險費減免超過1.1萬億元,惠及1141萬戶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699億元,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減少基金收入2500多億元,合計減輕企業負擔近1.4萬億元。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表示,從實施效果看,一是有效紓解企業經營困難。
  • 正研究延遲退休具體辦法,人社部最新新聞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99億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17億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68億人,較上年度均有增加。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9.99%。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2萬億元,總支出5.75萬億元,累計結餘6.13萬億元。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現。基金中央調劑力度持續加大,跨省調劑基金1768億元。
  • 一文讀懂人社部發布會:正研究延遲退休具體改革方案
    目前人社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具體改革方案,要借鑑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會充分考慮過我的國情。延遲退休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在研究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凝聚社會共識。人社部部長:養老金能夠準時足額發放,「請大家放心」張紀南周五表示,養老金能夠準時足額發放,「請大家放心」。
  • 人民日報: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百分之十六
    李建平說,科技型企業,人工成本是大頭,公司近100人團隊,光是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20%降至16%,每月就能減免社保費用3萬多元,一年下來能減免約40萬元。企業又有錢投入研發了!「可別小看這幾十萬元,對小微企業來說,往往能管大用!」社保連萬家,降費暖人心。今年5月1日起,《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正式實施,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均下調至16%。
  • 霍邱縣2020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民生工程自評報告
    今年以來,在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在縣委、縣政府和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全年工作目標任務,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稱城鄉居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良好成效。3月中旬,結合疫情防控,召開全縣參保繳費工作會議布置工作,5月底,我縣率先提前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城鄉居保參保繳費任務,獲市人社局發表揚信表彰。截至目前,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54.11萬人,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我縣參保繳費任務的109.3%,當年收繳保費1.94億元,城鄉居保基金累計結餘14.37億元。
  • 專家:延遲退休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 但影響有限
    另外,我國每年退休員工數百萬名,相對於7億多的勞動人口來講,進入延遲退休行列的勞動者規模並不大。」李長安說。在李長安看來,漸進式延遲退休實施後,繳費年限增加,相應群體的養老金水平也會提高,因此養老保險基金增收部分也應主要用於提高延遲退休群體養老待遇上,不存在對一部分人有利而對另外一部分人不利的情況。
  • 人社部正式回應,「延遲退休」已成定局,70後職工或不受影響?
    如今雖然「延遲退休」還未實施,但人社部表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大幅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2020年11月,人社部發布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已經成為未來延遲退休政策的基本方針,意味著延遲退休不再是猜測和建議,而是大局已定!專家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在制度設計上要尊重勞動者個人意願,進行「逐步實施」的微調式政策。不過關於延遲退休問題其實一直以來也都是備受爭議。
  • 這類人到手的養老金變多了!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先漲,今年上漲5%,目前已經上漲和補發到位,惠及超過1.2億退休人員。如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迎來上漲。什麼是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地方政府提高的基礎養老金和加發的年限基礎養老金組成。此前,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月88元。
  • 人社部發聲!延遲退休,70-80-90後退休年齡清楚了......
    針對這種擔憂,人社部部長張紀南剛剛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養老金累計結餘4.7萬億元,加上財政投入、投資增值和2.4萬億元的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請放心,我們能確保養老金準時足額發放!」③  延遲退休會怎麼延?
  • 關於延遲退休問題的答案來了,你需要了解!
    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焦點2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