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地圖在線 ↑↑
很多人說《權力的遊戲》歷史取材於英國玫瑰戰爭,這樣說只猜對了幾分,伊耿登陸、五王之戰等確實與英國歷史有幾分類似。但書和劇中描寫的各個家族與領地,如果與英國對應就顯得視野太小,格局不大。實際上,維斯特洛大陸更像是歐洲,而之外的領地則是非、亞等地的縮寫。
我們先看一下維斯特洛的地圖:
《權力的遊戲》維斯特洛地圖
無論是書中還是劇中,首先令人影響深刻的就是多恩領地,就連取景地的選擇上,毋庸置疑,可以看出是源自西班牙。書中又說多恩臂原來與厄索斯大陸相連,後來森林之子動用魔法毀壞了多恩臂,用來抵擋先民入侵,如果多恩是西班牙,那麼多恩臂不就是直布羅陀了嘛!
以此類推,我們先把歐洲地圖逆時針旋轉90度的話,
歐洲地圖逆轉90度
對比維斯特洛地圖,幾乎就是西歐地圖逆轉90度後的樣子,而《權力的遊戲》中的狹海就是地中海。
想到此,就谷歌了一下,發現Quora(國外的知乎)上有人提出了雷同的看法。
圖片也來自該答題者Lucas Mund:
維斯特洛/歐洲地圖-圖片來自網絡
詳細解釋如下(部分解釋翻譯自Lucas Mund ):
橙色|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多恩
多恩是維斯特洛最炎熱的地區,它多石、多山、乾旱而貧瘠,並且擁有大陸上唯一的沙漠。有河流流經的區域土地肥沃,而且即使在長夏也有足夠的雨水和其他水源供給,保證多恩仍適合人類居住。
——來自冰火維基
幹、熱之地,盛產葡萄酒,在《權遊》中處於王權爭端之外,又有群山隔絕(書中為紅山,或譯為赤紅山脈),一直保持獨立近來才歸順,此外,多恩人以熱血、性開放著稱。簡直就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寫照,紅山就是庇里牛斯山,熱血、性開放正式西班牙人的性格,西班牙葡萄牙最先驅逐了摩爾人,建立民族國家,直到晚近才參與了歐洲大陸事務(1492年以後)。
綠色|法國|河灣地
浪漫、騎士、紅酒與玫瑰,勢力強大,這不就是法國嘛,與多恩是西班牙一樣不值得懷疑。此外,河灣地的高庭就等於是巴黎了。無需過多解釋。還有一點就是那個維斯特洛最好的葡萄酒產地青亭島,是效忠高庭的雷德溫家族領地,這裡想必就是法國的波爾多,把歐洲地圖旋轉過來,波爾多的位置幾乎就和維斯特洛上青亭島的位置一樣,只是一個是島嶼,一個是港口城市。
黃色|義大利|風暴之地
拜拉席恩的領地,依賴狹海(地中海)貿易,Lucas Mund 認為羅馬就是風息堡。
藍色|低地國家及德國萊茵河流域|河間地
此地河流眾多,農業發達,但極易被鄰國徵服,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北部與德國西部)血淋淋的歷史寫照啊!
另外三叉戟河不就是萊茵河嘛,詳見下圖,萊茵河匯入北海就分為三條支流。
萊茵河就是三叉戟河
靛色|阿爾卑斯山|谷地
谷地多山、富裕,多處於戰爭之外,這與瑞士保持中立,瑞士僱傭兵驍勇善戰與谷地騎士的作風完全契合。
紫色|德國|王領
Lucas Mund認為德國是王領,這一點有待討論,如果此說法正確,君臨又是德國的哪座城市呢?
紅色|英倫島|西境
把英國併入到陸地之內,與青亭島(波爾多)分離出法國的思路類似。英國王室的獅子與蘭尼斯特的獅子幾乎一樣。另外,西境多礦,產金、鐵、銀等金屬。
黑色|斯堪地那維亞國|鐵群島
鐵民的描寫簡直就是斯堪地那維亞維京人的翻版,無田地可耕,產鐵,風浪較大都與此地吻合。
灰色|俄國及斯拉夫東歐國|北境
北境地廣人稀,冬季較長,民風彪悍,幾乎難以徵服,這無疑描寫的就是斯拉夫民族,想想拿破崙和希特勒的遭遇吧,莫斯科或聖彼得堡就對應的臨冬城。
粉紅|馬爾他|龍石島
Lucas Mund認為,龍石島所在地就是位於地中海義大利靴子下方的馬爾他,海上戰略要地,風浪大,船隻經常撞毀。
此外,多斯拉克人放牧善戰就是來源於蒙古或者匈人,瓦雷利亞就是古希臘(古希臘學術傳統在中世紀留存較少,但卻對歐陸有或多或少的影響),自由貿易城邦就是亞歷山大港、君士坦丁堡、巴格達等,奴隸灣就是歷史上的非洲奴隸港口。
其他人也指出,布拉佛斯就是威尼斯,這個看法也沒有毛病。
唯一值得疑問的是王領,我認為在以中世紀為背景的《權力的遊戲》,君臨城又是整個維斯特洛大陸的中心所在,人口超過整個北境總和,以此來推論所在地是最可靠的:
第七季第七集裡囧與小惡魔的對話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中世紀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數據來自莫裡斯《文明的度量》
君士坦丁堡在公元500-1700之間的大部分時間是西方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即便在1453年被奧斯曼攻佔後)。
君士坦丁堡、君臨城連中文名字都這麼相像。與君臨堅固的堡壘,黑水河戰役中,史坦尼斯水陸並進,結果仍然慘敗,君士坦丁堡能夠在西羅馬滅亡後,堅持到了1453年才被奧斯曼攻破。能夠在中世紀西歐歷史中提上名字的,只有君士坦丁堡,不是羅馬、不是巴黎,更不是倫敦和柏林。
再者,如果義大利是風息堡,那麼君臨城的位置與君士坦丁堡在歐洲地圖中的位置何其相似
君臨與君士坦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