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唐寅還真寫過這句詩:「孤舟寒夜渡長江,賞花賞月賞秋香」。
但此秋香非彼秋香,是一年裡值得被記住的風香稻香草木香,橙黃橘綠花果香。
在物道君看來,如將秋天比作一位女子,她一定是秋香姑娘的模樣。
慢慢走在小道上,不知從哪頭過來的風沾染上了絲絲花香,輕悄悄鑽入鼻尖,仰頭一看,那是秋香姑娘的袖子,沾上點點金桂。
林語堂說,他所愛的便是初秋,桂花皎潔,最值得賞樂的,便是這股「燻熟的溫香」,恰如心愛女子的懷抱。
詩人錢珝尤其喜歡秋荷香,他說:「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在那個遙遠的日子,涼風吹過詩人的臉龐,他看了一眼秋江,滿池荷花已經收斂,變成了一朵朵乾枯的蓮蓬,蓮梗在荷塘裡不枝不蔓。
但仔細觀察,凋零的蓮塘卻有那麼一株兩株秋荷,縈繞在水,兀自芬芳。雖沒有了夏荷的奪人之姿,卻有了沉靜與從容,淡定與自在。
初見秋香,便從秋風來。
不同於春寒料峭,不似那隆冬刺骨,更沒有夏的炎烈逼人,秋風託於秋花,有溫柔的暖香,從容且溫婉。
秋香之美,是風裡桂花香的溫柔,是秋菊傲霜頭的從容,是秋海棠的深情款款。
遇上秋香姑娘,她身襲秋香色的衣裙,所經之地,萬物成熟,秋香脈脈。
何為秋香色?有人解釋道,古畫裡的秋香色,是「八分藤黃,二分黑色」調成的。如若秋香姑娘知道,怕是要翻個白眼。
有些美,最好別解釋,感受就好。
圖片|青蛙攝影師阿廖沙-攝
若想見秋香,須去山中,踩著落葉拾階而上,片片金黃,嘎吱作響,是秋香的腳步聲。抬頭一見,樹葉被染上一道金黃的邊,那是秋香姑娘做的「金繕」手藝活兒。
遠望對岸,碧波煙翠,銀杏轉黃,楓葉漸紅,片片秋葉染盡層林,風吹過,沙沙作響,是秋香姑娘的淺吟低唱。
再去原野,穀粒飽滿,撐起了圓鼓鼓的肚子,低下了沉重的稻穗,秋陽下曾經的翠綠已經一點點金黃,人們看到了觸手可及的收穫,聞到了日漸成熟的稻花香。
圖片|科然976-攝
一切都在努力成長,萬物都在堅定成熟。
一如人生,走過了青澀的一段,正邁去成熟的方向。此刻的秋,堅定又美麗,在望得見的未來裡,不停地精進,邁向最後的成熟。
再遇秋香,心中有期許,人生有小滿。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人說:「喜歡是乍見之歡,久處仍怦然。」
與秋香相處久了,仍然時時有驚喜,心動不已。
醉看秋葉秋花,轉頭一望,枝頭上經了霜的果實成熟了,胖胖的紫茄子,粒粒玉米黃,柿子紅,橘子橙,慄子香.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在這一片秋色裡,果子成熟的甜香悠悠地揉進心腸,秋香姑娘真是做得一手好「菜」。
圖片|TUYA-德國旅拍攝影師-攝
圖片|貓曉壞-攝
生活家張岱,每年都要吃樊江陳氏家的橘子。但必定是「青不擷,酸不擷,不樹上紅不擷,不霜不擷,不連蒂剪不擷」。
因為未霜打的橘子,皮不橙,捏著硬邦邦,吃起來也酸。張岱便等到霜降,雖然吃得遲一些,少一些,但卻吃到了最澄最甜的橘子。
生活中,也總有一些香,需要空氣與日光的沉澱,也需要我們慢慢等待。
圖片|林達舟-攝
這亦是秋香姑娘最讓人怦然的地方,她成熟而不世故,淡然而不慌忙。只要和她在一起,心就安然。
萬物皆有自己的時節,人生總會走向成熟,但願我們都如深秋的瓜果,不慌不忙,不緊不慢,走向屬於自己的豐茂年華。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秋香秋香,你雖不是女子,卻勝似女子。
你不是春天的青澀小姑娘,也不是夏天的熱情小辣妹,更不是冬天的高冷冰山美人。你成熟卻令人舒服,如秋風舒爽,如秋色絢麗,如花香迷人。
秋香在邁向成熟的路途中,不失一種溫柔的堅定;在成熟之時,依然懷抱著美好的嚮往,不為未來的凋零而失落,為未來的衰敗而暗淡。
但願今秋,我們也能如秋香,懷著熱愛,優雅向前。
文章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6件出行好物,旅途必備
低至6.6折
▼
▼ 點擊閱讀原文,備齊神器,國慶出遊更輕鬆。